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映&讲座免费对公众开放,报名请扫描海报活动二维码↑↑↑↑
前言
作品及艺术家简介
讳言
第三单元的“成长”经历集中在中国八十至九十年代的这一代人。无论是家庭故事、生活环境还是对未来世界的构想,都印刻着清晰的痕迹。
雷蕾的《讳言》从现今社会题材的视角出发,风格大胆又无比真实。
笔触强烈的布面油画风格与孩童稚嫩的情感形成巨大反差,赋予作品现实意义的沉重色彩与勇气。
片子运用油画手绘和拍摄结合,讲述了一个小女孩被尾随性侵以及之后周围环境对她的另眼所带来的二次伤害。
妹妹
一个人回忆他与妹妹一起长大的点点滴滴。如果生在不同的时代,他会不会有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创作者:宋思琪
宋思琪出生于中国,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硕士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现在生活工作于美国洛杉矶。
作品曾获美国奥斯汀电影节动画短片评审团奖,阿斯彭短片电影节最佳动画短片奖,美国ASIFA好莱坞的安妮奖,英国BAFTA最佳学生作品奖。
杯子里的小牛
△ 截图《杯子里的小牛》
朱彦潼/ 2014 / 11’03’’
?Yantong Zhu My Milk Cup Cow
创作者:朱彦潼
期望线
△ 截图《期望线》
施蕊妮/ 2018 / 06’59’’
?Shi Ruini Desire Line
“期望线”最初来源于建筑学术语,代表了人们在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 自发踩出的最短的路线:人们想要穿越公园的草地时会下意识践过草坪, 而不是绕道行走已经设计好的小道。
这部电影借火车为隐喻,以工智能的度讲述了其在个不久的将来的情人节为其用户生成的一系列“最优解”导致的谋杀案。
然而这些最优解背后的期望线究竟来自于智能本身还是人类呢?
这部电影试图探讨越来越富有争议性的工智能的伦理道德以及科技本身的无辜性。
创作者:施蕊妮
第三单元电影人讲座
讲座嘉宾:施蕊妮
导言:
“大众文化里,科幻经常被视作男性特有的文学体裁,实则早在1818年,先锋女作家Mary Shelley就创作了轰动一时的《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它是世界上最早科学幻想小说之一。女性创作科幻作品并不是一个新现象,11月22号的讲座我会分享我的科幻动画的概念和制作过程,以及结合另外两位皇家艺术学院动画系的毕业生Chiara Sgatti,Yearin Lee的作品探讨当代女性创作者的科幻观。”
嘉宾简介:
END
↓↓↓关注更多放映活动信息↓↓↓
当前展览:
展讯 | “益(在上海)”—— 梁绍基,梁铨双人展
活动报名请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海报活动二维码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细内容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