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香格纳M50|刘月个展《体积》,始于角落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2019年9月6日,刘月个展《体积》在香格纳M50启幕,这是刘月在香格纳上海空间的首展,也是香格纳M50空间升级后展览区的首个展览。

WechatIMG683.jpeg

刘月《体积》展览现场

WechatIMG679.jpeg

刘月《体积》展览现场

此次个展延续了刘月自2005年持续至今的“为极限值得唯一”的研究方向,从自身的思考与体验出发,观测与分析极限化物态。

WechatIMG678.jpeg

刘月《体积》展览现场

WechatIMG677.jpeg刘月《体积》展览现场

进入展厅首先被数件散落在地面的异形石膏体和灰色墙体上对应的三角形石膏线形状所吸引,这些大小各异的石膏体是刘月在香格纳M50空间中进行的长达一个半月的现场创作。沿着展厅巡走,让人想要在这些似像非像的石膏体和墙面石膏线中寻找蛛丝马迹的线索,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内展厅一角展墙和地面留下的仿若测绘线般的线条痕迹似乎在提醒着,这里是一切的起点。

WechatIMG676.jpeg

刘月《体积》展览现场

WechatIMG682.jpeg刘月《体积》展览现场

从角落最初一件正方体开始,7件作品沿着刘月的逻辑和经验进行理性推导延展,每一件独立石膏体都在空间概念上包含了前一形体,却以某种逻辑留有物理体积上的缺失。第七件,体积最大作品的测量线顶部在墙面消失,超出作为最初标准——墙体的高度。这种以手工和‘手感’基础的创作过程,将艺术家对空间和体积的探索和一种复制、叠加、堆砌的极限规律,以视觉效果和实体呈现。让人联想到一张1mm的纸对叠30次的厚度就能超越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数学实验。

WechatIMG680.jpeg

刘月《体积》展览现场

脱离了“白盒子”的传统语境,此刻的展览空间已不是长宽高的单纯概念。一如展览标题“体积”所示,此次刘月将空间本身作为逻辑主体展开推演,具象化了创作者与空间及作品互动过程中生发出的巨大张力。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20日。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