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nie Leibovitz, Leonardo Dicaprio and The Swan, 1997
编者语



Annie Leibovitz, Bruce Willis, Quentin Tarantino, Uma Thurman, Samuel L. Jackson and John Travolta, 1994
“有时我觉得事物的表面最有趣。有人说优秀肖像作品的在于捕捉拍摄对象灵魂,在我看来,这不可能实现。” 安妮·莱伯维茨曾这样谈起自己对摄影的看法。
在成为《名利场》等主流刊物最常用的名人肖像摄影师之前,莱伯维茨的职业生涯开始于《滚石》杂志。虽然当时的莱伯维茨毕业于旧金山艺术学院绘画系,但她出于对摄影的热忱,凭借着出彩的作品集,踏上了职业摄影师的道路开始为《滚石》工作,也随同参加了滚石乐队1975年的全球巡演。在这一旅途上,在记录了大量的“音乐传奇”之余,莱伯维茨亦逐渐发展出了个人标志性的摄影风格——不吝使用原色,叫人耳目一新的人物姿势。莱伯维茨为滚石杂志贡献的精彩封面不胜枚举。

Annie Leibovitz, John Lennon & Yoko Ono (Clothed) , 1980
之后,莱伯维茨开始为《名利场》工作,也从此拍摄了各界“名人中的名人”。杂志的高预算使得莱伯维茨可以创设穷尽奢华的布景,作品有着油画般的质感,细节精致、画面深邃。至今,莱伯维茨维《名利场》完成的大量封面以及内页拍摄依然令人惊叹,一些大胆的画面设计仍然颇有争议,但毫无疑问,各路明星大腕都巴不得被莱伯维茨的镜头“摆弄”。

Annie Leibovitz, Meryl Streep, 1981
批评与大噪名声相伴,在一些批评家看来,莱伯维茨的角色像是旧时的画师,为名流权贵用堆叠财富的布景记录下存在。但在莱伯维茨看来,她并不是这样一个“工具化”的摄影师,而是一个以摄影为媒介工作的艺术家。并不执着于“用摄影捕捉对象本质”的理论,她也不打算用镜头为明星祛魅,也无意向“谄媚的名人肖像摄影师”这一传统论调宣战;相反, 她选择用华丽精美到极致的布景夸大这些时代“神话”。莱伯维茨也有许多题材更“严肃”的作品,她本人对题材并无成见,只是人们更多选择将莱伯维茨的名字与那些名人肖像联系起来。

Annie Leibovitz, Patti Smith, 1996
也许,莱博维茨的风格与喧嚣的名人时代完美匹配。当理查德·艾文顿在朴质的背景下摄影时,瞬间捕捉了拍摄对象的情感;而莱博维茨则故意使对象置身于服装和标签之后——名人们在画面中成为雕塑,成为舞台上的演员。

Annie Leibovitz, Gwyneth Paltrow and Blythe Danner, 1999
莱博维茨对自己的兴趣所在很坦诚,她感兴趣的并不是“卸下伪装”的时刻,而是在“上演”的时刻;不是“内在”的陈词,而是“外在”的形象。从这个角度来说,莱博维茨作为影像艺术家,最大程度地诠释了我们时代的样貌,她的作品成为了当代流行文化流光溢彩的展示舞台。
安妮·莱伯维茨(Annie Leibovitz)是一位全球闻名的美国肖像摄影师,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摄影师。莱伯维茨求学于旧金山艺术学院,之后开始从事摄影工作,她为《滚石》、《名利场》等著名杂志拍摄,拍摄了约翰·列侬等传奇巨星以及当代名人。她的作品屡获殊荣,亦在全球各地得到了展出,1991年时成为第一个在美国国家肖像画廊举办摄影展的女摄影家。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当前展览
Current Exhibition
知人识面
Close:Martin Schoeller
2019.9.15-2019.11.20
参观时间 10:30 - 17:30
周二至周日 Tuesday to Sunday
周一闭馆 Closed on Monday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1
(021) - 64289516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