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就像一张捕梦网,为我构筑了心底最美好的形状 | 2019戏剧进校园巡回演出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收集那些细小的美好,
构筑心底那片梦田的形状。
一个无法磨灭的卡通人物、一张好看的照片、一包好吃的零食、一片美丽的树叶……当下感到愉悦的瞬间在回忆里都成为嘴角上扬的理由。
如果“艺术教育”被拟化,那也许是筑梦师。它在为学生筑梦,也在为工作中的我们提供梦回青春的寄托。
记忆里那场让人忍俊不禁的演出,那位令人放声大笑的演员,都可能是曾经被捕捉到的美好瞬间。
也许垃圾分类在大人口中是今天的热点,明天的日常,但2019戏剧进校园巡回演出将“垃圾”漫画拟人化的角色呈现,对今年观赏到《废物联盟》的大朋友和小朋友来说可能是梦开始的地方,梦被构筑的形状。同时也在我们心中潜移默化地种下了环保的种子。
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戏剧进校园巡回演出已连续8年被纳入上海市教委“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剧目菜单,今年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大力支持下,2019年戏剧进校园巡回演出聚焦垃圾分类,推出适合全学龄段观看的原创话剧《废物联盟》,以环保为主题,沿用教育剧场形式,讲述了以垃圾的视角看世界,探讨人与所处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思考垃圾分类之于人类与自然环境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从去年开始,戏剧进校园巡回演出依托过往经验,以孩子的灵感为基础,开始采用原创剧本。今年垃圾分类是一个热门话题,政府为推进实施也采取许多鼓励方式,例如积分兑换,让市民有“变废为宝”的感觉。戏剧进校园巡回演出面对的最大群体是学生,他们正是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今年我们根据垃圾分类展开创作,这个话题非常亲民,如何有趣味不老生常谈,引起观看者的思考是个快乐的挑战。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主要话剧作品:《大清相国》《欲望号街车》《三人行,必有丑男》《12個人》《人面桃花》《新龙门客栈》《秀才与刽子手》《上海屋檐下》《兄弟》《红与黑》《商鞅》《马路天使》《鹿鼎记》《罗密欧与祝英台》《柏阿姨的一天》《韩信》。
主要音乐剧作品:中文版《狮子王》。
每年的戏剧进校园巡回演出主题确实是一个烧脑的过程,作为教育戏剧范畴内的主题戏剧,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直在思考应该给孩子、给社会做什么样的戏才能均衡艺术审美和社会价值的意义。
关于环境保护的主题我们一直在关注,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捷,但是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垃圾,今年《废物联盟》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于垃圾分类。
《废物联盟》不从科普垃圾分类的角度去说教,而是想让观众能够站在换位思考的角度去感同身受,从“垃圾们”的联盟去感受抛弃和被抛弃,去感受被需要的重要性,去感悟自我价值定位的必要性,我们想从一个讲述环境保护的戏剧里传达出更多。
“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委约艺术家。毕业于上海大学法学院。在校期间倾心于戏剧创作,2013 年参加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土壤计划青苗班,跟随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喻荣军学习话剧编剧创作。主要作品:木偶剧《创世——补天》,上海市“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项目工程之一、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文联中青年文艺人才扶持项目,获塞尔维亚第20届“金火花”国际木偶艺术节“评委会特别奖”、“最佳剧作·戏剧奖”。舞台剧《枕上无梦》,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委约创作项目。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进校园巡回演出《假如我是“霍金”》《我的世界》,儿童剧《夏洛克·烦恼》、《莎士比亚的箱子》、《未来的三毛》。《国乐剧场·临安桂雨》,获第十二届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长剧组二等奖。
以“垃圾分类”为主题写一个剧本,一开始真是一脸懵,难道我们仅仅做一个科普剧吗?人物是什么,情感在哪里,思考有多少?创作开始之前,我们就这样“一脸懵”地开始了采风。在嘉定的危险废物填埋场,我们看见一片土坡,特别漂亮,走近一看,旁边竖着的牌子上写着“永久封存”,这片土地生人勿进,再也没有用了。在南汇的超大型生活垃圾处理厂,这里的焚烧炉马力全开也只能处理运来垃圾的二分之一,其余的直接被拉去填埋;尽管垃圾厂处理技术已经相当先进了,空气里仍然弥漫着一股一言难尽的味道,我们开着车行驶在那些“垃圾高原”之间,一眼望不到头。回来之后我就想,可能人类真的是灭绝在自己手上的,绝望得不行。后来又去了一家专门的废旧电器回收处理公司,他们可以把电器拆解,提炼出各种原材料,再次投入生产,这才找回了一些希望的感觉。厂房里堆着的废电器就像是在等待重生一般,于是我的主人公就这样渐渐清晰了起来。希望通过这出戏,观众们能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是不是也曾经对自我毁灭贡献过一些力量;并且思考一下,未来是否可以做出改变,共同保护人类命运持续发展。
现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教育主管,戏剧进校园巡回演出项目制作人,教育戏剧教师培训项目负责人,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戏剧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戏剧教育专业委员会儿童戏剧教育教师资格认证,英国华威大学教授Joe Winston教育戏剧高阶导师培训认证。
什么是废物?存在即价值这是一条真理吗?戏剧进校园演出《废物联盟》的创作前后期是一场思考与考验并存的自省历程,感谢生态环境局等单位工作人员在此次创作中无私提供了大量素材和支持。《废物联盟》中的它们是被分类的被动命运,它们掌握在人类主动选择自我命运的手中,小小举动,其实是在自救。但真正身体力行地去做环保举动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坚持探索以“生命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结合原创剧目主题,与学生们共同探讨的不仅限环保主题还是“自我价值与人生选择”之间的关系。通过戏剧作为媒介获得全新的人生体验、思考以及力量,帮助他们认知自身以及所生活的世界,通过真正意识先行,变成身体力行。
飞灰是垃圾焚烧后产生的微小颗粒,是废物联盟中神明一般的存在。
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 。
主要参演作品:音乐剧《芝加哥》《猫》《妈妈再爱我一次》
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
主要参演作品:儿童剧《龟兔赛跑》《狮子王》《小蝌蚪找妈妈》《世博总动员》《感觉真爽》《斑点狗马鸣加》《小飞侠》《绿野仙踪》《奇妙的穿越》;
话剧 《一仆二主》《灿烂的阳光》《鱼仙》《雷锋》《谁主沉浮》;
影视剧《一江春水向东流》《上海迷案1937》《风华正茂》 。
Eleven是一只白色的陶瓷小狗,她是一件骄傲的生日礼物,是对生活的纪念。
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
主要参演作品:中文版音乐剧《Q大道》;音乐剧《点心侠》;沉浸式戏剧《爱丽丝冒险奇遇记》;话剧《一夫二主》;参与式艺术实验《Lost in play》等。
小宝是一台旧款的空气净化器,他还没有坏,他想回家。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主要参演作品:话剧 《想嫁有钱人 》《安提戈涅》《单身公寓》《你逃我也逃》;戏剧进校园巡回演出 《夏洛克烦恼》《我的世界》《假如我是“霍金”》;儿童剧 《海底总动员》《匹诺曹历险记》《三只小猪》《小鬼当家》《胡萝卜星球》《喵星人撞地球》;电影《玛丽的天使》;电视剧《我的生命曾为你燃烧》 等。
小透明是一只沾满油污的外卖餐盒,她选择性地忘记了过去的温暖时光,但不代表她不曾拥有。
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主要参演作品:话剧《原野》《窝头会馆》《纪念碑》《收信快乐》;小品《北京北京》《我就是我》;微电影《因为爱》《逐梦青春》;儿童剧《白雪公主与七色光》《小红帽》《大嘴哈奇遇记》。
为丰富教育剧场的体验,今年戏剧进校园巡回演出将推出剧目演前导赏、剧本朗读会、舞台幕后之旅等一系列延伸活动,2019年10月1日前预购将增送戏剧活动名额。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2019戏剧进校园巡回演出
原创话剧《废物联盟》
10月7日-12月31日
即将登陆全国中小学/社区
欢迎预购巡演演出
长按二维码 预购演出
倾力之作 盛情邀约
我们期待您的到来
巡演 演出咨询:
021-64677767 赵老师
021-64873789 薛老师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2019年戏剧进校园巡回演出
原创话剧
预演时间:2019年10月5日 19:30、10月6日 14:00
预演地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安福路288号3楼)
巡演时间:2019.10.7-12.31
巡演地点:全国中小学/社区巡演
021-64677767 赵老师,021-64873789 薛老师
夜深人静,城市里被人嫌弃的角落,一群垃圾正在狂欢。
他们将在黎明到来时,参与一项世界级的伟大事业。
他们当中也有一些不肯合作的异类,执迷不悟地想要脱离废物群体。
其实没有谁真的愿意承认自己是个废物,他们只是信仰不同。
制作出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人:张惠庆|总监制:田水|艺术总监:喻荣军|编剧:韩丹妮|导演:闻小炜|制作人:赵金晶| 舞美设计:朱雨双|灯光设计操作:王贝珺|服化设计:胡晓辉|音效设计:王轶轩 | 舞美制作监理:赵明| 舞台监督:黄云春、朱星宇 | 剧务:王纯婷、胡雨瞳 | 海报绘画:张丽捷
主演(按姓名首字母排列):陈膺浩、韩易甫、赖荻、杨洋、应臻
* 建议年龄8岁以上观众观看
* 具体演出信息与演出阵容以剧场当日公示为准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自成立以来便提出了戏剧教育的理念,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社会美育工作和戏剧的普及推广。自2006年起,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便开始着力发展全年龄段的美育工作和戏剧教育工作,尤其是青年人,为培养未来的戏剧人才而助力。
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戏剧进校园巡回演出是一项面向全国各中小学校的长期的非营利性的教育戏剧项目。通过专业的制作团队、精良的戏剧作品,同时伴随教育戏剧工作坊、主题讲座等一系列拓展活动地展开,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全方位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该项目自2012年秋季启动,便获得了媒体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通过2012-2018七年的努力,我们已连续被纳入上海市高雅艺术进校园菜单,演出足迹遍布上海市15个区县,193所学校及社区中心,进行了224场次的演出,共有超过85,000人次的中小学生藉此获益。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