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嘉德香港‧秋拍】驭繁于简,笔力万钧——「书道」专题:林风眠、吴冠中、席德进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中国嘉德香港2019秋季拍卖会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10月7日 下午2时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展览厅5BC



书法博大精深,不同朝代的不同字体追求不同的美学,如行草中强调「意在笔先」对于字形没有死板与严谨的追索,重要的是能传达心韵,衍生出「驭繁于简」的美学。而在隶书中,追求的是下笔如高山坠石的笔力万钧,此均启发了许多艺术家,本次「书道」专题带来中国现代艺术大师林风眠的3大经典主题之作,以及吴冠中、席德进来源有序的珍稀代表作,聚焦来自前辈巨匠炉火纯青的用笔功力。


姿浓意远淑且真:

现代美的典范《蓝衣仕女》



Lot 83

林风眠(1900-1991)

蓝衣仕女

彩墨 纸本 | 69.5 × 66.5 cm | 一九四七年作

Lin Fengmian

Lady in Blue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 Painted in 1947

出版

1999 年,《中国现代主义绘画的先驱者——林风眠》,加拿大亚太国际艺术顾问有限公司出版,台北,第102 页

来源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估价 ESTIMATE:

HKD 1,600,000 – 2,600,000  


1947年,林风眠再度辞去艺专教职后,潜心作画,借鉴西画理论,在背景中引入色块面,以线条、块面分隔空间,自方形平面中构建起空间感,谓其创作上的重要转变,同时建立仕女画的构图框架,成为50年代古装仕女画中经典分隔式背景的关键铺成。


约1940年代末,林风眠拍于杭州玉泉寓所,深厚为其经典仕女画。


《蓝衣仕女》即为市场罕见、创作于此关键年份之作。林风眠以洒脱自信的精炼用笔将人物的身姿、美态、所处的空间作了交代,一笔一画均有其意义与作用性,在极简的用笔中将线条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如画面中,他开创性的将女子眉毛、鼻梁连结,以简化的两根曲线凸显鼻梁轮廓,形塑立体的五官,把传统中国自北魏壁画至清代八大山人以「线」驭「神」、神形兼备的法则,与西方现代艺术简约的审美观相接轨,这一画法延续至之后的仕女主题画作成其经典特色,四十年代林风眠多以真实人物为绘画对象,因而画中主角的面貌神态、发型服饰皆各不相同,与50年代古装仕女中常见的「标准」柳叶式凤眼、无表情的古典美不同,《蓝衣仕女》将现代女子的自信摩登与隋唐美人的端庄风雅,形神合一,为林氏笔下现代美之典范。

象外之境,画中人生

山水画变革的成熟经典《山村暮色》



Lot 84

林风眠(1900-1991) 

山村暮色

彩墨 纸本 | 67.5 × 68.5 cm | 一九五二年作

Lin Fengmian

Village Scenery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 Painted in 1952

出版

1999 年,《中国现代主义绘画的先驱者——林风眠》,加拿大亚太国际艺术顾问有限公司出版,台北,第251 页

来源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估价 ESTIMATE:

HKD 1,200,000 – 2,200,000  


《山村暮色》中,林风眠舍弃传统山水画的立轴形式,在方形画幅上做横向分割:天空、远山、树林、田间四段构图,使传统山水「之」字形构图压缩,把山峦、树林、河流等缩迭至画面中后区,运用其所称的「正前缩距透视法」集中主题,更将传统风景画讲求的「阔」转移至「深」,如西方风景画般,产生空间景深。传统山水喜以留白处理背景,以暗示无止境的空间和意境,林风眠则将整个画面绘满,刻意以重彩着色、墨色交迭,形成兼具印象派饱满用色及传统水墨的流动韵味的的画面质感,整体空间布局,可谓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其用自法,独具一格

立体主义的东方演绎《柠檬与瓶花》



Lot 85

林风眠(1900-1991)

柠檬与瓶花

彩墨 纸本 | 67.5 × 67 cm | 一九五六年作

Lin Fengmian

Lemon and Vase of Flowers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 Painted in 1956

出版

1999 年,《中国现代主义绘画的先驱者——林风眠》,加拿大亚太国际艺术顾问有限公司出版,台北,第 178 页

来源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估价 ESTIMATE:

HKD 1,500,000 – 2,500,000  


自50年代起,林风眠将戏剧人物中的西方立体主义运用至静物画上,作于1956年《柠檬与瓶花》即可见其实践的硕果。在此他将对象简化为几何形体,圆盘、方巾、圆桌、方形画幅,组成多层外方内圆的基本阵势。圆形在中国哲学中有圆满、统一、稳定之意,方形则在形态上趋向刚硬与力量,方与圆自形至意,皆相反相成,构成统一。同时,还将明暗纳入构图之需,巧妙的通过色彩的经营,以暗色背景衬托淡色主题,使构图产生变化的韵律。而刻意以白线条勾勒物体轮廓,营造光线在空间中不断曲折反射的效果,同一画面的不同光源的布局,使画面跳脱了现实世界明暗光影的秩序,生成画外之意的空间想象,构绘出一个跨越时间、空间维度的和美之境

登高望岳,绘天地之灵

罗桂祥珍藏之吴冠中《黄山晴日》



Lot 91

吴冠中 (1919-2010)

黄山晴日

钢笔 彩笔 纸本 | 39.5 x 28.2 cm | 一九八三年作

Wu Guanzhong

A Clear Day in Huangshan

Pen and colour pen on paper | Painted in 1983

出版

1989年,《吴冠中画集》,德艺艺术公司,香港,第172页

来源

罗桂祥博士旧藏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估价 ESTIMATE:

HKD 800,000 - 1,500,000  


《黄山晴日》中,吴冠中以多重视点、自信果断的老辣下笔,描绘出巍峨高耸的黄山,先以黑色的钢笔勾勒山脉的结体,与天上盘旋的云朵,见石壁之陡峭,高山仰止的苍茫,再以马克笔在起伏的山峦间增添绿意,游走山岳间的绿色线条,如线之乐章,迎春山胜事,现林茂重山、千峰翠色。在简笔间高高低低从石隙中伸出虬松,以苍劲挺拔之姿歌颂着生命的乐曲,艺术家高超的功力尽现。作品出自香港知名企业家暨收藏家罗桂祥旧藏,是次释出甚为难得

飞檐跃笔,追寻古厝之大美

席德进的古典情怀



Lot 94

席德进(1923-1981)

秀水陈益源大厝

水彩 纸本 | 64 × 100 cm | 一九八一年作

Shiy De-Jinn 

Historic House at Xiu Shui

Watercolour on paper | Painted in 1981

出版

2005年,《献祭美神:席德进传记》,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第180页 

展览

1981年6月16日至28日,「席德进特选展」,版画家、龙门、阿波罗画廊,台北

来源

亚洲私人收藏


估价 ESTIMATE:

HKD 450,000 – 650,000 


席德进在1969年开始勤练秦汉碑帖,此让他对于线条的运用再下一城。在完成于1981年《秀水陈益源大厝》,即可见其以雄健有力线条勾勒出一古雅的大宅,无论是气宇轩昂的马背弧线,还是飞扬跋扈的燕尾门,皆如篆隶书法「蚕头雁尾」的走笔之势,展现独特的对称美和淳朴意趣,朱红色的外墙一显宅院的大家风范,与背景的绿荫之彩生成戏剧性的对照张力。作品来源有序,曾被席德进本人亲自选入其于1981年6月的「席德进特选展」,珍罕难得


作品《秀水陈益源大厝》于1981年6月16日至28日的「席德进特选展」中展出,席德进(左一)身穿清代官员服饰亲临现场讲解此作





??点击查看中国嘉德香港2019秋拍更多精彩内容:

赵无极生命转捩揭幕之作领衔「书道」专题

线性的舞动,生命的华章——「书道」专题朱德群、潘玉良





点击阅读原文,

在线阅读2019秋拍图录!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