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六台献礼演出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1956年夏季,以麦卡赛、明斯基、罗切斯特和申农等为首的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年轻科学家在一起聚会,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关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它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IBM公司“深蓝”电脑击败了人类的世界国际象棋冠军更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完美表现。
自从人工智能(简称: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被正式提出,人类就从未停止过对于这门学科畅想的脚步,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我们见到了形形色色的A.I.——
TA可能和裘德洛一样,拥有一双美丽的蓝眸和浓密的头发:
△美国电影《AI》
TA可能和木村拓哉一样,智商超群身手矫健:
△日剧《安堂机器人》
TA可能是一个最新的OS1系统:
△美国电影《HER/她》
TA可能是一串0和1组成的代码:
△美国电影《银翼杀手2049》
关于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如何共处的假设也层出不穷——
△美剧《西部世界》
也有人认为就A.I.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想要实现影视作品中的场景,还为时过早……
那么,
如果请你自由畅想,你想拥有一个什么样的A.I.呢?
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上海文化发展会资助项目,原创小剧场话剧《爱· AI》就将展开另外一种讨论。该剧由编剧李然创作、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青年导演徐紫东执导,将于2019年10月31日至11月10日,上演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小剧场。
▲建组现场花絮
该剧讲述了落魄诗人董斯云因腿部受伤,在家休养。昔日好友韩亮派自己贴身的“女性”人工智能助理前来照顾他。本是一番好心,谁料董先生大为光火,执意要赶“她”出去。你来我往的纠结中,揭开了一段关于“爱”的往事……
2019年10月3日该剧进入了正式的排练工作,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党委书记田水(图中)出席了建组前的动员会,并表示这是上话舞台上首次上演人工智能题材的话剧,关于这部超前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在排练厅里的每分每秒,为观众呈现一部充满惊喜的原创作品。
建组当日,分别饰演剧中落魄诗人董斯云和“女性”人工智能的两位主演何易、马青利也公开了剧中的人物造型。
李然
《爱·AI》编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工智能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我们终有一天要面对人工智能这样的一种存在。而到了人工智能真的进入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时,人会如何与之相处?人性是否会有变化?人与机器,各自会有怎样的宿命?这些思考听来超前,但似乎已经迫在眉睫。学会与人工智能和平相处,学会发掘人工智能对我们生活的正面改善,是人类在未来必须面对的。
徐紫东
《爱·AI》导演
本剧探讨的是:人对于付出的爱是需求回报的,可是机器是不需求回报的。由此,我想借助这个故事本身,来表达一个我们人与科技的关系——长期的良性的无限博弈,在这个博弈当中,使得我们发展。在人类出现之前,科技元素就已经存在了。并且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元素一直相伴左右。因此,人与科技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唐琦
《爱·AI》舞美设计
这次的舞美,首先我不会在舞台上呈现一个过于高科技的设计,舞台上将会出现“砂子“”鱼缸“”鱼”等非现实主义的元素,而将高科技的元素运用于看不到的地方。表达在未来社会人的一种“孤独感”。
△建组现场首次曝光的舞美设计图
演出信息
|猜你感兴趣|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小长假特辑 | 这些精彩演出陪你过节
假期搞事|来戏剧疗愈工作坊,拯救不开心!
看戏逛展喝咖啡赏美景,假期来安福路就够了!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微信买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