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象之象:张大千精品展」汇集张大千不同时期代表作近六十帧,由画家家属、本港及海外收藏家提供,部份曾亮相于重要展览,亦有从未公开展出之作。第二期展览换上新展品,吸引不少参观者入场欣赏或重临。展览尚余最后一周,敬请把握良机前来欣赏大师不同时期之佳作。
精选作品赏析
以下介绍展览第二期的两件精选作品《益都游屐》及《春云晓霭》。
大千思乡记: 山东益都与巴西益都
只要是有华人移居的地方,好像时不时都能见到以广东为名的中国餐厅。见了那中文招牌,记忆中的那股虾饺鲜香扑鼻而来,与家人共同吃茶的时光连同那一缕缕从蒸笼传出的蒸气绕系心头。纵然离乡千里,各地华人借着把家乡的食物及名称带到远方以寻求一点安慰,满足其思乡情怀。
远在巴西的张大千亦不例外,把邻近的不同地名「中国化」。先是称巴西圣保罗曰「三巴」,三巴源自古代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即今张大千的家乡四川。又取诗人王维之号,名摩基达斯克鲁易斯市为「摩诘山城」,以寄家乡之思。而这幅《益都游屐》中的「益都」非现今山东省益都县,而是巴西一小城─伊图(Itu)。

张大千偕同好友贺宁一及亲家李子章游伊图。伊图盛产花岗石,又有小溪,风景明媚。大千遂写伊图景色以赠亲家纪念此游。该幅《益都游屐》偏向以中式传统画法写山水林木,笔墨分明。
隔了一个月后,张大千再写另一幅《益都游屐》,这次以创新手法,集中国传统大写意法、西方现代艺术抽象表现形式于一画。泼上自然天成的墨团带出树丛密集之状,又以各种颜色点出山石轮廓,层岩堆叠的光景。颜色的深浅相融晕化以分深浅远近,亦为此画塑造气势。中间留白带出贯穿两山的河道,遂见两山对峙,群山横亘的景象。看似不经意,实则变化多端。两幅皆题其一九三六年游山东益都县时所赋的诗,以此益都为彼益都。他似是从远处饱览整个山势,那遥远的视野亦包括了画家眼中当年的益都。
另类虚拟实境体验:张大千笔下的春晓
秋意渐浓,不少人出游乡郊山野,感受季节更迭。手中的相机虽能记下良辰美景、友人同乐的时光,却未必能捕捉当前的季节气息。张大千笔下的《春云晓霭》却透过对大自然的描绘,灵巧地捕捉了天气的变幻无穷。
张大千 《春云晓霭》一九六八年作
此幅《春云晓霭》对比他其他作品色彩尤为突出,更为抽象。霎眼望去,像是在画纸上不经意地撒泼颜料,布满画面的蓝和绿互相衬托,同时碧翠的石绿和背后的金黄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有人认为其颜色配衬及格局皆含中国山水传统奥妙,画面上方能隐约看到峰峦的山头,右下方亦有山石纹路及林木枝叶。其实加点想象,可成为中国山水画境,亦可留众赏画者自行解读。
这画写于张大千泼墨法大盛之年。游历欧美如瑞士、加州等地,饱览四季分明的大山大水后,大千更善于捕捉天气的变幻流动,表达大自然对其自身感官上的影响。泼墨泼彩的方式划破传统中国山水画寂宁静态的气息,墨的流动性带出天气变幻多姿之态。
石绿和白粉倾洒混合在画上方,两者随墨流淌,造成色彩自然的过渡,营造光影渗透云岚的效果,让观者如置身其中,仰望弥漫天际、飘渺浮荡的云雾。

多种夺目的蓝蓝绿绿,令此景增添一分灵动,和应着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仿佛耳间传来绵绵春雨声,为山岭带来无限生机。
此作既符合西方审美观,色调和谐又变幻多端,微妙中见层次,摆脱既定的国画形式又能在微小的细节上保留中国传统,如画中的三方朱文钤印,角落隐约的植物山水。
《春云晓霭》将展至11月9日,切勿错过良机,身历张大千眼中春晓的朦胧美。
展览及相关活动
无象之象:张大千精品展
即日起至11月9日,逢周一至周六
地点:
蘇富比艺术空间 | 金钟太古广场一期五楼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周六)上午11 时至下午5时
精彩活动
2019年11月9日(周六)
下午二时 展览导赏
讲者:香港蘇富比中国书画部
语言:英语
下午三时 压轴特别活动:台北羲之堂总经理陈筱君展览导赏
语言:国语
冯幼衡新书
《从古典到现代──张大千的艺术 1950-1983》
由张大千的前秘书兼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教授冯幼衡撰写,以其亲炙张大千之经历,为本书的研究论述带来独到的观点。本书详尽分析逾八十帧不同时期之代表作,包括逾三十帧本次展出之作,阐述张大千艺术风格的发展进程,聚焦海外时期作品,尤以晚年的泼墨泼彩,风格创新性堪称超越同侪。
《张大千参考书目选录》
著名张大千文献收藏家吴文隆分享历年珍藏,以编年表的方式呈现画家历年的展览、展刊、画册、相关书籍,不少版本皆首度曝光,堪称最详尽的张大千参考书目,极具参考价值。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