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置)标(顶)”
2019年5月19日-7月20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剧场(音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班在京举办。本次培训班旨在主要解决剧场舞台方面设计与制作的关系,制作与管理的关系,为剧场输出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的专业舞台人才。近期,学会微信平台将陆续分享来自该培训班学员的优秀结业论文,敬请关注~
越剧《越行》演出扩声系统设计、调试及其应用
姓名:王芳(副教授)
单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摘要:针对越剧折子戏专场《越行》在实验剧场中的演出,根据戏剧对声音质量的要求,从扬声器选型、布局,话筒的选择、处理,调音台的应用等方面设计了专门的扩声系统。通过选取观众厅右半场近场、中场、远场的左、中、右各三点的测试,分别调整数字音频处理器的输入、输出通道的均衡,最终得出平坦的频响曲线。表演中不同类型人物的声音处理最终为观众还原了完美的声场和音色,使观众耳目一新,在越剧的聆听中传达出美感。
关键词:混响时间;声场不均匀度;有源线阵扬声器;实时频谱分析;粉红噪声
前言
越剧是浙江地方戏曲剧之一,起源于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于短短百余年间创造了中国戏曲史上的传奇。从古代的戏班到如今的剧团,演出舞台越来越大,观众越来越多。演员的展示从早期的自然声转变成了现代的自然声为主电声技术为辅的形式,依靠话筒、调音台、音箱等设备,使演出不再受条件的限制,先进的设备还能对演员的音色上的不足加以弥补。本文以越剧折子戏专场《越行》在浙江实验艺术剧场演出为目的,浅谈实验剧场的扩声系统设计、调试及其应用,并给出相应的音质评价。
1、浙江实验艺术剧场概况
1.1 实验剧场结构
浙江实验艺术剧场位于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08号,观众厅形状为扇形,长24.3m,容积约6800m3,共设928座,其中楼座298,池座630。舞台宽26m,深15m,舞台顶棚高度20m,台口宽16m,高8m,乐池面积62m2。剧场概貌如图1.1、1.2所示。
图1.1 剧场观众厅
图1.2 剧场舞台
1.2 实验剧场功能
学院实验剧场的外部名称是浙江实验艺术剧场。本剧场主要功能为戏剧演出,同时也承担着歌舞剧、话剧、音乐会、开会、放电影等功能。不同演出类型对剧场的声学要求不同,不但在观众厅、舞台大小、扩声设备等。而且在建筑声学的技术指标上要求也及其不同,故剧场在建声方面设计时按一两个功能来,作其他用途时,需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补救其缺陷。由于该剧场是学院的剧场,其功能定位离不开学院教育教学的需要,因此,本剧场主要用于戏剧和歌舞剧用,以带扩声的音源为主。
1.3 实验剧场建筑声学
该剧场建筑声学设计的重要原则是合理的混响时间,同时兼顾语言类和音乐类的需求;确保足够的响度、良好的语言清晰度和音乐明晰度;声场分布均匀;观众厅背景噪声达到允许标准等。
实验剧场实际测试结果:
(1)500Hz混响时间为1.27s,其中舞台中心500Hz混响时间为1.37s,池座500Hz混响时间为1.18s,楼座混响时间为1.26s。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曲线如图1.3所示:
图1.3 RT60曲线
按照国家关于剧场建筑设计规范要求,1.27s的混响时间是符合戏曲、话剧、歌舞(500Hz混响时间为1.2s)以及会议场所(500-1000Hz混响时间为1.1-1.4s)要求的。
(2)观众厅背景噪声实测为NR27,符合设计要求。
(3)声场分布见表1.1。
表1.1 声压级不均匀度
各测试点声压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4.5dB,小于6dB,最大值与平均值之差为2.46dB,小于3dB,与国家规范要求一致。
2、实验剧场扩声系统
实验剧场观众厅需要获得良好的语言清晰度、响度、均匀度和音乐扩声时的丰满度、明亮度和方向感,在扩声系统上必须把握三个原则:根据功能定位设计针对性的扩声系统;全面、精确的系统调试和调音师科学、合理地使用扩声系统;做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2.1 扩声系统设计
针对越剧折子戏专场《越行》演出,实验剧场扩声系统主要由音源、数字调音台和有源音箱三部分组成。
本场演出的扬声器全选用世界知名品牌Meyer Sound有源线阵扬声器系统,该品牌扬声器以高音细腻柔和为特色,特别适合戏曲类演出。调音台选取ALLEN & HEATH的dlive S7000系列,配合DM-48接口箱,该系列特别为现场演出而打造,接口丰富。麦克风则选取Sennheiser EW500系列,配合MK11咪头和DPA define系列咪头,利用Sennheiser信号稳定的优势,结合DPA话筒咪头人声高频音色亮丽,来突显越剧柔美动听的特点。处理器采用Meyer Sound Galileo 408扬声器管理系统,该系统软硬件相结合,并提供驱动以及扩声系统调试所需要的所有功能,可通过电脑对所有的参数进行全面控制的Compass控制软件,便于使用。选取扩声系统设备、品牌、数量如表2.1所示:
表2.1 实验剧场针对越剧折子戏专场《越行》演出扩声系统设备

图2.1 数字调音台

图2.3 全频音箱

图2.5 舞台返送音箱

图2.7 无线手持话筒

图2.9 DPA define耳麦

图2.2 舞台接口箱

图2.4 超低音箱

图2.6 无线话筒腰包

图2.8 有线电容话筒

图2.10 Sennheiser MK11胸麦
图2.11 Meyer Sound Galileo 408处理器
2.1.1扬声器选型及布局
在《越行》演出中主扩选用Meyersound M’elodie双8寸线阵音响左右各六只,其工作频率为70Hz-18KHz,最大声压级为131dB@1m,覆盖角为100o,功率为1275W。由于主扩扬声器下线只到70Hz,所以两边再各配两只Meyer Sound 500-HP双12寸超低音箱,其工作频率为35Hz-140Hz,最大声压级为135dB@1m,功率为1800W。左右两侧音箱由于场地限制,未能采取最合适的吊挂安装,而是选择了直接立在八字墙两侧地面,最下方是两只Meyersound 500-HP,上面叠加六只Meyersound M’elodie,六只全频由于要照顾二楼观众,所以对六只音箱的角度选择是下面两只平打,中间两只上扬3度,上面两只音箱主要照顾二楼观众分别上扬5度、8度,这样既照顾到近场中场的覆盖面积,又能投射更远。
由于主扩音箱的水平覆盖角只有100度,观众厅前排中间区域会产生小范围盲区,故在台口补充三只M’elodie全频音箱以弥补盲区。基本满足了全场的声压级要求。音箱布局示意图,如图2.12所示:
图2.12 主扩、台唇音箱布局
舞台上返送音箱选取了六只Meyer Sound UPM-1超紧凑型宽角度点声源音箱,工作频率为75Hz-20KHz,最大声压级为123dB@1m,覆盖角水平100o、垂直100o,瞬态功率为350W。采取左右各三只的布局方式,每只音箱吊挂在两侧的桥笼上,采取这样的安装方式的好处是,既不影响演员的上下场又不破坏舞台上的声场。
2.1.2传声器
通过对本场演出的节目类型和表演方式共选取三种话筒类型:无线手持舒尔KSM9话筒4只(两只给主持人,两只排练时导演使用);有线电容Telefunken M60话筒2只(舞台内部给节目伴唱的演员使用);无线佩戴式话筒16只(6只无线耳麦DPA define给文戏小生和花旦使用;10只无线Sennheiser MK11 胸麦给老生和武戏刀马旦使用)。
2.1.3系统信号分配
扩声系统的连接信号分配主要流程如下:
(1)接口箱四路输出1-4至处理器输入A、B、C、D,处理器七路信号1-7分配给主扩、超低、台唇补声音箱。其中左边两路全频,一路超低,右边两路全频,一路超低,一路台唇补声,信号分配和输出配接如图2.13、2.14;
(2)接口箱两路输出信号5、6至返送音箱的左、右,如图2.13、2.14;
(3)话筒共22支十八路信号至接口箱1-22输入,如图2.13、2.15;
(4)音频线两路信号输入至调音台本地输入接口7、8;
(5)本地输出7、8两路信号给摄像导播台。
图2.13 系统信号分配

图2.14 输出配接图

图2.15 输入配接图
2.2扩声系统调试
扩声系统连接、安装好,采用粉红噪声—1/6倍频程实时频谱分析仪对系统进行声场调试。主要进行频率响应和相位响应的调试,调整主扩音箱和超低音箱之间的耦合,改善其相位特性曲线,通过调整EQ改善声场的频率特性曲线,确定实验剧场扩声系统的均衡曲线。其测试系统图如图2.16所示:
图2.16 测试系统图
通过网络将数字音频处理器与装有Compass控制软件及smaart v8.0实时频谱分析软件的控制计算机连接起来。计算机上连接一台2进2出的声卡,分别获取smaart播出的两路粉噪,第一路通过音响系统、测试话筒接受的粉噪信号,与第二路参考粉噪信号进行对比。在调试前分别选取了剧场观众厅右半边前、中、后区的9个点,其测点图和未调前的频率响应曲线如图2.17-2.26所示:

图2.17 测试点位

图2.19 测点2

图2.21 测点4(加台唇)

图2.23 测点6

图2.25 测点8

图2.18 测点1

图2.20 测点3

图2.22 测点5

图2.24 测点7(加台唇)

图2.26 测点9
从图中可以看出,测点1的70Hz-500Hz最高高出6dB,1KHz-5KHz最低低6dB,不同频率的声压级相差12dB,测点2到测点4、测点7到测点9相差9dB,测点5和测点6相差6dB,声场不均匀度很差,有些频点的损失影响了语言清晰度和音乐明晰度。
调试过程为:先打开六只M’elodie音箱,在观众席右半边轮流放测试话筒,分别调整输出通道3和4的均衡,在频点相对低的位置作提升,相对高的位置作衰减,尽可能平滑频率响应曲线,并整体调整Galileo 408输入通道B的均衡;接着打开三只台唇补声音箱,按上述过程测试话筒依次放测点4和7,单独调EQ,再打开右侧主扩音箱,调整补声音箱的延时和音量;最后打开右侧主扩音箱测量延时时间为9.02ms,打开超低测量延时时间为26.4ms,比较两根相位曲线,在同一个周期内时间差为17.38ms,给全频加17.38ms延时,刚好良好耦合,耦合频点为85Hz。Galileo 408各通道参数设置如图2.27—2.30所示。

图2.27 右全频上两只

图2.29 右超低

图2.28 右全频下四只

图2.30 台唇补声
调整完右侧音箱后,把数据复制到左侧全频、超低,打开所有音箱后测得测点8的频响曲线如图2.31所示,频响曲线平滑,各频点最大声压级与最小声压级之差控制在6dB之内。
图2.31 测点8
3、系统应用案例——越剧折子戏专场《越行》
3.1 《越行》演出话筒音色处理
本场演出对音色的处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统一对每个话筒都做音色处理:
1、为每个话筒在110Hz的频点上都做了低切(图3.1);
2、为每个话筒通道上都添加了齿音消除的效果器(图3.2),利用该种效果器消除掉部分比较突出的齿音;
3、为每个话筒通道都添加了四段式均衡的效果器,统一对四个频段内比较突出的频点做个修饰以求声音的动态达到一个平衡(图3.3);
4、由于戏曲对混响相对比较重视,所以选取了两个混响效果器,一长一短对声音添加混响的效果(图3.4、3.5)。

图3.1 低切

图3.2 齿音效果器

图3.4 长混响效果器

图3.3 四段均衡效果器

图3.5 短混响效果器
3.2 《越行》不同角色EQ调整
第二部分则是针对花旦、小生、老生等不同类型角色作EQ的调整,根据排练节目演员的不同类型,对演员的音色做相应的调整,以三种典型的演员为例:
1、花旦
花旦指的是中国传统戏曲人物作为青年或中年女性的形象(图3.6),性格活泼或泼辣放荡,本场演出花旦角色主要为杜丽娘、祝英台,决定了花旦的声音特色要有一定的穿透力要有亮度。因此对花旦角色的声音EQ处理上是:削减452HZ中低频段3.4dB, 2.5KHz频段提升2.7dB(如图3.7);除了EQ上的处理,对角色进行声音动态的压缩以维持声音的平衡压缩比为1.8:1,阀值设定为-24dB,补偿电平为4dB,同时打开了knee开关(如图3.8)。

图3.6 花旦

图3.7 花旦均衡处理

图3.8 花旦压缩处理
2、小生
小生是传统戏曲人物之一,扮演一个青年男子(图3.9),按照饰演人物的不同,一般分为:娃娃生、穷生、扇子生等。本场演出小生角色主要为柳梦梅、梁山伯,决定了小生的声音特色要有一定的穿透力,同时因为是女性扮演男性角色,所以还要弥补女声缺失男声中频的部分。因此对小生角色的声音EQ处理是:2KHz中高频段削减3dB,中频850Hz频段提升2.5dB(如图3.10);除EQ上的处理,还对角色进行声音动态的压缩,以维持声音的平衡压缩比为2.5:1,阀值设定为-24dB,补偿电平为4dB,同时打开了knee开关(如图3.11)。

图3.9 小生

图3.10 小生均衡处理

图3.11 小生压缩处理
3、老生
老生是一个主要扮演中年及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念白都用本嗓(真嗓),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绺的黑胡子,术语称“黑三”(图3.12)。本场演出老生角色主要是杨继康,决定了老生的声音特色要有浑厚的力度,因为女性扮演男性角色,所以弥补女声缺失男声中低频的部分。因此对老生角色的声音EQ处理是:削减2KHz中高频段3dB,中频850Hz频段提升2.5dB,如(图3.13);除EQ处理外,还对角色进行声音动态的压缩,以维持声音的平衡压缩比为2.5:1,阀值设定为-24dB,补偿电平为4dB,同时打开knee开关(如图3.14),与小生角色类似。

图3.12 老生

图3.13 老生均衡处理

图3.14 老生压缩处理
结语
通过这次对越剧折子戏专场《越行》演出扩声系统的设计与调试,并在演出中的应用,得出扩声系统的架构、建声、电声的影响、系统的调试方法对演出声音质量有重大的影响。
1、混响时间:直接影响语言的清晰度、丰满度和活跃度,混响时间长可增加语言满度,混响时间短能提高语言清晰度,针对本场演出实验剧场500Hz1.27s的混响时间非常适宜,正常演出下来给观众的感觉语言清晰、丰满,并具有足够的响度;
2、良好的声场均匀度:该演出采用有源线阵扬声器,有效覆盖了听众区域的各个位置,演出过程中通过近场、中场、远场左、中、右各点测试,声压级均在90dB左右,良好的还原声源信号,观众所听到的语言、歌词清晰,音乐细腻、明晰、丰满;
3、平滑的频响曲线:通过对实验剧场的声场分析,并在数字音频处理器上对相应的输入输出通道进行EQ调整,在smaart上还原出平滑的频响曲线,然后通过数字调音台调整不同类型人物的不同音色,加上相应的效果,还原出完美的声场和音色,最终说服观众的耳朵,也传达出越剧中的美感。
参考文献
[1]向海燕,万里,周涛,成都电视台1200平米演播室有源线阵列扬声器扩声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J].现代电视技术,2007.07: 56-60.
[2] 王福津.剧院扩声系统的音质控制和系统调试[J].电声技术,2004.12: 10-11.
[3]杨爱平,孙冰.800m2演播厅扩声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J].电声技术,2000.01: 43-46.
[4]李志雄,柯建伟.杭州大剧院歌剧院扩声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J].艺术科技,2007.01: 12-17.
[5]雷鸣,唐文,李媛敏等.湖北省政府多功能厅扩声系统改造设计与调试[J].电声技术,2014,38(8): 14-34.
[6]李兴刚.某企业多功能厅扩声系统的设计及调试[J].电声技术,2016.40(4):13-16.
责编:卫荣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