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8线城市的户外艺术节,一份给整个城市的礼物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也许,有些血脉和文化基因,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潜移默化地写入个人命运和国家历史的。



——水晶


斯托克顿河岸艺术节的户外演出现场

在今年7月阿维尼翁艺术节和8月爱丁堡艺术节的间隙,我们没有象往常那样回国,而且继续在欧洲游荡,先后去了法国的夏隆街头艺术节(Chalon dans la rue)和英国的斯托克顿国际河岸艺术节(Stockton International Riverside Festival),虽然都是两个小镇级的城市,但艺术节的量级却很高,分别是法国和英国最大的户外艺术节。两个城市市迥然相异的气质,加上艺术节不同的运作方式,也给人以很多的启发与思考。


No.1

法国·夏隆街头艺术节


法国的夏隆街头艺术节在索恩河畔夏隆(Chalon-sur-Saone)发生,这个小镇位于法国中东部著名的红酒产区勃艮第大区(Bourgogne),古镇依美丽的索恩河畔而建,有近2000年的历史。这个仅有不到五万人的小镇,坐拥美丽风光的同时,也被列为法国艺术和历史名镇,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从1987年开始、至今已经运行33年的夏隆街头艺术节。整个艺术节周末期间,平时只有5万人不到的夏隆小镇,会迎来欧洲各地近40万观众。他们的到来,令当地的餐饮、住宿和各种商业都成为受益者。


夏隆的小镇街头,正在街舞表演的年轻人

7月24日-28日的艺术节期间,无论是走在古镇的主街,还是对岸的小岛圣罗兰小岛,无处不在的各种演出都会吸引你放慢脚步,停下来驻足一会儿,然后又被不远处的其他声音所吸引,赶往下一个节目。在这个艺术节,虽然有官方一些演出的时间表,但你很难跟着时间表走,因为走着走着,就会被“计划外”的演出所吸引,停下来观看,而放弃本来打算要去看的那个演出了。


和阿维尼翁艺术节激烈的路演相比,夏隆街头艺术节的竞争性更强,因为阿维尼翁的“盈利模式”还是靠路演吸引观众去买票进剧场看戏,而夏隆街头艺术节则基本上是“撂摊儿”的盈利模式,除了艺术节In单元的邀请剧目外,绝大部分戏都是不请自来,演完之后,演员们就端着盆啊、碗啊什么的,来跟观众收自愿扔多少的“票钱”了,跟北京解放前的“大栅栏”差不多。


夏隆街头艺术家,用沙雕出的小狗活灵活现

对此我真是感到万分诧异——天啊,那些演员怎么活啊?有些大的戏,加起来得有10多号人,像我们看的《进入平凡世界的旅程》(EKIVOKE),是一个在带领观众城市里行走的大型浸没式戏剧,进而有很多新马戏和形体表演的成本,也是观众参与和互动的悬念感,整个创作和执行,都需要相当的投入。演到最后,也是演员们端着大锅大盆上来收钱,但观众四散,往里扔的并不多。演员们好像也不太在乎,继续开开心心地游走在人群中。


今年艺术节的官方节目册里有161个剧目,几乎所有的戏都是免费的。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只看了重要的20多个,这些作品中,既有路边划块地方就开始演的,也有规模相当大的演出。有一个雨夜,大概10多位演员在贯穿几幢建筑物的房顶之间穿梭,《街道原则上不属于一个人》(les rues n'appartiennent en principe a personne)用钢丝、现场音乐、投影绘画等多种手段,与漂泼大雨交相辉映,共同完成了这场难得一见的城市奇观。


空中上演的《街道原则上不属于一个人》(les rues n'appartiennent en principe a personne)

教堂广场前火花四溅的音乐舞蹈作品ENVOL

在艺术节上,也会碰到一些高科技作品,比如我们看到的一个用VR增强现实技术呈现的作品《阿尔法循环》(#Alphaloop),就完全打破了我以往对VR作品的体验。这个作品不仅要求你要适应带着VR眼镜爬梯、在街道上行走,有时还要在炫目的特效作用下,旋转和跟随引导者奔跑,在现实与虚拟情镜中不断快速切换,非常考验参与者的平衡感与身体控制能力,但也会体验到很特别的在虚拟世界里跳入与跳出的感觉。


夏隆街头艺术节的观众们也是一道风景,他们当中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常客”,带着各种形态的折叠椅、小马扎,随时随地可以在演出场地旁边为自己找到一个安逸的座位。夏隆多雨,观众们的雨具和防护措施也很齐全,一般的小雨中雨,根据拦不住观众驻足围观,更挡不住艺术家的激情,所以雨中演出是常态。


更有意思的是,在夏隆街头艺术节的的观众群里,你会看到非常非常多的朋克,男女都有,各个年龄的都有,他们的小脏辫儿、纹身、各种奇特的饰物和身上大地色的仿佛能搓出泥来的衣服,都给这个城市增添了一种格外的“自由范儿”


夏隆街头艺术节期间,城中随处可见的“波希米亚人”

艺术家们放下架子的“撂摊卖艺”,并没有减损他们的艺术水准,反而让他们与观众有种更贴近的亲切感。而观众们自由自在的状态,轻松随意却又相互尊重,加上法国自身特有的松散气息,让整个夏隆街头艺术节有一种独特的波希米亚风。它会让你忘掉,表演艺术通常的运行规则,让人们回到最简单的表达与分享、交流与回馈的朴素状态。


夏隆街头艺术节的户外新马戏表演LIEUX-DITS

No.2

英国·斯托克顿国际河岸艺术节


与吸引周边城市观众的夏隆街头艺术节相比,另一个在英国举办历史相当的斯托克顿国际河岸艺术节则风格迥异。如果从地图上按城市标注字体大小的变化来测算,蒂斯河畔斯托克顿(Stockton on tees)大概得算是英国的八线城市,虽然是北约克郡最大的人口聚居镇,但城市规模非常小。


作为“火柴的故乡”和1825年全世界第一个通铁路的小镇(斯托克顿-达林顿),斯托克顿在经历了工业化的衰退之后,现在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小镇。我们在刚刚到达这个城市时,就开始注意到这点,从火车站叫Uber到市区,只要三镑;街道上的人群,普遍有一种不太健康的面色和近乎褴褛的衣着,贫穷几乎写在脸上;在炸鱼和薯条店,很多家庭一家两口或三口,只点一份薯条;大市场里的廉价超市,物价比伦敦要低近二分之一,但仍然少有人进......


但既便是这样,这个小镇仍然骄傲地拥有一个已经有32年历史的英国最大的户外艺术节——斯托克顿国际河岸艺术节。艺术节的规模不算大,今年的剧目44个,分散在8月1-4日这个周末中进行。但是演出相当集中,围绕着高街(High Street)的城市主线,所有的剧目此起彼伏,一个接一个,有种鸡犬之声相闻的感觉。


法国新马戏街头戏剧作品Wild

由于艺术节的剧目全部是由政府买单,所以民众得以在更放松的状态下自由观赏,你会看这个艺术节真的是他们的“大日子”,十里八村的老乡们全来了,在喷泉水柱下嘻戏的田孩女孩,和拄着拐杖坐着轮椅的老人,都在观众之列。艺术节有专门的委员会和艺术总监挑选剧目,剧目并不因为这个小镇的贫穷就低看观众,不乏众多艺术性非常高的作品,有一部讲述年长女性与青年男性关系的舞蹈作品《抱住我》(Catch me),非常雅致而含蓄,但就在街头表演,观众们安安静静地看着,身边其他剧目热烈的喧闹声并不影响他们的专注。


来自西班牙的一部作品《Kamchatka》,8个拎着箱子的陌生人,来到这个完全语言不通、一切都让他们既惊又喜的地方,他们在这个城市里探索、试探,讨要食物、摘取墨镜、共享雨伞、举起照片寻找自己的亲人......这个没有任何语言的作品,几乎全有的表演全部都是即兴的,却激了整个城市观众最大的热情,他们不依不饶地跟随着这8个异乡人走过一条又一条街送,直接找到一辆愿意把这个8个人全部载走的小车,目送他们而去。我去看了两遍这个戏,每一次都热泪盈框,每一次都感受到什么叫“天使在人间”。

西班牙互动戏剧Kamchatka

艺术节也有一些委约作品,为他们这个小镇增添了独特的风景线。在跨越两岸的无限大桥(Infinity Bridge)上,一组由舞者与歌者共同完成的作品在桥头呈现,观众们在风声与海鸥的叫声中,静静坐着,看远处的黑色身影由桥的深处缓缓走来,这场景非常电影感,又比电影更真实、更历历在目。


斯托克顿河岸艺术节委约作品Far

艺术节的闭幕演出是一个巨大的工程,由悬臂大吊车和众多新马戏演员、歌剧演员、乐手共同在河岸边的天上地下进行表演,雨中的草坪上坐满了大人小孩。这个节目之后便是艺术节闭幕的盛大烟火晚会,我边看边在内心感慨:天呐,人家的小镇......


斯托克顿河岸艺术节闭幕演出Hotel Watercage

我问过艺术节的主办方,这个艺术节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吸引游客吗?可是看上去并不像有太多游客的样子啊。邀请我们来参加这个艺术节的英国户外艺术节平台(XTRAX)工作人员说,这个艺术节就是为当地人办的,正因为他们平时太缺少这方面的艺术活动,所以才需要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艺术节。


No.3

我们为什么要做戏剧节?


之后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我看了英国导演罗伯特·艾克(Robert Icke)与荷兰国际剧团合作的《俄狄浦斯》,非常非常喜欢,它把一个我一直理解不能的狗血剧情合理化、现代化到无以复加。罗伯物·英克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年轻导演,之前他导的《红谷仓》和《玛丽·斯图尔特》都是我的最爱,他年际轻轻已经拿了奥利弗最佳导演奖、全英戏剧奖等非常多重要奖项。


罗伯特·艾克导演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版《俄狄浦斯》

我在翻看节目册时,忽然发现一个有趣的巧合,罗伯特·艾克的故乡和出生地,居然就是斯托克顿!他出生于1986年11 月,在他不到一岁时,这个小镇就有了第一届斯托克顿国际河岸艺术节。在作为导演最初的起步阶段,他的作品也都是在斯托克顿的剧场里上演的。想必在罗伯特·英克成长的少年岁月里,他也像今天在喷泉里戏耍的那些孩子们一样,看了很多很多的户外表演,受到了某种启发


也许,有些血脉和文化基因,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潜移默化地写入个人命运和国家历史的。在公共文化投入大行其道的今天,没有什么比一个高质量的户外艺术节,更适合作为献一座城市的礼物了。


西班牙互动戏剧Kamchatka演出现场,被艺术家们鼓励一起分享雨伞的观众们


文丨水晶

摄影丨水晶

本文刊载于北京青年报2019年8月23日C4版《青舞台》



相关深度阅读:开学第一周丨敢讲真话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你可能还想看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默剧丨安德鲁与多莉尼

哭掉隐形眼镜

9/4-9/10

形体剧丨反转地心引力

世界巡演第955场

9/12-10/2

默剧丨也许, 也许, 也许

一颗孤单的钻石

10/5-10/13

声音剧场丨一桌N椅

“麻将桌”上开音乐会

10/24-10/27

经典戏剧丨安提戈涅

说“不”的女人

10/30-11/3

舞蹈丨踢踏先锋

孤独的现代性

11/6-11/10

舞蹈丨虎生/虎生·童话

“色香味形”俱全

11/20-11/24

戏剧丨我心深处

一“窗”内外的悲喜人生

11/28-12/1

戏剧丨孤寂棉田

欲望,冲突与对抗

12/17-12/18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