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识顾小剑缘于“大叛徒——南京当代艺术展”,我知顾小剑始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对话。他是一个注重艺术生命体验的人,那种自然、安静与平淡,既有文人之情怀,又有禅思之心境,故“无所住而生其心”。
春阳不落又何妨01顾小剑 40X50cm 布面丙烯 2019
春阳不落又何妨02顾小剑 40X50cm 布面丙烯 2019
戊戌年末,再次走进顾小剑工作室,看到了让我为之一振的新作。显然,他的作品已不止于“静静”,而是在走向另一种艺术语言,即追寻本体语言的精神力量。这是他有意“打破”观念限制,以及对西方艺术语言的跨越。四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很难切入中国本体的表现力量。这种表现力量的不足,在于作品过于表现社会性,而缺乏艺术性的本质。我们发现,在找寻自身文化时,最容易陷入两难境地。关于“春卷”与“配菜”的角色,这是需要内省的。我们在追寻自己的“神话”之时,更应创造自己的“神话”。顾小剑主动选择了在两难之间把握平衡,可见其担当。他在欣赏“雪夜访戴”的行为中顿悟,使之创作出了意境悠长的《 剡溪雪访》,画面的舟、南斗星、被雪覆盖的房子,不见其人,风流悠哉,是那么的洒脱与无顾及。
绘画是为了表达精神的,顾小剑对东方精神之本体的寻觅是可贵的。他笔下的《寒竹》是个典例。竹子虚怀有节,而他并未用笔法表现节,而是将其分隔成“节”。横对苍茫,最是东方精神之本体的显现了!当然,他也会选择用《空镜》、《松》系列来表达内省,还原万象。
顾小剑喜读诗词。王维的诗写的好,情景有平淡之感,诗中的青苔是心中细细的念头,这些念头是清净的。他创作《青苔石上净》也在证明平淡中暗藏深意。又如《纯净之光》,山水之境象,是他将东方精神之本体走向当代艺术的“转换”。当然,顾小剑不是一味的借用传统,而是探索精神之时,更见天地。《本来》也如此,是他从心灵深处的体验。人的心灵是由清净和生灭组成的,我们并未察觉生命的本体。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生生不灭的东西就是《《不增不减》》。在时空中,表现生命“种子”的《须弥藏芥子》不仅是力量的意象,更是一种能量场。他在寻觅东方精神之本体的同时,也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绘画语言。
文/李计亮
春阳不落又何妨04顾小剑 40X50cm 布面丙烯 2019
春阳不落又何妨05顾小剑 40X50cm 布面丙烯 2019
家在湖边,湖不大,却也足以照见天,照见四季晚霞。我在此散步或静坐,独自也偶尔与另一个位,不会更多,看水里的余晖慢慢远去,直至天暗下来,吞没了尘世的嘈杂。即便世界不乱,我仍要画一画这水面古老的闪光,无声无息地与空性或与世界。
——(顾小剑)
▼
顾小剑
1970 出生于南通
1994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现居南京。
个展
2019 “自家宝藏”顾小剑作品展(南京问象艺术空间)
2017 “静静”顾小剑作品展(南京问象艺术空间)
2016 “藏草”顾小剑作品展(南京问象艺术空间)
2001 顾小剑装置作品展 (南京塞尚艺术空间)
1997 顾小剑油画作品展 (南京艺术学院)
群展
2019 “2019 艺术深圳博览会”,深圳
2019 “第一届艺术厦门当代博览会” ,厦门
2018 “第一届扬子当代艺术博览会”, 南京
2001 “时间的遗迹”艺术展,南京,
2002 “时间,空间和我”装置 , 录像艺术展,厦门 中国欧洲艺术中心
2003 “不一样的一样”当代艺术展,上海多伦美术馆
2004 “现在式”当代艺术交流展,南京圣化艺术中心
“东方的东方” 当代艺术交流展,卢贝尔亚那
“如影随形”艺术展,上海木马艺术中心
2005 “未来考古学” 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 , 南京博物院
2006 “诗意现实:对江南的解读”当代艺术展,南视觉美术馆
“潜在的交流”中奥年轻艺术家派对,南视觉美术馆
2007 “江南的再解读—来自中国南方的当代艺术”,西班牙 Tomás y Valiente 艺术中心
《应无所住》江苏当代艺术研究展浙江美术馆
《上海龙门雅集建成三周年画廊乔迁与开幕特展》龙门雅集,上海
《“无尽当代”艺术家联展》龙门雅集,上海
工作团队 Team
张洁杨 范梦岚 陆擎 谢玉婷
鸣谢 Thanks To
南京艺术学院高职院数字媒体策划与运营专业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