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一带一路”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参展画廊涉及到各个领域的艺术作品,时间上跨越传统、当代、未来。
在这里,艺术家能够带你深度解读作品,理解作品的由来,体会艺术家们在创作时的心境和想要通过作品表达的思想。
是否错过了展会觉得遗憾?那就跟着我们再回顾一下展会的精彩。
01

* 巴塞当代美术馆展示区
巴塞当代美术馆携邱光平、江衡等艺术家的作品参展此次“艺术上海”。

邱光平的“马”气势恢宏,艺术家采用拟人手法赋予其形象的生命力;

《美女鱼》
江衡
160*80cm
江衡则以卡通式的表现手法展现人物背后的深刻思考,亦使用自身的绘画语言传达画外之音。
02
上海觉艺术力致于推广优秀的油画作品,挖掘有潜力的艺术家。
此次展会带来陈小松、芮志诚、严晗、杨炀和周子瑾的作品,如同艺术空间中的“觉”字,五位艺术家亦力图在混沌中保持思考,始终忠于初心地创作。

* 陈小松 作品展示

* 严焓 作品展示

* 芮志诚 作品展示

* 杨炀 作品展示

* 周子瑾 作品展示
对于艺术家而言,连续几日的展会是展示自己新想法和新创作的有效平台。
03

* 雨虹艺术中心展示区
袁侃 《粉色》

* 雨虹艺术中心展示区
雨虹艺术中心的艺术家赵俊忠在展会上首次展示其抽象绘画。以往专注于具象的艺术家在近一年半里发现抽象的乐趣。同时他表示“具象作品始终面对一个形象,物体本身的线条和结构多半对于创作有所限制。抽象作品能更多地发挥多主动性,无论线条、色彩与画面整体的调性都更自由了。”


* 赵俊忠 作品展示
04

* 上海溪谷文化艺术中心展示区
上海溪谷文化艺术中心的艺术家刘世江近期作品仍以具象骏马为绘画主体,但无论从色调、和笔触都与以往宁静、平缓的创作有显著不同。
除视觉语言外,艺术家的创作习惯也在最近有所调整。“以往,我在面对空白画布时,会立马捕捉我第一个念头,但画好后会去回望、去审视这一笔,而现在我不会这么做了。”

* 刘世江 作品展示
05
Grimson画廊的韩国艺术家???(Lee Yae Ryang)自七、八年前开始展开关于命题、命理的绘画作品,此次展会中,他呈现了近期力作。看似凌乱、无序的画面里实则有具象的部分,如手部及人体侧卧的痕迹。它们在大面积的色块和线条中隐约可见,如同抽象与具象的对垒。所有的绘画痕迹都是艺术家自由创作的证明。
他说:“这些作品都没有草稿,完全是因为我看了一系列哲学书后的自由绘画,其中有自主性,也有我作为创作个体的局限性。七、八年前,我可能被那些书有些‘压’下去了;然而现在,我看得更清楚了一点。”

《Propositional Form》
33.3 * 45.5cm
2019

《Propositional Form》
33.3 * 45.5cm
2019

通过展会,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画廊,引领着艺术收藏新风向,让藏家们开拓视野,有更多的选择,认识到更多佳作。艺术家们也可以通过展会觅知音,将自己的新想法新创作展示出来,用自己特有的表现形式与观众们交流。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也是“一带一路”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的品牌价值。

由“艺术上海”打造的“5+365”(“5天线下展会+365天线上平台”),即使错过展会也可以关注和收藏你喜爱的作品。赶快扫码下载“艺术上海”APP吧~

国内首个艺术品综合性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
末完待续
明年再见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