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画家、创作人龙荻和父母去看电影《少年的你》。看完后她父亲说,片中女主角陈念因过失杀人判刑四年可能判重了,因为重庆的地形也是其中重要原因(该电影在重庆取景拍摄)。他们还分析了重庆僻静的街道以及街道旁的沟渠如何为杀人藏尸提供了客观条件。龙荻与父母一家三口来自重庆,如今住在北京,电影中多雨湿润的气候与熟悉的求学氛围,显然会让他们在揣摩剧情的同时,心头涌上来自的故乡的记忆。除此之外,龙荻最近还在反复思忖自己在重庆长大的经历,原因是她的第二个个人画展「与此同时」(Meanwhile)正在北京 798 的 Tabula Rasa 画廊举办(展览持续至11月10日),每每跟记者或看展人聊天,免不了要讲起自己与绘画结缘的经历。而她的过去,也是理解她绘画作品最好的最好注解。

龙荻没有上过专业的艺术院校,曾经学的是历史专业,在美国读研时主修的是性别史。但她不是完全没有接受过训练,她的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是画家出身,她从小就有画着玩的习惯,亲人们会比较松散、随意地给她一些指导。「我爸一直开玩笑,说我是野路子」。她有过比较集中化的训练阶段,是小学四、五年级的暑假。当时,她的母亲在四川美院工作,暑假会给要考附中或上大学的学生带补习班,父亲又在画室画画,二人担心她在家缺乏管理,就把她送去了画画兴趣班上课。而在更早之前,龙荻的暑假都在外公外婆家过。她的外公偏爱国画,是一个比较讲规则的人,会让她在规定的时间画画,但也不限制画什么,就画院子里的花草植物即可。

龙荻,《多吃蔬菜》,2019,布面油画,60×70cm
也许是儿时「放养」式的学画经验,让龙荻保有了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笔法。Tabula Rasa 画廊是名副其实的白盒子,从里边看,像是屋顶会漏光的四四方方的牛奶盒。这样的空间给了龙荻作品足够的展示区间,它们在白墙上环绕一圈,没有旁枝末节,只是静候观展者的到来。龙荻对色彩和线条的使用,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作品似乎是在轻描淡写间完成的,画中没有负面情绪,不会让人伤心和不悦,但总觉得画中的人或物是有心事的,引人联想。

龙荻,《刺杀骑士团长印象》,2019,布面油画,70×80cm
在离画廊门口不远的地方,一副水彩作品上的面孔让人难以忽视。画中人裹着红色头巾,带着硕大的耳环,侧脸看着纽约窗外的黄色的士,眼眸里尽是说不尽的故事。与我猜想的一致,龙荻说,她画的就是英国作家 Zadie Smith。这样场景是龙荻 5 月份去纽约时出现在她眼前的。当时,Zadie 就坐在一个咖啡馆靠窗的地方坐着跟人开会,并裹着那标志性的头巾。龙荻给这幅画起名叫《看向窗外的萨蒂》,整个场景经她个人记忆的加工后变得富有戏剧感,Zadie 似笑非笑地看着窗外,心事不明,但又分外从容。
龙荻,《草莓生日蛋糕》,2019,布面油画,60×70cm
此外,画廊白墙上还有其他精致的都市女郎的身影,她们出现在餐厅、咖啡店、酒吧、书店、敞篷车等地方,与此同时,这些人物插画的周围,还有植物、蛋糕、咖啡、流浪猫等为主题的作品。整个展览呈现了一幅都市女性生活的横截面,她们在钢筋水泥丛林里找了最为惬意的栖身角落。龙荻绘画时有一个习惯 —— 不打草稿。她的水彩画都是直接画的,最多是有类似素描一样的简单构思图,「我不喜欢那种拿铅笔画一遍,然后再往上加东西的画法」。如果出现失误,她会选择继续画下去。那幅名为《草莓生日蛋糕》的作品,原本画的是一个躺着的女性形象,但她画到中途发现比例不太对,就直接用颜料覆盖掉开始的轮廓,将其变成了蛋糕。这次展出的作品,几乎都是龙荻脑海中的一个场景,她创作的时候常常会设想一个故事线。这和她小时候的习惯差不多,「我当时喜欢一边画一边编故事」。

展出的作品中,少见男性形象。龙荻说,这完全是她个人喜好问题,她只是喜欢画女人,至于画男人比较少,也是只是个人偏好的问题。她不想把自己研究性别历史的经历与思考结果展现在绘画中,在她看来,曾经的学术训练是「思维训练和知识积累,也是写作训练和阅读积累」,如果她用这些理性的思考来创作,迎合当下的一些议题和口味,就是偷懒和投机取巧。
龙荻的插画受了国内众多时尚杂志和品牌的喜爱,原因明显不过,她的画拥有一种引人向往的特质。为别人服务远没有自由发挥轻松,龙荻说,她刚开始接触甲方的时候,会有一些抵触,但后来发现有些「别人的要求」也能促使她尝试一些新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的互相适应与博弈之后,龙荻的画得到了广泛认可。如今品牌或甲方对她的束缚变小很多,因为大家都熟悉了龙荻风格了,也是冲着她的这个风格找过来的。于是乎,截稿压力来了。今年夏天准备这次展览的同时,她也在操作几个品牌项目。于是她把展览叫做「与此同时」。

展览的名字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随着年龄渐长,龙荻发现,一些看闲书和走神的时刻,确定了她日后生活工作的轨迹和惯性 —— 她是需要同时进行一些事的人,不是在一段时间只干一件工作的人。这个状态,在过去两年尤为明显。她觉得,画画的同时又在做其它创作性的项目是一种很好的状态,写、画、翻译,间隙再去阅读。而在她画画的时候,看美剧、电影和听少量播客,也成了一种创作习惯。「与此同时的工作状态,会让人思维活跃,从一种状态跳到另一种,也会换个角度看之前的问题和困境,在紧张中提供一种莫名放松感」。

龙荻的自我定位是一个创作者,而不是一个学院派艺术家,纯艺术家或者严肃的艺术家,她说:「搞创作的人,为了这些描述和定义而纠结或者在乎的时候,就已经偏离了创造本身,或者说已经在给自己画地为牢了。」除了绘画,她还会撰写人物专访、艺术评论等。在文字上,因为之前接受过学术训练,所以她对文字的严谨与专业有一定要求 —— 不太能接受煽情式的文字,更不会使用互联网话术。在她看来,煽动情绪并不是一件好事,而克制则是一种美德。这与她想通过插画定格某种情绪状态的想法是一致的。

Copyright ? 2019 T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艺术家 | About the Artist
龙荻
Julia Long
相关链接
Q&A / Tabula Rasa 画廊
个展 / 关于龙荻以及展览你想知道的一切
关于 Tabula Rasa 画廊 | About Tabula Rasa Gallery
Tabula Rasa 画廊致力于推广中国本土和国际的当代艺术家,2015 年5月成立于北京 798 艺术区,是一个展览和推广当代艺术的空间,定期举办艺术家讲座、讨论会,并支持出版和研究项目。 我们的名字 Tabula Rasa 源于拉丁语,指被书写的石板在擦拭磨白后重新开始的状态。今天 tabula rasa 同时被广泛地运用在西方哲学领域,特指理论上人在没有接受感官和经验影响之前最朴质的空白状态。我们希望画廊呈现的展览能颠覆观众之前的观看经验,为新的艺术实验提供可能性。
Tabula Rasa Gallery is based in Beijing's 798 art district. Established in 2015, it aims to promote both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ists through exhibitions, talks,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 The gallery's name refers to the philosophical idea that when we are born, our minds are like a blank slate. We hope the exhibition Tabula Rasa presents can subvert viewer's preconceptions, creating conditions for fresh artistic experiments.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