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置)标(顶)”
2019年10月10日,文化使命与责任——中国文旅创作发展高峰论坛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上海国际专业灯光音响展览会组委会主办、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文化旅游创作委员会承办,上海舞台美术学会、上海戏剧学院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协办。学术主持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文化旅游创作委员会主任韩生和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秘书长兼文化旅游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郑庆华担任。
为全面启动文旅原创IP研究战略部署,此次论坛将邀请国家优质文旅创新(企业)共同参加“1+5”课题研究计划,今天学会微信平台将特别介绍“1+5”课题组研究员。
○
○
刘志新
刘志新,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副院长,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部重点实验室艺术总监。
策划、导演大型新媒体视觉空间体验秀《天酿》、新媒体情景诗《追梦·中国》、新媒体舞蹈诗《极境》、《文明·图腾》、建筑投影《红楼@乐舞百戏》、《红楼@梦》、情景展览剧《岁月·1978》、多媒体情欲悲剧《榆树下的欲望》、多媒体情景朗诵剧《红色箴言》、多媒体音乐剧《张国荣·负距离接触》、电影电视《我爱杰西卡》等;
主持完成2018年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旅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基于多Kinect捕捉技术的戏剧交互表演艺术研究》、2015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全媒体剧场(影院)交互直播平台技术集成与创作应用》、2013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多用途新媒体上戏剧院示范工程》项目和2013年国家文化创新工程《DTAM多维度戏剧艺术博物馆》项目的研究工作。
专著有《读解电影表演》,发表了《“后戏剧”时代的演艺语汇创新》、《新媒体演出艺术创作实践》、《用声音写作》、《欲望与失控的欲望》、《拼贴现实,克隆梦幻》等学术论文。
2013年荣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2008、2007年三次荣获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创新奖,2012年获上海市舞台美术学会优秀创意设计奖,2012上海创意产业博览会创意设计银奖,2006年获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2006年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电视动画片奖”,2005获电视电影“百合奖”优秀导演奖,2004年获上海市“育才奖”。
○
○
马路
马路,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舞台美术系主任,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兼剧场建筑与舞台技术委员会主任。
论著《灯光设计师专用软件WYSIWYG教程》荣获教育部国家级规划教材称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荣获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称号;荣获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育部国家级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戏曲舞美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负责人;“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负责人之一。
主要创作剧目:京剧《杜十娘》《走西口》《宝莲灯》、京剧·藏戏《文成公主》、昆曲《宦门子弟错立身》、话剧《桑树坪纪事》《梦的戏剧》、新媒体卡通戏剧《三毛从军记》、越调《尽瘁祁山》、山东梆子《山东汉子》《古城女人》、豫剧《生死恋》、北路梆子《黄河管子声》、吕剧《画龙点睛》、越剧《张羽煮海》、评剧《马本仓当“官”记》《仁义胡同》、大型晚会《让绿色拥抱明天》《军工骄子》等。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舞美设计(灯光设计)奖”、“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评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全国优秀儿童剧灯光设计一等奖”、全国“人口文化金奖”,舞台美术学会“学会奖”等多个国家级及省部级重要奖项。
○
○
胡耀辉
胡耀辉 ,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秘书长兼灯光专业委员会主任。涉猎不同剧种的灯光创作,作品数百部。其灯光设计风格情感细腻,内敛大气,被行内誉为“最具文学底蕴的灯光设计师”,屡获各种奖项:2004-2007年度话剧“金狮舞台美术奖”,获2014年度中国舞台美术“十大年度人物”,六次获得文化部“文华舞台灯光设计奖”,首届和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优秀舞台美术奖。代表作品:话剧《雷雨》、《原野》、《红白喜事》、《秦王政》;歌剧《图兰朵》、《赵氏孤儿》、《蝙蝠》、《运河谣》、《长征》、《雪原》、《日出》、《金沙江畔》、《英雄》、《二泉》、《沂蒙山》;戏曲《榨油坊风情》、《歌王》、《唐琬》、《关汉卿》、《琵琶记》、《续琵琶》、《桃花扇》;音乐剧《文成公主》、《印象国乐》、《天龙八部》、《拜访森林》等。
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十台工程剧目:儿童剧《红领巾》、《想飞的孩子》;眉户剧《迟开的玫瑰》;桂剧《大儒还乡》;京剧《藏羚羊》;湘剧《李贞还乡》等。
大型山水实景剧《草庐诸葛亮》、《天下盘山》、《梦里老家》、《报恩盛典》、《桃花源记》以及中国首部电视情境剧《我爱我家》灯光设计,2014北京APEC会议灯光设计等。
出版《胡耀辉戏剧灯光艺术》专著,并发表《舞台美术视觉形态与再造》、《舞台美术视错觉行为》、《莫内绘画艺术对舞台灯光创作的启迪》、《戏曲舞台灯光的照明与造型》、《音乐剧中文版拜访森林灯光创作谈》等多篇专业论文。
○
○
爱默杨
新媒体艺术家、策展人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中国传媒大学“数字表演艺术实验室”负责人;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新媒体艺委会副主任;
法国高布兰动画学院访问学者;
波堤空间创建人;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
爱默杨身兼艺术家、策展人、制片人等多重身份。分别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除了多媒介的个人艺术创作外,也致力于公共艺术范畴的艺术实践和策展,以及纪录片的创作等。主要的展览和创作有:《HISTORICODE:萧条与供给》第三届南京国际美展(联展);逼真-爱默杨个展;“新陈代谢”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邀请展(策展人);“艺术-乡村-不确定的空间”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季(策展人);动画片《迷失的音乐》(导演),中国动画美猴奖;中国国家大剧院新媒体音乐剧《乐器也疯狂》(艺术总监);担任多部影视剧制片人,纪录片《宗祠》(制片人、导演),曾入围巴塞罗那亚洲电影周。2015年创建波堤空间,致力于公共空间的新媒体艺术项目。
○
○
翟恺
翟恺,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清大文产(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产业规划中心主任。
主持和参与了海口文化产业规划、儋州文化产业规划、威海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沧州杂技产业规划、广东数字化舞美基地概念规划、西安中央文化艺术区概念规划等重大课题规划和研究。
参与编辑了2014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化产业园》、《中国文化产业经典案例》、《世界文化产业经典案例》;2014年7月中国建工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文化产业地图》、《世界文化产业地图》 ;2012年5月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产业园》;2014年1月中国经济年鉴社出版的《中国经济年鉴-文化创意产业分卷》等。
责编:邓婧波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