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原址原貌迁移而来的明朝古戏台,上演“天下第一团”的前世今生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

天下第一团




内乡宛梆

大同耍孩儿

福安平讲戏

新昌调腔

孝义碗碗腔


 何为“天下第一团”?

一个剧种只剩一个专业剧团。


不完全统计,我国观有348个地方戏曲剧种里,有近三分之一濒临灭亡、只剩一个剧团的剧种。


为了让观众能够感受“天下第一团”的魅力,爱上稀缺文化并主动保护,10月2日拉开大幕的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特别为“天下一团”搭建展示风采的平台。


10月2日至7日,河南宛梆、山西耍孩儿(咳咳腔)、福建平讲戏、浙江新昌调腔、孝义皮腔等五个“天下第一团”将在拥有原址原貌迁移而来的明朝古戏台的晋中园,与中国评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折子戏系列专场交错亮相。


现在,让我们逐一走进这五个“天下第一团”,看看它们的“前世今生”。


- 内乡宛梆 -

宛梆,是一个河南省稀有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它生长并流布在河南西南部的南阳及周边广大地区。形成于明末,完臻于清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早期人们称它为唧唧梆、老梆子、南阳梆子等,因南阳古称为“宛”,1956年南阳行署正式将其命名为“宛梆”。


宛梆结合了南阳民歌小调,乡音俚语,同时也保持着河南梆子的早期精华和原始音乐形态,其唱腔优美,风格独特。


宛梆曲调丰富,唱腔激昂,其声腔高亢豪放,男声用大本嗓,给人以粗犷、豪迈、奔放、明朗的感觉。花腔是宛梆声腔艺术中,比较突出和独特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各类板式的结构中都有花腔,生、旦、净、丑各种行当皆可用之。特别是女声唱腔的高八度呕音花腔,娓婉清亮,配之主弦(梆胡)发出的“唧唧”声,犹如鸟鸣,是其声腔主要特色,堪称一绝。


目前,仅存南阳内乡县宛梆剧团一个专业剧团。


- 大同耍孩儿 -

(咳咳腔)


耍孩儿,又称咳咳腔,是流传于山西北部大同、怀仁、山阴、应县及内蒙一带的地方稀有剧种,其独特的唱腔风格(后嗓子发声方法)及音乐特色,历来为专家学者所注目,但渊源尚无史料记载。当地传说唐明皇有一子终日啼哭不止,屡医不治,下人请来一班艺人演唱小曲,太子破涕为笑,明皇大喜,赐曲名为“耍孩儿”;另一传说汉代王昭君出塞和番,路经塞北,哭哑歌喉。当地群众为纪念昭君,遂将这种嘶哑歌声取名为“耍孩儿”(耍喉儿)。


据老艺人讲,耍孩儿戏在清道光年间已很流行,并经常上演《狮子洞》、《金木鱼》等整本大戏。清末民初,足迹已扩大至晋、冀、绥(今内蒙古)等毗邻地区。


耍孩儿的传统剧目约有40余部。代表剧目有《狮子洞》、《扇坟》、《送妹》、《打佛堂》、《金木鱼》、《刘家庄》、《三孝牌》、《七人贤》、《对联珠》、《还魂传》、《白马关》等。其表演特色是歌舞并重,舞蹈性强,为其它剧种少见。打击乐热闹火爆尤为一绝,正、反胡同奏为其特色。在长期的演出中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2006年5月,“雁北耍孩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耍孩儿被评为大同市“十大城市名片”之一。


- 福安平讲戏 -


平讲戏系闽剧前身之一,古代流行于福宁府、福州府。


明万历《福安县志》载:“亦有着云履而白领缘者,且喜杂剧戏文。其谚曰:‘无钱扮戏,何暇纳粮?’故多以竞戏相轧”。明冯梦龙撰《寿宁待志》,有“大家有庆喜,好事者则于福安迎之,演戏缠头俱出客席……至亦无终月淹者”等记载。福安自古也有“没有戏台先有戏”的民谚,均可证其源湮远。


传统剧目有“十三三”“十八双”“三十六赠”“七十二杂”等;它的唱词韵律,以《安腔八音》(福安方言)为标准,唱腔吸收民歌俚曲、道腔释乐、江湖、杂曲等,既有南戏柔曼温婉的乡音,又吸收了弋阳腔“一人主唱,众人帮腔”的“掏声”特点;乐队伴奏仍保留原始“擦竹为乐”“刀鞘司鼓”的方式,以“毛鼓”“毛胡”“大胡”“提弦”“双清”“刀鞘板”“鱼鼓”等独特乐器伴奏,尤具剧种传统特色。


清代以降,福安最富盛名的有“新长兴班”“留洋班”“三和顺班”“新玉春班”等30多个班社,至抗战时期,渐渐式微,演出寥落。


新中国成立后,于1960年成立了福安县平讲剧团,1961年精简机构,解散。2012年,成立了“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挖掘保护工作全面开展,并上演剧目。2014年,绝响50多年的平讲戏成功申遗,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新昌调腔 -


调腔盛行于明、清之际,班社以杭州为中心,遍及杭、婺、绍、甬、台、温各地;抗战后,迭经战乱,加之乱弹、滩簧、越剧等兴起,由盛转衰,至今仅新昌一隅存演,并珍藏晚清抄本一百五十九本。


2006年,新昌调腔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剧目有古戏、时剧及目连戏三大类,古戏包括元杂剧、宋元南戏及明清传奇。南戏保留了明代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杂白混唱”、“以曲代言”及“不托丝竹、锣鼓帮扶以板助节、一唱众和”遗风,是其唯一遗音。


自明代起,调腔班社兼演昆腔,与甬昆和班演出。时剧多为清中晚期传奇,其中《碧玉簪》和《双狮图》被越剧移植而家喻户晓。调腔目连戏《女吊、男吊、调无常》为其他声腔目连戏所无,因鲁迅先生的文章而扬名。


2014年调腔目连戏又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孝义碗碗腔 -

孝义碗碗腔是流传在山西吕梁及周边地域的地方剧种,2006年5月,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清同治年间开始盛行,碗碗腔原为孝义纱窗皮影戏曲调,因有一“碗”状铜铃参与伴奏,故以物定名。碗碗腔属很特殊的板腔体结构,不能以常规的板眼来规范节拍。碗碗腔的板式很多,基本板式有两种,即“平板(慢板)”和“流水”。碗碗腔唱腔的特点是真假声混用,多用“虚词假声腔”。


碗碗腔假声唱法分两种:一种是“二音子”;另一种是“尖音子”,“尖音子”是在“二音子”之上高翻形成,一般用在句尾。碗碗腔伴奏分为武场和文场。武场特色乐器是“碗碗”和“节子”。“碗碗”和“节子”由一人操作,“碗碗”以节拍而奏,“节子”则按字花打。文场特色乐器是月琴、胡胡和二股弦。月琴无品,演奏时多用滑弦和倒把技巧。胡胡演奏也用滑弦和倒把技巧,二股弦是碗碗腔惟一的高音乐器。碗碗腔的本原是皮影戏,故碗碗腔的表演具有了皮影化的倾向。


碗碗腔1959年搬上真人舞台表演后,在历史的不同时期,都有蜚声三晋、影响全国的优秀剧目问世,如《昭君出塞》《柳树坪》《三上桃峰》《孝河新曲》《风流三部曲》《酸枣坡》等等。


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

晋中园节目单

10月2日

10:00河北梆子《挡马》《杜十娘》

主演:代谦谦 董志伟 蔡山 赵丽苹 等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


14:00绍剧《三打白骨精》

主演:刘建杨 姚百青 应林峰 杨炯 骆继强 等

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


16:00 孝义皮腔《状元与乞丐》

主演:李景云 张立海 辛晓鹏 赵光鹏

孝义市碗碗腔剧团演出有限公司 

耍孩儿《扇坟》(孙悟空戏耍猪八戒)

主演:连阳 薛志花 等

大同市耍孩剧种传习中心


10月3日

10:00

评剧折子戏专场

剧目:《向阳商店》《蒙嫂娘》

《杨八姐游春》《故乡歌》 《刘巧儿》

主演:张文鹏 王丽京 郑祥振 郑岚 等

中国评剧院


14:00

宛梆《打金枝》

主演:杨宏海 谢华丽 李林芳 陈永红 等

河南省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


16:00

孝义皮腔《状元与乞丐》

主演:李景云 张立海 辛晓鹏 赵光鹏

孝义市碗碗腔剧团演出有限公司


耍孩儿《扇坟》(孙悟空戏耍猪八戒)

主演:连阳 薛志花 等

大同市耍孩剧种传习中心


10月4日

10:00

评剧折子戏专场

剧目:《格登太子》《与驸马打坐》

《杨八姐游春》《高原风景》《包公赔情》

主演:张文鹏 王丽京 郑祥振 郑岚

中国评剧院


14:00

宛梆《打金枝》

主演:杨宏海 谢华丽 李林芳 陈永红 等

河南省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


16:00

耍孩儿《送妹》《喜荣归》

主演:连阳 关雪峰 辛永华 郑宫凤 等

大同市耍孩剧种传习中心


10月5日

10:00

梆子戏《战马超》《喜荣归》

主演:韩博慧 牛佳森 马子斋 王震辉 等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


14:00

宛梆《打金枝》

主演:杨宏海 谢华丽 李林芳 陈永红 等

河南省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


16:00

平讲戏《马匹卜驳妻·嫁母》

主演:袁石明 邱采凤 郑成唐 谢惠琴 吴新梅 陈爱容   陈芳

福建省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


10月6日

10:00

评剧折子戏专场

剧目:《夸手》《蒙嫂娘》

《杨八姐游春》《故乡歌》《刘巧儿》

主演:张文鹏 王丽京 郑祥振 郑岚

中国评剧院


14:00

平讲戏《马匹卜驳妻·换妻》

主演:袁石明 邱采凤 郑成唐 谢惠琴 吴新梅 陈爱容   陈芳

福建省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


16:00

新昌调腔《北西厢?游寺/请生》

《汉宫秋·饯别》

主演:王莺 王晓燕 陈旭东 俞臻杰 等

浙江省新昌县调腔保护传承发展中心


10月7日

10:00

评剧折子戏专场

剧目:《夸手》《蒙嫂娘》

《杨八姐游春》《故乡歌》《刘巧儿》

主演:张文鹏 王丽京 郑祥振 郑岚

中国评剧院


14:00

新昌调腔《北西厢?游寺/请生》

《汉宫秋·饯别》

主演:王莺 王晓燕 陈旭东 俞臻杰 等

浙江省新昌县调腔保护传承发展中心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