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一好
1993 生于浙江
2012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2019 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居北京








魏尔雅
1989 生于河北保定
2012 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创作自述
我希望以我自己的方式提纯这个世界,剔除杂质,析出糖。我试着画出每一片叶子的情谊和每一朵花的高傲或羞涩。我迷恋敦煌壁画的散点透视,不是以“侵略”的方式征服,而是以“浸濡”的方式感染,眼睛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得极大的主动性。我爱这种东方式的“和解”,希望自己的作品荡漾出“生”的气韵。






魏兴
1988 生于辽宁
2011 本科毕业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
现居沈阳
创作自述
LOVE AND PEE!







魏志成
1979 生于安徽合肥
2005 研究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系
现居合肥
创作自述
我着迷于图像本身所蕴含的力量,在日常生活的逻辑中,那些看似寻常的视觉片段被绘画所截取,熟悉而又陌生,亲切而又遥不可及。我追求一种瞬间体悟的生命感和片刻间的荒诞体验,以绘画的语言反复咀嚼这种欲辨已忘言的复杂滋味。绘画给了我持久而温暖的安慰。绘画就是在思考、质疑、拒绝、惊讶与忍耐中一个人缓慢前行。




吴允铁
1978 生于福建
2002 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美术系
现居北京
创作自述
在窗台上放了一颗红薯,长时间未理会,居然长出几片绿芽,索性把它放入水中水培,一时间长得生机勃勃,整个窗台都是绿叶。后来陆续也有种植一些花草,发现植物生长确是一件奇妙的事情,你看植物的种子,虽然未显出其成株的任何特征,但已具备所有基因,只需要提供合理的生存条件,它便会发展壮大成自身的最佳状态,这大概是自然生物的奇妙之处。而在艺术上,任何一个念头在心里萌芽,实际上也已具备成为完成态的可能,这个原发的点是联系所有架构的基础。所以只需要回到自己内心,像看一棵树苗的生长来观看自己内心的成长,明确自己的初心,便能在这无尽庞杂不断分岔的思想丛林中,找到自己的路径,从而生成自己的形态。









武惠玲
1974 生于湖南
2011 研究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居广州
创作自述
我的表达方式比较女性化,源于我对生活中美丽的饰品、美好时尚的女性,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很感兴趣,我觉得这是每个女性爱美的天性所决定的, 画面中的女性都描绘得特别美丽、青春、优雅、时尚,我不会刻意赋予近当代艺术所提倡的社会使命感,但从其它角度来看是另一种美学价值。这种美学完全是个人化的东西,它只适于个体精神上的需要,一种随心所欲自由的表达;我欣赏传统女性的温婉,现代女性的时尚优雅,更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执着的通过画笔来表达自己的美好世界!










奚凤瑞
1981 生于山东临沂市
2005 本科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戏剧系舞台美术设计专业
现居济南
创作自述
毕业多年重拾画笔,我的作品展现的都是自己的日常生活,平时很少出门喜欢一个人宅在楼上,作品描绘的也多是室内的物品:瓶子、罐子、桌椅或楼梯,家里随意的一处或是我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本身就喜欢简单的生活,简单的人际关系,所以我的画面呈现的也是简单朴素,淡淡的色彩!在安静的空间里做自己喜欢的事,画画只是遵循自己的内心感受,独处时描绘自己眼中不一样的风景而已!









肖少芳
1994 生于福建宁德
2016 本科毕业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油画系
现居上海
创作自述
世界上最美的一切全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万物有灵,当我们置身过去时,自然万物仿佛都变得浪漫、慵懒而独特。忘却眼前苟且,远离尘世喧嚣,沉浸在彼时彼地的浪漫中,这一个瞬间,即是永恒。就像背影系列,我眼里的人物并不孤寂,他把自己置身于花丛中,盛开的花是走过的季节,每一朵都有属于自己的方式绽放,不被枝蔓束缚,绽放着无法预知的色彩。



徐辰衣
1983 生于上海
2005 本科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
2010 研究生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居上海
创作自述
我创作的主体——爱与美。这些年画面在改变,画中的主角在改变,我在成长,我的生活在发生改变。我喜欢我作品中鲜艳的颜色,我追求美好的事物。在城市中生活的越久越想要去到大自然,自然给人一种能量。让你感受到生命存在的美好,你可以在其中修复、成长、变得更好………





徐子芸
1991 生于上海
2013 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
2016 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居上海
创作自述
系列作品呈现了我在创作实践中形式特征,包括绘画、综合材料、装置艺术,体现了我对建筑和自我情感的探索,以及我对材料的运用,尤其是独有的绘画表现方式。通过对材料和内容的运用,使记忆、纪念与存在以一种轻松的状态进行对话。纸板、木板、纱布、沙粒等材料的使用,亦可被解读为对建筑物的触摸感受和对生活中日常事物的回忆、留存。






许峰
1980 生于贵州江口
2009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现居北京
创作自述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总画兔子?我说,我这哪是在画兔子,分明是在画人呢,你看,兔子一直是食物链的最低端,它必须跑得快,才会幸免于豺狼虎豹之口,必须三窟,全家才能稍有安全感,我们艺术家就是这只兔子。朋友一下就躺在我的沙发上,指着我画的这些兔子说,你哪是兔子呀,我们做企业的才是兔子呢,今天这样检查,明天那样规定,后天还得开会,我们还必须呆萌可爱,我们才是兔子。然后我说,我们都是那只跑得快又温暖的兔子。朋友和我会心一笑。




阎岩
1985 生于河北
2008 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雕塑系
现居北京
创作自述
任何生灵都存在我们已知的空间和未知空间里。我不是想通过作品去表达什么,阐释什么,只是把目前自己的认知感和思维方式呈现出来。
我的作品中物种的眼睛都是一样的,这种星星点点的语言就是它们的宇宙观,因为我不相信它们不思考。



杨飞
1989 生于湖南省
2013 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国画系
现居杭州
创作自述
山川本无名,好山之人加以名,以为今天所见之山,与古代所见一样。可试想古代一树看似和今朝一样,实则已不知多少代子孙,哪还是古时树。“山”不过是把山石树木短暂聚合来命名,而山石树木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古代的名早以不是今日山川。古人与今人看山水有所不同,今人看山水是人们为山水“划清界限”,设立屏障,而古人游历山水间,乃为兴之所至,兴至而足至,山水浑然天成,哪有什么内外之别?闭合的围栏不单形式上的“围”也是内心的“围”。







杨杰
1993 生于湖北麻城
2016 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
2017 至今研究生就读于湖北美术学院
现居湖北武汉
创作自述
我的作品题材上多以风景为主,多是一些不起眼的风景。比如小水塘旁边的几棵树、旅途中窗外的移动风景、风吹过水面泛起来的涟漪…… 在这些寻常的风景中,我找到了一种与自己感受切合的主观表达:“即不断覆盖的线条,既是绘画过程中思考的痕迹,也是时间感在画面上的体现。在不断‘破坏’画面的同时,新的画面开始出现,直到结束为止。这是一种关于时间感的绘画。”







杨鹏飞
1988 生于山东潍坊
2011 本科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
现居北京
创作自述
近两年来的作品,更多关注的是绘画语言在结构和色彩上所呈现出的内在张力,一种矛盾与自制,也是将作品的绘画性与平面的构成性、抽象性试图融合的一种尝试。简洁、纯净是我的精神诉求,还要将隐秘丰富的情感包含在鲜明的色彩之中,同时,我也在这种限定和自洽下探索着更为自由与多元的表达。





杨苏
1985 生于沈阳
2011 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居北京
创作自述
我的兔子系列作品是想表达我对生活以及对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的一种态度。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我本人很喜欢极简风格,所以我的兔子系列画的比较简约。我喜欢制造情绪感的画面,而不是凸显我的画功。表达真正想表达的东西,我不希望观众盯着我的画面局部说“这毛发画的真逼真!”或者“这朵花画的真好看!”。这样的评价,对一个艺术家而言太狭隘了。







杨颖峰
1993 生于湖南湘潭
2016 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景观设计专业
现居上海
创作自述
2018年初,我感受到在社会系统化机制的背后,人类的异化。我开始了numero系列作品的创作。我试着用系统化的方式去解构绘画的二维语言。从网络中寻找一些女性面部的图像,将其五官拆解出来,用工笔线描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分类编号,构建五官库。再由计算机进行随机编号生成,重构成一个个不同的工笔白描人物形象。将这些人物形象进行编号,把“人”当作是一种零件、一种符号,并建立人物库。画面中人物的形象不来源于现实,而是一种随机数字拼合的产物。在这些建立好的人物库中,再去思考如何用这些编好号的人物线描去构建一幅幅画的画面结构。用这些独立的零件块去构建画面,传递信息。



杨梓健
1993 生于广东
2019 研究生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
现居天津
创作自述
“物似主人形”延续了我本科时的创作思路,每个家里都有一两个想要快点长大的小孩与一两个不想长大的大人,相应的,一两只宠物也跟主人似的,变得不安分起来。我很喜欢这种小孩装酷,大人装傻的反差感。小明一家就是一个典型,爱装酷的宋小明,他有一只紫薯色的大甲;冷漠脸的小小舒,和她那只橘色的尊贵的玛莎;还有家里的大人——不想长大的金太硕,他也有一只不着调的名为“杨大壮”的呆河马。



叶芳
1986 生于哈尔滨市
2011 本科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居黑龙江
创作自述
人心深如丛林,一草一木皆生自意识深处,又被保护在精致的外壳中。探索人,像温室游园,又像丛林历险,永远无法预测下一个转角会遇到什么。而再访同一条路,也无法看到同样的景色,这种体验危险又迷人,充满诱惑。
我以《温室》系列探索,在形成自己的语言的同时,也在试图把做为人的困惑进行梳理。







一舒
1988 生于沈阳
2012 本科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2015 美国麻州大学获得MFA学位
现居北京
创作自述
我笔下的“大头娃娃”可以说是我自己的灵魂画像。通过绘画这些非现实而梦幻的小女孩们,我试图在这样一种轻松快乐的状态下去寻找内在的平静,希望这种平静可以让我回归初心,让我感受到内心深处那些沉睡许久的情感。





尹茂健
1986 生于山东济南
2009 本科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居北京
创作自述
作品大多以时间命名,时间是唯一能以一种具体形式而接近我作品想表达的东西,从某种意义来讲作品传达着不同的故事,这个故事无论是随机想到的还是为了一个想法创造的,我觉得他们都有共通之处。别人把很多的故事放进时间里,比如一个展览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展览本身就是故事,而时间还是时间,他不是展览。所以我的作品就是作品本身,而看到他的人可以随意往里面塞进自己的故事。想法和逻辑并不能让我产生出作品,他甚至不属于我,或许在时间和作品之间我只是一个媒介而已。









于航
1987 生于吉林
2010 肄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现居上海
创作自述
艺术家于航自述的发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艺术家于航自述的发生,又会如何产生。一般来说, 所以, 既然如此, 总结的来说, 了解清楚艺术家于航自述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就我个人来说,艺术家于航自述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艺术家于航自述,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但现在,解决艺术家于航自述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叔本华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这启发了我,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歌德曾经提到过,没有人事先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直到他试过以后才知道;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爱尔兰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冯学峰曾经说过,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这启发了我, 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于晶
1984 生于辽宁阜新
2007 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居沈阳




正在展出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