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笺·典藏版》12年后问世,完美还原上图馆藏名人精品尺牍271例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说箋·典藏版》
著/ 梁颖
出品/止观书局
出版 /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9.9
书号 / 978-7-5508-2788-2
装帧 / 函套布面精装
开本/8开(370mm*260mm)684页
印张/85.5 书重/7kg
定价 / 1280元
中文繁体
无论是大型出版社还是民营书局,每年都想努力推出一些好书,这个过程并不容易,策划一个好的选题,是需要机缘的。决定重刊《说笺》要从2017年深秋时说起......当时止观书局正在筹备《中国书房》第四卷,想约一篇“纸与碑拓”的主题文章。2017年11月17日,在学者崔文川先生的陪同下,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拜访了碑帖专家陈根远先生。陈先生儒雅直爽,畅谈碑林历史、碑帖拓印与鉴定,获益良多。一番畅谈后我们一行道明来意,陈先生非常诚恳的说:“碑拓是我研究的方向,但是碑拓与纸的研究,却不是我的专长。我为你们引荐上海图书馆的仲威先生,他是这方面的权威,你们要想做这方面的内容,他不能不见。”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情结束了西安之行。

右一 / 陈根远、右二 / 许石如、右三 /大生
两周后,我们又专程赶赴上海,拜访上图历史文献中心主任、学者黄显功先生和仲威先生。承蒙黄显功先生青睐,对《中国书房》谬赞有加。意外收获是,黄先生又引荐了古籍专家陈先行先生,尺牍专家梁颖先生。碑拓专家仲威先生。因为我们知道四位前辈在学界的重量,这种“特殊待遇”是对我等后辈莫大的鼓励。
说明来意后,几位先生分别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与我们耐心的讲解指正,探讨了古籍与纸、碑拓与纸等方面的内容。在谈到笺纸文化的内容时,梁颖先生进行了一番梳理与交流,并拿来了他的著作《说笺》——我清晰记得,原来向薛冰先生约稿时,他称赞梁颖先生所著的《说笺》是“开创了先河,内容详实系统,业界评价非常高”,并建议我们有时间一定要去拜访。因缘际会之下,这就遇到了梁先生和《说笺》。

第一排右一 / 黄显功、右二 / 陈先行、右三 / 梁颖、右四 / 仲威
笺纸文化近几年逐渐被重视,台北宋代花笺特展轰动海内外就是最好的佐证。然而,这部非常具有学术价值的《说笺》早以是一书难求了,我突然意识到这部书是如此重要。我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重拍高清大图、重新装帧设计,再由梁先生制笔增补新材料、新观点,最终由止观书局去推广至众人面前,这是否可行呢?”

臺北宋代花笺特展—— 宋 蘇軾 致至孝廷平郭君尺牘
我试着说出想法,没想到与梁颖先生不谋而合,他非常赞同。这次初访,不但约到了仲威先生的稿子,还有意外收获。一转眼两年了,再回想当时在上图古籍部交流的场面,人声书影,一番畅叙,至今仍觉获益良多。是日便启动了《说笺》典藏版的出版计划。止观团队历时两年,多次往返京沪之间进行拍摄,因此竟成了上图的“常客”。



众所周知,一本书的诞生,除了书稿文字的编校部分,最艰难的莫过于装帧设计。要把如此众多的尺寸不一的手札尺牍与近十万字进行完美的融合,确实是一个很严峻的课题,因为既要考虑到“书”的功能,又要考虑到读者的阅读感受,更要考虑到当下人文艺术类书籍中作品的还原度问题,总结下来就是既要有可读性、又要有可赏性、更要具备可藏性。所以团队只有在不断的推倒重来中修订与打磨,最终《说笺·典藏版》以八开的尺寸(370mm×260mm)684页的体量、纤毫毕现与原色原大局部作品放大的视觉效果,完美呈现了这本书的学术与艺术价值。


《说箋·典藏版》出版前封面装帧多次打样
旁征博引 涵古汲今
10万字!专业级详细解说!
笺纸文化的前世今生
上海图书馆的馆藏古籍之丰,为国内一流。还记得去年轰动全国的“缥缃流彩:中国古代书籍装潢艺术”吗?
那宝库中,古籍善本、历代碑帖,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举世闻名!
最为珍稀的宋元刻本,收藏总量就达三四百种,位居全球第二,宋刻如《集韵》《艺文类聚》《杜工部集》等均为海内外传世孤本;列入国家等级藏品的宋拓碑帖就有四十四种,宋拓《九成宫醴泉铭》《许真人井铭》《四欧宝笈》《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郁孤台法帖》《绍兴米帖·卷九》等也均属传世孤本……
更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是上海图书馆馆藏的各种文人手札,无论从数量上,从形式上,从价值上,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
只是大多数时候,这些文人书札被封藏于书匣之内,不轻易示人。
除有限的公开展览或少量零星复制之外,上图许多珍稀名品,若非特殊之需并经特别手续,一般人甚至是近水楼台的本馆人员,平时皆难获一睹。

▼
九成宫醴泉铭
宋拓本 经折装 宋旧装

此件原题宋装,册尾有龚心钊重装题跋
翁方纲、龚心钊皆认为拓本面板书衣为宋代缂丝所制,不能确认

衬页装有明王铎、民国郑孝胥手题书签,粘有龚心钊题跋二纸


▼
许真人井铭
宋拓宋装本 经折装


拓本首页
▼
四欧宝笈
梁颖先生的《说笺》一书中的笺纸,就是从上海图书馆丰富的古籍文献中甄选出271例具有代表性的精品翰扎并参考大量文献及学界大咖如271通手札,涉及明清与民国文人艺术家百位之多;文献征引范畴,几乎涵盖了海内外所有关于笺谱、笺纸类出版的书籍,其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不言而喻,这也是再版这本书的意义之所在。业内有言,欲了解笺纸文化起源、工艺与流变,则必读《说笺》;而欲了解历代文人往来的样貌情态与文心事迹和至真至纯的书法艺术,也必从翰札中得见。

作者梁颖先生长期供职于上海图书馆,勤勉恭耕,不轻言著述,而厚积薄发之功,尽显于本书。全书以彩笺为中心,先将之分为色笺、花笺、画笺三类,以对应于单染色的、带花纹图案的和有图画的三种彩笺——这一系统分类,为梁先生独立构建的学术体系,而后以六个章节的篇幅,并以引子与尾声前后呼应,用层层递进之法,依次探究历代笺纸的形制演变,染色、套印、拱花、砑光四项制笺技术,花笺、画笺的特色与类别,附论文人如何及为何制笺,最后以传统笺纸在近现代的变迁与淡出作结。如此精致的结构,辅以详确的注释、优雅的文笔,作为迄今第一部系统介绍研究中国笺纸的全景式专著,自然余韵悠长。

尺牍是古代文人性情的抒发与寄托,承载了生活中琐碎却鲜活的细节。在笔画使转纵横之间,个人性情自然流露。捧读来函,见到孰悉的笔迹,彷佛能见到千里外亲人友朋的音容。正所谓,“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

尺牍乃最贴近生活情趣的文学载体,内容所涉,或索文稿,或录诗作,或告家事,或定情谊,或言时政,文人意趣每在支字片语中。尺牍作为文人间互通情愫的文字,更充分地反映了文人的心境。

《说笺·典藏版》全书收录尺牍翰扎271例,明代20例、清代213例、民国27例。书中涉及的名人众多,如:明代董其昌、蔡羽、戴珊、鲁治、顾璘、徐霖、王韦、葛一龙;清代曹贞吉、高文泋、赵之谦、李渔、钱大昕、林则徐、法式善、阮元、吴雲、沈曾值、翁方纲、潘志萬、潘祖蔭、姚鼐、马湘兰、袁枚、傅山、张廷济、沈景修、陈鴻壽、伊秉绶、舒位、潘世恩,民国袁克文、刘海粟、邢端等,书中所录皆为难得一见的真迹。将之结集成册,作为笺纸形制与工艺考辩、文人交往考略、书法艺术欣赏和文史研究的一部综合性的人文艺术类丛书,以“典藏版”的崭新面貌12年后再问世,于作者而言再无缺憾、于读者而言欢喜无量。

全书收录上海图书馆精品手札48例,24500字,共82页,宣纸印刷、筒子页加内衬线装,非常古雅。但由于印刷材料的限制无法表达古人精湛的笺纸工艺与笔墨浓淡变化。应笔者的话说,“这虽是一个急就章的限量编号的插图线装书,但是在笺纸研究领域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
《说笺》增订本初版于2012年。此次增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调整。一、图版。由最初的48例、《收藏家》杂志连载的123例,增加到了现在的255例。通过这些图版,读者可以对书中的叙述取得更直观的印证体会,也会收获更多的欣赏乐趣。二、文字。除正文做了少量修订,改正了初版和连载里的一些错误之外,还大幅度增补了注释。注释既给出了引文的详尽出处,又对相关的实物和研究论著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虽稍嫌冗杂,然也是有意为之,即是想说明,对彩笺的进一步研究,需要建立一个更宽广也更开放的基础,并借此为后来的专业研究做些铺垫的工作。《说笺》增订版十六开、铜版纸彩色印刷、锁线精装,文词恳切详实,图版比限定版更清晰了,阅之动容。因增订版是以学术专著面的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笺纸的图版尺寸比之原作小了很多,依然未能完美的体现古人精湛的工艺与艺术价值。

▼
《说笺·典藏本》
一、图版。《说笺》(限定版)、《说笺》(增订版)的图版因为是从笺纸的工艺、形制角度进行梳理与论证的,大多数并未呈现一封完整信函、家书。此次再版兼顾学术性与艺术性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尤其是砑光笺、饾版拱花等笺纸工艺的特殊性。便通过特殊拍摄技术,完美的呈现了古人精湛的工艺。三、装帧。函套与封面采用两种经典蓝进行搭配,并选用布面精装工艺,气质古朴典雅。书籍采用正八开的尺寸,确保每通手札原大原貌呈现在读者面前。为了更直观的表达手札的艺术性与工艺美感,书中则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作品进行放大满足读者的欣赏乐趣。四、印刷。为了呈现手札原色原貌纤毫必现的特质,止观书局选用了国内顶级书画用纸并应用三百线印刷技术为您奉上一场视觉的盛宴。

▼
形制与染色

灑金箋,兩折四面。汪氏另有一札,形制全同,正面手書『手啟』兩字,亦鈐『燕來』印

清 黎士弘手札
最右側爲拜帖,已與副啓裝裱在一起。副啓封面上刻有『副啓』兩字

明人手札
封面有『古折』字樣以及朱、墨兩色套印佩劍圖案

清 杭世駿詩柬
橫式單葉箋

清 杭世駿詩柬


清 杭世駿詩柬
▼

清 汪輝祖手札
藍色匡欄,五行單邊,欄外四圍紅、黑兩色套印梅花

清 高文泋詩柬 同春館製箋

清 张曾敡致傅以礼手札 松竹齋製箋

清 楊鋭詩柬

清 趙懷玉致吴锡麒手札

清 盧華致吴騫手札 (局部)
砑光牡丹,綫條細密,紙面有刷痕,但不能確定是由刷色還是砑紙造成
▼

清 趙之謙致倪鸿手札 戲鴻堂製箋

清 郭嵩燾致陈桓生手札 雲籃閣製箋
底纹爲“相思”兩字,四周單邊,框外左下题“方寸相思 雲籃閣製”八字
清 郭麐手札 ?蟲館製箋
清 鮑桂星手札 虚白齋製箋

清 李漁手札 芥子園製箋
框内右側題『制錦箋 笠翁新製』,左側題『芥子園藏板 竊翻必究』
▼

清 張鳴珂手札
花鳥畫箋
清 袁枚手札 百尺楼製箋

清 吴锡麒致王念孙手札

清 馬履泰致法式善手札
博物箋
▼

清 龍元僖手札 森容齋製箋
畫面左上角题“三潭映月摹西湖十景之八 問樵”,左下角有“森容齋”款。此圖後有翻刻

清 汪錫珪致潘曾莹詩柬 衍波閣製箋
山水箋
清 曹貞吉手札 允升館製箋
人物箋

清 周旭致顾春福手札
人物笺
文人制笺

清 周壽昌致瞿鴻禨手札

清 潘蔚致陸星源手札 松茂室製箋

清 張自牧致郭嵩燾手札 藝蘭製箋
文房笺
《说笺·典藏版》名人手札作品赏鉴

明 董其昌手札





















清 張廷濟手札
实拍书影


发货时间说明:因为《说箋·典藏本》过厚,为确保质量,官方统一发货时间拟定于10月中下旬,如有调整及时通知各位师友,感谢您的信任与支持,敬请期待!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预定《説箋·典藏版》
视觉书屋诞生于1998年,是一家专门经营艺术图书的独立书店,总店选址一直围绕在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附近。分店创意天地店位于野芷湖西路创意天地内,于2015年开始营业,空间为loft风格,选书以设计、艺术、文艺生活类为主,是一个集书籍、咖啡、展览为一体的复合型空间。视觉书屋秉持“艺术·人文·思想”的理念,致力于传播艺术阅读文化,模糊艺术与生活的界限。2019年是视觉书屋的第21年,我们期待着将它一直延续下去。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