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0日,《攀登者》正式上映,目前票房累计已破7亿。
《攀登者》是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出品,中国香港导演李仁港执导,徐克监制,吴京联合章子怡、张译打造“王炸组合”,胡歌、井柏然、王景春、何琳、成龙倾情加盟,这阵容堪称国庆档最强!
影片改编自上个世纪珠峰登山队的真实故事,它是中国第一部关于登山冒险题材的电影,是上影集团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份大礼,也是上影自身对过去70年光辉岁月的一次阶段性的完美收官。
今天下午,上海电影博物馆【电影家宴“双庆”系列活动】的第三宴就以正在热映的《攀登者》为主题,由汪天云教授为大家带来共和国一代人的壮歌之《攀登者》。
汪教授现场深情地和大家分享了《攀登者》幕后的故事。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攀登者》筹备期间,上影在找到李仁港导演前还找到过另外一位导演,他坚持需要三年时间拍摄。但《攀登者》作为一部向祖国七十周岁的献礼影片,无法耗费如此长的制作时间。而后李仁港导演接下了“一年拍摄完《攀登者》”的艰巨任务。过完元旦后,他就立刻前往片场,争分夺秒开拍。影片中有一段攀登过程中显示风力极强的片段,李仁港导演精心设计,攀爬的梯子与攀登人员都被吹了起来,无形的风的威力经由导演的设计完全被展现了出来。
赵教授还介绍了一段他印象深刻的电影片段:在三年饥荒期间,周总理派直升机寄西红柿给准备攀登的队员们,体现征服珠峰对于国家当时的重要性,而当队员们咬下来之不易的西红柿的时候,眼泪立刻夺眶而出,但由于时长原因,很多像以上动人的片段都被剪辑掉了,原本四个半小时的电影缩短成了两个小时。
这部电影本身是一部“献礼作品”,而其中更是蕴含了攀登者们奋勇拼搏,赤心报国的“攀登”精神与民族精神,是一部充满“悲壮”色彩的电影,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观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艰难的拍摄过程
《攀登者》很多场景都是在珠峰实地拍摄的,拍摄环境的艰苦可想而知。而影片目前呈现的效果,是所有主创人员不顾身体和心理痛苦,用心、用泪拍摄完成的。
吴京在拍摄前膝盖受伤,本不能爬山,却为了攀登者不停做危险动作,浑身是伤。
吴京拍摄期间腿部受伤
影片拍摄期间,胡歌的母亲不幸离开,在戏中他饰演的角色叫做“杨光”,是一个“乐天派”,相信“阳光总在风雪后”,但这与胡歌当时悲痛欲绝的情绪反差极大,很考验他演员的专业素质,,而胡歌在每场戏都会主动耐心询问导演情绪是否到位,力图不让个人的情况影响到整部电影的进度与完整度,影片中胡歌对着天上的父亲诉说的那些话其实是他对自己母亲说的。
片中,章子怡虽然主要负责为攀登者提供气象数据,属于一个“支撑者”的角色,但她的拼劲依然十足,其中也不乏她在在低温环境下拍摄、在雪地里摸爬滚打的镜头,甚至最后带着气象组小团队登上北坳,为最后的成功登顶做出了巨大贡献。对此,吴京甚至感慨:“章子怡比我还拼!”
而张译赤脚在低温下拍摄,饰演吉布的西藏演员腿都摔断了却只是担心无法继续扮演角色,等等的故事不胜枚举,大家齐心协力,只为向观众呈现一代人的登山壮举。
张译雪地里赤脚拍戏
听完汪教授的分享,现场的每一位观众无不动容。
《攀登者》所再现的,是新中国那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那一曲由共和国一代人所谱写的壮歌,我们在今天的大银幕上为它重新呈现了出来!这一次,让我们借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70周年的盛事,在影院致敬民族英雄。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