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出版 | 木格堂第一本书籍「尘」问世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编者按 : 今年九月底木格堂东京禅摄影艺廊将共同出版发行艺术家木格于2013年绝版的摄影集「尘」新版,木格年底也将于禅摄影艺廊举办睽违6年的个展。


「尘」是木格堂推出的第一本出版物, 由此我们也将展开一系列“木格堂出版计划”,尝试图像与书籍媒介之间更多元化的可能性。





ASH

MUGE




「尘」序言  



尘堆积的表面不属于空间而是时间, 无论是站在机械的立场,还是从微观原子的角度来表象时间, 时间都是对光景永恒绵延的计算单位。


然而, 真实的时间是曾在者之到达。


木格的作品「尘」拍摄于2010年, 女儿的出生改变了他, 他开始用孩子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像一位漫游者。遵循着这位漫游者向观者指出的图像路径, 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漫游者一次又一次地返回熟悉的地理位置, 好奇地注视每一件物品, 用视线抚摸瓜果、墨渣、木头、墙壁的肌理。

回忆的温情没有多做停留, 一道光出现了, 它把我们带出房间, 梯子被放置在雪地里, 回忆在蜡烛“燃烧”之际被不断撕开, 撕扯的力量把漫游的灵魂划入荒原般的裂缝中, 图像不再整齐, 如同打碎的盘子失去控制开始分裂, 时间被重组等待新生命的连结...

观看并没有熄灭燃烧着的撕扯,而是把它嵌回到我们的经验里, 宁静与暴力在想象与现实的图像中拉扯,当一棵树被锯倒并把它的伤口暴露在阳光之下时,你就可以在它的墓碑上、在它树桩的浅色圆截面上读到它完整的历史。在年轮和各种畸形的树干上, 忠实地记录了这片土地所有的争斗, 所有的痛苦, 所有的疾病, 所有的繁荣与幸福


ASH.Scenery, 2017, 108  x 86cm


「尘」再版  


新版「尘」收录木格2010 年至近年同系列新作。


全书涵盖「静物Still Life」「山水Shan Shui」「风物Scenery」三部分作品,呈现该系列中所探讨的日常与自然空间中的万物光景、阴翳之间的瞬息万变,在时间的流里亦静亦动,随之风化、腐朽抑或老去、生长。

阶梯式的装帧,将具意象的一株松树以树干为芯贯穿全书。随时间的推移,图像因堆叠而生成。印刷工艺方面则采用黑、灰双色调,并以光油、雾油和特色光油细腻呈现木格镜下的各种物象。








ASH.Shan Shui, 2010, 50 x 40 cm


 他们的忧愁 


有人可能会说木格的照片充斥着一种Saudade的感觉,这是一个葡萄牙语单词,具有一种宿命论的语气,以及一种压抑的情感,指的是思念的某样东西也许真的不会再回来了,按我的理解——这里就是指对失去家园和梦想的怀念之情


摄影成为一种用以将记忆变成某种有形的东西的工具,一次纪念的尝试,为的是将记忆完整的保存下来。对于许多人而言,这种变化太过剧烈,无法承受,渴望演变成麻木,其中包含的遗憾在于,我们不再知道我们所渴望的是什么,甚至是我们不知道是否曾有过渴望。




ASH.Scenery, 2017, 100 x 75 cm

 关于艺术家 

木格,1979年出生于重庆,现居住在成都。木格堂创办人。曾获2013年度美国PDN摄影界新闻杂志年度摄影师奖、日本IMA摄影杂志评选最值得关注的70-80代摄影师等。自2005年起,木格开始《回家》拍摄计划,记录因三峡水利工程而产生巨大动荡的返乡风景。面对中国社会环境的剧变所带来的矛盾和无力感,木格尝试改变拍摄手法和观看方式,换以大画幅技术性相机,从居家日常的周遭静物开始,衍生到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物象观察。

 

自2010年起着手拍摄的《尘》系列,便是透过自然界中最不易变化的物质—山、水、石,观看时间和历史所留下的痕迹,还原自然的本真。近期则有新作《沿墙而行》,借以长城遗址图象为符号线索,走访北方乡村,途经传统意义上在长城界限内外的中国,自2013年起持续六年,行走128,658公里,试图定义当下「家」的中国。透过艺术家对自身的反思,他长期所关注的「家」,从个体居身的环境,逐渐扩大至容纳整个中国的「大家」。2019年,由木格策划,联合摄影师冯立、张克纯展开「洄流」中国计划,以身体力行之举,洄游中国大小城市,结合实地创作、展览和出版呈现当下中国。

 

木格的作品刊登、评论发表于众多出版物:《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法国《Le Monde》、《中国摄影》等。作品展示活跃于海内外,像是个展「沿墙而行」(Format国际摄影节,英国德比,2019年)、「中国当代摄影四十年」(深圳OACT当代艺术中心,2018年、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7年)、「浮世相-中国当代摄影展」(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2015年)、「龙的崛起:当代中国摄影展」(纽约Katonah艺术博物馆,2012年)等,皆可看到他的作品。主要出版物有《尘》(禅摄影艺廊,2013年初版、2019年新版)、《回家》(假杂志,2014年)。



ASH.Scenery, 2017,38 x 28  cm





「尘」内页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木格「尘」新版-
H273×W194 / W207 / W217mm
132页|570g|PUR广开本、折书口、封面烫白加工
编辑?设计 罗苓宁
出版:木格堂、禅画廊
2019年9月发行
限量820本、附白金手工相片特别版30套
洽询:写々者(shashasha.jp)、假杂志(Jiazazhi.com)
中国大陆独家发行 : 假杂志



欲购买「尘」新版 进入 假杂志淘宝店 




艺术家网站
http://mugephoto.com
部分节选自文章
「木」: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他们的忧愁」: 路易斯·克莱门茨(Louise Clements)



? 木格
编辑:Majo





   Muge Art Space 近期活动


9月7日


陈萧伊

- 写于「塔楼」之诗 -





欢  迎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