{{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李昊展评 | 魔法:重力与时间的交错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魔法:重力与时间的交错
李昊
在3画廊·艺术经纪人
日本博物馆学艺员


艺术的魅力之一,就是拨动我们心底最坚实最永恒的幸福之弦。



世界万物是可以用表象和内在来分析的,例如我们的外表性格就是表象,血液骨骼DNA过往经验等等就是构成这些表象的内核,大多数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只是停留在表象阶段,看到紫禁城的雄伟,有多少人会去思考建筑的结构和历史背景,听到一段优美的音乐,谁会卓有兴趣的深挖音律的美学。艺术,绘画也是有内核的,从古典到现当代艺术,对于感情的表达以及材质的探索乃至社会的反映,各个流派随社会背景,在艺术史的长河中此起彼伏,但是几乎所有的艺术家,即使他再伟大,也无法脱离用点线面去进行创作。中国的水墨,日本的浮世绘,西方的油画,不同题材和地区的艺术,其内核在一个层次仍然只有点线面而已,而本次个展的艺术家林羽龙就是直截了当的抓住了艺术的内核,他在作品中把线条和色彩作为主角,进行一场精确的剖析,展示给我们线和面的魅力。



羽龙作品中的线,或呈旋涡状弯曲,或如电波般扩散,也如水流潇洒倾泻。多种形式的线以不同的节奏,出现在画布上,这些看似随意的线条,其实是精雕细琢的珍品,为了找寻绝对的美感,艺术家在平衡和角度以及一切关于线的形式之间艰苦的摸索。我在工作室中见过艺术家的底稿,才知道每一条线的由来都仿佛是神来之笔外加匠人精神的体现。看羽龙的线条,就是欣赏一场优雅的芭蕾,流畅,经典,越是看似简单的事物,反而越是日积月累的凝练。有意思的事,在每一幅作品都不难发现,画面的下部都有自然流淌的颜料痕迹,这些痕迹是多种颜色的,不禁疑问,纯洁干净的画面是如何流淌出这不同的颜色呢,通过下面的分析,我们将明白,这是一场重力与时间的交错。


这些自然流淌的颜料痕迹,首先是艺术家谦虚的表达,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般的留白,是对于权利的释放。艺术家放纵了自然对于创作的干扰,任由这些颜料流淌而不去尝试控制,于是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了疏密有致,如彩虹般的条纹。在创作过程中,很多艺术家往往会发生因为用力过猛,导致画面过满,所以中国画讲究留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强调艺术创作中的取舍。这种节制的感觉,在羽龙的作品中表现为认可自然对于作品干扰,乃至与自然和谐的对话。这是重力的痕迹,艺术家在作品中让重力可视化。敬畏自然,认可自然,认可一切存在的合理性,这也是一种具有宗教意义的表述,同时能够和谐相处,为己所有,也是一种对于自然的战胜,是英雄主义的表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和大自然创作的线条完美融合,重力得以表达。


色彩是羽龙作品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除去线条,羽龙的作品看上去是细腻柔和的纯色。单色的背景或呈现热情洋溢的黄色,或呈现清新如春的绿色,或是忧郁神秘的蓝色,但是所有色彩的调子所表达的感情,都好像欲言又止,因为色彩的低饱和度,这也呼应了艺术家一贯的创作风格。娇而不燥,柔而不弱。这些单色的制作工艺犹如中国艺术最高峰时期宋代的工笔染色法,呈现在眼前的色彩,其实是一层一层渲染的结果,每层之间需待上一层完全干燥,所以这里时间的叠加便产生了。时间是抓不住的,他以每一个当下的形式出现,过去未来要么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之中,要么被记录在媒介上。时间承载着历史,史书,绘画上的过往或者预言都是以时间为载体的,没有人试图表现时间本身。羽龙做到了,这些色彩的叠加,就是不带有任何叙事性的时间性本体的表达,时间在羽龙的作品中凝固了。



上面我们说道,这些色彩受重力的流淌,构成了画面的一部分。虽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的画面是纯色的,但其实羽龙每一层的色彩渲染都是不同的颜色,从这些五颜六色重力的流淌就可以发现。这是艺术家留给我们的线索,顺着这一道道痕迹穿越到过去,仿佛看到了纯色下蕴含的大千世界,就好像佛家说能从一粒沙看到三千恒河一样。终于,我们可以意识到,艺术家作品中蕴含的巨大能量,我们可以意识到,这是一场重力与时间的交错,时间的叠加通过重力的流淌,得以表达,两个宇宙间永恒的事物,深刻的哲学命题,竟然在艺术家的画布上以极具装饰性的效果呈现,羽龙好像掌握着这个世界的沙盘,这是一种魔力。



艺术家对于我们的功能是多样的,羽龙具有魔力的作品,不光有这些千锤百炼的线条和单纯之下蕴涵着世间万物的色彩,同时最重要的是其作品所蕴含的对于人和自然和宇宙的思考。同时羽龙的素材也无法脱离其过往的经验,这些线条或是来自于窗帘的褶皱,或是来自于蛋糕卷,不管来自于什么,关键是对于微观和细节的重视。今天信息的流通速度和数量的庞大,让我们眼花缭乱,科技的进步,反而让我们更加麻木。如旅游走马观花,如狼吞虎咽却不知其味,结果匆忙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呢,重要的是,只有静心,才可以体会到生命真正的意义。羽龙的作品就是对于生活方式的提示,不管是在现场参观的观众,还是拥有其作品的藏家,如果能从画面中,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尝试去在意身边细微的事物,我们便可以发现更多的幸福,羽龙的作品就如一首永无结尾的旋律,给这个世界以美好。



相关阅读
画廊艺术家动态快讯:林羽龙 | 卡尔斯鲁厄艺术学院大师生毕业展
现场 | 林羽龙个展:弦   美好开幕
雷尼.霍夫曼评林羽龙:空间的折叠—时间—连续性
林羽龙:现实和抽象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表达的本质才是关键。



弦——林羽龙个展
String — Lin Yulong Solo Exhibition   
开幕:2019年8月31日周六16:00-18:00
Opening Reception: 16:00-18:00, Aug 31st (Sat), 2019 
展期:2019.8.31——2019.11.2
Exhibition Duration: Aug 31st, 2019 — Nov 2nd, 2019
地点:在3画廊教堂空间,北京市朝阳区南皋路129号塑料三厂文化创意园内
Location: Church Space  at Being 3 Gallery: No.3 Plastic Factory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129 Nanga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艺术家
           林羽龙 / Lin Yulong
1988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
2012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2019年毕业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造型学院
雷尼·霍夫曼教授班




在3画廊成立于2006年11月,地处于当代艺术画廊活跃区域草场地东北侧,北京塑三文化园区内,展览面积达1000平米。
作为业内知名的国际化当代艺术画廊,短短12年间,通过持续挖掘和发展杰出的中外艺术家,形成了美术史范畴的艺术家群体和流派:绘画研究(抽象绘画、行动绘画、场域绘画等);实验电影;德系表现主义和意大利贫穷艺术;新工笔及抽象水墨;并通过全球杰出青年驻留以及个展项目为未来挖掘青年艺术家。
在3画廊通过自身倡导的:“艺术、生活、新知”的哲学,在跨文化的多元交互语境中,以先锋的展览吸引收藏家、策展人以及艺术热爱者的密切交流。并为美术馆级的收藏提供美术史样本。



联系我们:
在3画廊/ 中国?北京
地址:北京南皋路129号北京市塑料三厂文化园在3画廊
邮编:100015
联系电话: +(86) 010 57097603
电子邮件: art@being3.cn
网址:www.being3.com
在3画廊公共微信账号:being3art


收藏垂询
poem@being3.cn
xiaofeng@being3.cn
lihao@being3.cn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