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裂ReActor 2019 | 执行团队志愿者招募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聚裂ReActor 2019 | 执行团队志愿者招募
招募人数:8人
需要具备的技能:
1. 标配: 充满热情,血槽满血,会基本英语交流。
2. 高配(在标配基础上):会摄影,会剪辑,采访写稿,了解舞美。
需要完成的任务:
协助艺术家,参与舞台搭建等相关工作。
工作期限:
2019年10月14日(周一)-11月2日(周六),每周至少3天,为期3周。
工作福利:
可以获得和国际艺术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深入演出台前幕后,工作结束后获赠官方的纪念品。
申请方式:
请投递简历至:shenyi@powerstationofart.com 符合条件者,我们会尽快安排面试。
聚裂ReActor 2018 演出剧照。(??指尖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聚裂ReActor 2018”有来自大西洋东岸的4+1个国际剧目与讲座,带人们感受聚合与裂变之力。《DJ Battle》,将形式重新组合,模糊了音乐和舞蹈之间的界限。《空白,空白》+《浴光长椅》,运用言语和肢体来叙说自己对于回忆的思考;表演者逃避严肃与现实,发出身体与身体,身体与物件的碰撞。《翻腾》如同现场演唱、T台或拳击台,体现了一代人的反叛语言与肢体的原型。《二重奏“白色立方体”》将“沟通的数学理论”注入编舞,每场表演的舞蹈、空间和音乐都基于运算法则重新制作。同时,“聚裂ReActor 2018”设置了一场主题为“赋予面孔”的讲座,由南非艺术家Steven Cohen主讲。他以奇装异服、大胆挑衅的艺术表达方式而备受争议。在讲座中Steven Cohen阐释了他对种族身份与统治权力的态度。聚裂ReActor 2017 艺术家剧照、身体训练工作坊及展览图片。(??指尖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内容)“聚裂ReActor 2017”由《凉亭》拉开序幕,描述了一位出轨男人与女人的最后对话。其他演出包括:《我的故事,我的历史》,以表演的形式,通过幻灯片呈现“看图说话”的独白演出,讲述第三代澳大利亚华裔探寻个人身份认同以及文化认同的人生故事。《透过身体与声音的介质》,通过一系列的变形动作,艺术家与周边环境的对话,与空间形成一系列共鸣。《HA!》在作品中探究歌曲,身体及语言之间的联系。
在此期间,举行了“聚裂2017”身体训练工作坊。邀请了20位观众探索肢体与身体的潜能。学员们发挥了自身的想象力,激发了个体的姿态及肢体语言存在的隐形力量。“聚裂ReActor 2017”的主题展览也于PSA三楼小剧场周边场域呈现。展览以文本、照片、海报、影像等多种形式,阶段性的回看了实验性表演品牌“聚裂”从创立到发展的三年历程。
聚裂ReActor 2016 开启仪式剧目表演以及剧照。(??指尖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内容)2016年,PSA为“聚裂”专门成立学术委员会,第一届学委包括了龚彦、文慧、田戈兵、张献与Hans-Georg Knopp。“聚裂ReActor 2016”启动当天展开了多场活动,包括启动式、主题对谈,以及偶发的PSA广场舞。“聚裂ReActor 2016”包含四个全新剧目,八场演出。《舞蹈共和》,由剧场表演、公共空间事件及纪录文献展览三部分组成。艺术家们邀请广场舞者群进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美术馆中自由起舞,分享他们从跳舞中获得的快乐感。《这是你要的那条信息......不要让别人看到;-)》,灵感来源于Melissa病毒,把一种现实下载到另一种现实中,直到后者被超载、被崩溃。《美好的一天》演出由19个讲述者在剧场里的私人口述构成,讲述的都是他们人生中的真实经历,成为地理政治学意义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口述史的一部分。《身体战场》,是一次人类身体的探索,作为由一个旅程开始,窥探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状态。聚裂ReActor 2015 艺术家剧照及相关图片。(??指尖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内容)“聚裂ReActor 2015”由中国当代舞蹈先锋文慧和PSA馆长龚彦共同策划、独立剧作家张献作为学术顾问,共有4部剧作,8场表演,4场讲座,4次工作坊,24段影像,来自北京、上海、台北的4个团队展开从七十年代开始的中国独立剧场艺术求索之路的图景。
“聚裂ReActor 2015”的4部剧作各具个性及表现形式。《朗诵》,没有剧本,探讨语言怎么被和身体组合一起,发出无法拆解的魅力。《哈姆雷特机器诠释学》,通过“不确定性”的实验路径,形构一个声音、影像、身体交织的文化现场。《天堂向下》,使用大面积的反光、透光材料分割剧场,设置了一个视觉与反视觉空间。《红》从舞蹈编导的专业角度剖析作品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技术创新和审美取向。
聚裂ReActor 2019是基于PSA中庭独特的建筑结构而展开的探索游戏。每位表演者是分布在PSA纵向空间结构中的“景观”,每位观众将在分叉的路径中做出选择,在“景观”间不定向地位移和不确定地扰乱时间序列,所见即所得。在“移步换景,景随步移,情随景变”的过程中,观众与表演者一起拆解并重构时空,浸入梦与现实的混沌。
“聚裂”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自2015年创办的实验性表演品牌。20世纪60 年代以来的表演艺术在观念和形式上都正经历着当代艺术的意识占领,而其自身内部也持续着语言的重组。“日常行为/ 表演”、“戏剧/ 剧场”、“叙事/ 非叙事”、“剧场/ 非剧场”等概念的争论伴随着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已无法找到一个恰当的现成词去形容许多正在发生的艺术实践。“聚”和“裂”是所有能量的产生方式,同样反映为艺术理念和方法的形成与突变。下至原子,上至宇宙,“聚”和“裂”既可能表现为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可能只是一瞬。“聚裂”关注的是动态的发生,指向一切时间性的,强调经验和体验的表演。其英文译名ReActor,意味着“聚裂”将对行动和表演的重新诠释给予鼓励。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