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活动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广州大剧院青少年行进管乐团和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用音乐与歌声一同献上了对祖国美好的祝愿。文化浓郁的西关传统老街区,不仅是岭南文化的代表,也变身青年艺术的舞台。少年的风采让老街焕发了新的活力,为本届青年艺术周活动增添一大亮点。
肩负培养广州行进管乐艺术新生力量的重要使命,广州大剧院青少年行进管乐团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演奏了《青春舞曲》、《酒歌》、《我和我的祖国》等五首乐曲,展现了青少年昂扬向上的风貌,吸引大量广州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烈日炎炎的天气,肩载乐器的行进,不仅没有阻挡团员们前进的步伐,反而更添少年自信,在演奏中体验文化的传承与价值。

湾区少年的风采引发了现场观众和媒体的特别关注。长号手隋佳宸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表示:“第一次来永庆坊演出感觉尤其新鲜。天气热不重要,重要的是古色古香的环境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我很喜欢这个乐团,既能领悟到与他人配合的默契,又能找到个人的价值。”
广州大剧院青少年行进管乐团是国内首个剧院直属行进管乐团,融合管乐艺术与舞台表演,致力于培养兼具优秀器乐演奏能力及突出纪律性、团队合作性的综合性管乐表演人才,旨在通过多元丰富的行进管乐演出活动,多次受邀参加重要赛事与活动。在刚刚结束的“2019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广州大剧院青少年行进管乐团作为唯一受邀于书香节开幕、闭幕式进行演出的艺术团体,将行进管乐带到书香节上,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我和我的祖国》音乐响起,熟悉的旋律引发了在场市民的全场大合唱。管乐雄浑,歌声嘹亮,现场的氛围令人振奋,点燃了嘉年华的一个高潮。青少年们以昂扬向上的姿态,自信乐观的风貌,表达了对祖国的美好祝愿和真诚期盼,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

行进曲毕,童声不断。非遗音乐唱响于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老街,天籁童声飘扬于驻足观赏的人群。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分别带来了改编自蒙古族民歌的《欢乐的那达慕》、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咚咚喹”编创而成的《咚咚喹》、《家》三首歌曲。以合唱艺术传播“非遗”文化,将“非遗”合唱音乐带向世界舞台,将民族文化带到群众身旁。通过年轻一代新颖而充满蓬勃朝气的演绎进行传播,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可持续性的生命力与吸引力。
一首《家》,传递了属于少年的青春之歌,展现了对祖国的温情之声,唱出了对祖国70周年华诞的献礼。悠远绵长的歌声在广州青年舞台艺术嘉年华上传递出震撼人心的力量,构成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刚刚从加拿大国际合唱节(加拿大·多伦多)载誉而归的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在经历六年国际赛事与舞台表演的风雨洗练后表现得更加自信,在音乐道路上不断深入探索的同时也肩负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用童声天籁传达年轻一代的未来之声。

广州的夏天,我们不仅看到了青年艺术的无限可能,更体会到湾区青少年的无限活力。广州大剧院青少年行进管乐团与童声合唱团的团员们,将继续把音乐带到城市各个角落,用音乐滋润城市,以旋律浸润心灵,奏响属于青春的活力乐章。


“保持向上,高歌前行”
Keep Up and Marching On
广州大剧院青少年行进管乐团成立于2017年,是一支以融合管乐艺术与舞台表演,及培养行进管乐艺术人才为导向的艺术团队。我团以打造华南地区优质青少年行进管乐表演团队为己任,以国际化的专业师资力量、国家级排练场地以及科学化、系统化的国际教学课程,培养团员成为兼具优秀器乐演奏能力及突出纪律性、团队合作性的综合性管乐表演人才。
作为国内首个剧院直属行进管乐团,广州大剧院青少年行进管乐团以“课堂×舞台”的创新课程设置培育本土未来艺术人才,并一直致力为学员提供丰富的舞台表演机会,不仅如此,广州大剧院更着力培养团员合作意识和舞台表现力,并肩负着培养广州行进管乐艺术新生力量及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从内而外激发学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希望每位团员都能在这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报名请扫下方二维码

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成立于2013年,是广州大剧院自主打造的以培养合唱艺术人才为导向的演出团体,肩负着培养广州合唱艺术新生力量的重要使命。合唱团以培养及打造广州大剧院自身演出团队为目的,是一支融合合唱艺术培训与歌剧舞台表演的艺术团队。
成立以来,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多次参与国际歌剧演出,与世界顶级大师同台献艺、全球一流演出制作团队共同排演;并依托广州大剧院的国家级剧院平台,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合唱团体同台演出,通过丰富的舞台表演,团员们的演唱技巧和舞台经验均得到了提升。
报名请扫下方二维码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