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4场活动大放送丨伊冯娜·雷纳舞蹈复刻演出第二轮、新书发布、特邀导览、文慧与舞者对谈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中秋节过后,我们即将再次迎来一个马拉松活动的周末!所有活动都免费,无需预约,但是现场座位有限,先到先得。9.21 周六
14:00-16:00
复刻表演(2):伊冯娜·雷纳两支舞蹈作品《三重奏A》《椅子/枕头》
地点:中间美术馆
Performance II: A Staging of Yvonne Rainer’s Trio A and Chair/Pillow
Venue: Second Floor, Inside-Out Art Museum
中间美术馆正在展出的“伊冯娜·雷纳与文慧:舞蹈即存在”,在8月24日开幕式上第一次复刻上演了伊冯娜·雷纳的经典作品《三重奏A》和《椅子/枕头》。表演排练从8月17日开始持续一周,从众多报名之中入选的十几位本地舞者在展厅特别搭建的舞台上,跟随曾经参与过伊冯娜·雷纳舞蹈演出的美国舞者埃马努埃莱·蓬进行了辛苦排练。而这两支舞蹈的复刻演出即将在9月21日下午进行第二次表演,欢迎朋友们前来!与第一次演出安排一样,周六当天下午将会在两个小时内重复演出三轮,每一轮包括两支舞蹈作品。观众们可以自行选择场次以及是否重复观看。开幕现场,舞者复刻伊冯娜·雷纳的舞蹈《椅子/枕头》舞者及工作人员合影,前排:王宣淇、郝嘉敏、于佳悦、Manou、梁硕恩、孙杲睿 伊冯娜·雷纳绘制的舞谱,显示了舞者走位及相对应的动作此次复刻的两支舞蹈分别是伊冯娜·雷纳创作于1965年的《三重奏A》和1969年的《椅子/枕头》。《三重奏A》是一组长约5分钟的连续舞蹈动作,被视为雷纳在20世纪60年代对身体和舞蹈艺术进行探索的代表作之一。这支舞蹈在最初的版本中没有配乐或任何背景声音,舞者身着日常服装,连续不断地做出一组动作。舞者的节奏保持着平稳,肌肉力量平均分配,仿佛舞台上跳动的不是“人”、而是拼凑在一起的“肢体局部”。雷纳作为“贾德森舞蹈剧场”创始成员之一,与同时代的许多大艺术家共同创作并相互影响,如罗伯特·劳森伯格、特丽莎·布朗、史蒂芬·帕克斯顿、罗伯特·莫里斯。《椅子/枕头》是雷纳作品中少见的以流行音乐为背景的编舞作品。整支舞蹈伴随着歌手组合Ike和Tina Turner演唱的《水深山高》(River Deep, Mountain High)进行。瑞娜在作品中用大众化、机械性、制造愉悦感等等来自于流行文化的策略,尝试挑衅、拓宽后现代舞蹈的边界。

9.21 周六
15:00-17:00
《我在哪儿错过了你》新书发布及对谈
今日:去什么地方,读什么书?
主持人:洪子诚
嘉宾:吴晓东、毛尖、贺桂梅、姜涛
地点:中间美术馆会议室
Where Did I Miss You Book Launch and Conversation
Today: Where shall we go, and what shall we read?
Moderated by: Hong Zicheng
Speakers: Wu Xiaodong, Mao Jian, He Guimei, Jiang Tao
Venue: Conference Room, Inside-Out Art Museum
9.22 周日
13:30-14:30
特邀导览(1):卿青
地点:中间美术馆内
Guided Tours by Special Guests: Qing Qing
Venue: Inside-Out Art Museum
从中间美术馆上一个展览“快乐的人们……”开始,我们策划了系列“特邀导览”活动。在这个对外开放的公众活动中,美术馆邀请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与展览内容相关联的策展人、写作者、学者、艺术家来为公众介绍展览。这次我们邀请到了舞蹈学者卿青作为导览嘉宾。活动免费,无需预约。9.22 周日
14:30-16:00
艺术家对谈:生活舞蹈的工作方式
对谈嘉宾:文慧、冯德华、郑福铭、郑星耀
主持:卿青
地点:中间美术馆内
Conversation on "Living Dance Studio"
Speakers: Wen Hui, Feng Dehua, Zheng Fuming, Estelle Zheng
Moderated by: Qing Qing
Venue: Inside-Out Art Museum
“伊冯娜·雷纳与文慧:舞蹈即存在”展览中关于文慧部分的系列公众活动第二场,我们邀请了生活舞蹈工作室的三位资深成员与舞蹈编导艺术家文慧一起,与大家分享他们的创作方法与实践。活动由长期关注当代舞蹈领域的学者卿青主持。
对谈嘉宾
文慧,舞蹈编导、舞者,同时也创作纪录片和装置作品,是中国当代舞蹈剧场先锋。她于1989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1994年赴美国纽约学习现代舞,1997至1998年获美国亚洲文化基金会奖金,再赴纽约研修现代舞及戏剧创作,1999至2000年加入美国著名当代编舞家拉尔夫·莱蒙舞蹈团,在纽约布鲁克林音乐学院的“下一波艺术节”及美国各地巡演《地理三部曲——树》。
1994年,文慧与朋友在北京成立“生活舞蹈工作室”。2005年,文慧与吴文光共同创建草场地工作站,并共同创办“‘交叉’北京国际现代舞演出季”。同年,他们开启了欧洲艺术家交流计划和青年编舞家计划。2015年,文慧参与并策划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实施的项目“聚裂”。
二十五年来,文慧一直坚持以剧场的方式介入社会。2008年起,她开始研究身体作为个人记录社会的资料馆和档案库,尝试身体记忆与历史和现实的碰撞。文慧的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备受关注,她和她的创作团队经常受邀参加国际当代剧场艺术节及舞蹈节。2009年,法国《望远镜》杂志称文慧为“舞蹈的拓荒者……一个奇迹”。2015年,文慧参展了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作品《身体报告》曾获苏黎世艺术节ZKB大奖(2004年)。
冯德华,作家,编辑,艺术家。出版《圣山下》,《朝向流水》,《塞上》,《舞蹈的皱褶》等数十种散文集并获多种奖项。担任六届鲁迅文学奖、多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和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委。多次参加国际艺术节、舞蹈节、戏剧节;与生活舞蹈工作室合作创作表演12年,参与创作8部作品。绘画作品多次参展。参与创作并表演的《身体报告》曾获苏黎世艺术节ZKB大奖(2004年)。
郑福铭,1982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同年进入中国东方歌舞团任舞者。1999 加入生活舞蹈工作室,参与创作7部作品。与生活舞蹈工作室的伙伴们合作创作及表演13年。参与创作并表演的《身体报告》曾获苏黎世艺术节ZKB大奖(2004年)。
郑星耀(Estelle ZHENG),现居北京。主要做剧场及实验电影。1990毕业于巴黎第七大学汉语系。1990-91毕业于法国佛罗兰戏剧艺术学院高材生班表演系。1992-2001进入法国Angelique CHARMEY戏剧团。2001加入生活舞蹈工作室,参与创作5部作品,兼任生活舞蹈工作室法语翻译工作。2019年,导演实验艺术电影《心白F.R.I.G.H.T.》。参与创作并表演的《身体报告》曾获苏黎世艺术节ZKB大奖(2004年)。
嘉宾主持
卿青,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戏剧、舞蹈和表演研究系访问学者。
正在展出 What's On

相关活动 Events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