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敬华秋拍丨袖海楼:品一品独特的南洋收藏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在新加坡及中国书画的海外收藏世界里,“袖海楼”有自己独特的位置。这是因为它有一位独特的主人,和他独特的收藏方式。

“袖海楼”的斋号,出自苏东坡的“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这两句咏石的千古佳句,写苏轼在山东蓬莱海边捡拾海石的感受,以石喻海,也点出了收藏的趣味与精神。

 

 

杨启霖先生与书画鉴赏大师杨仁恺先生


袖海楼主人杨启霖(1917-1998)生于广东潮安,少年家贫,随祖母“过番”南来谋生。刚到新加坡时,只有身上穿的一套旧衣服和一把雨伞,举目无亲,只能以劳力谋求三餐温饱,在新加坡河畔的驳船码头一家商行当劳工。因工作勤奋,被老板擢升为督工。

二战结束后,商行老板支持他创业,合作专营树胶和土产转口贸易,1951年韩战爆发,树胶价格猛涨,公司盈利大增,杨启霖一夕致富。事业成功后,杨启霖和早年许多本地华商一样,热心社会公益,长期担任同济医院等多个慈善机构的董事。

 

 

敬华2019秋拍

张大千  溪山云屋

设色纸本  立轴

丁亥(1947)年作

款识:溪静风不过,树深啼鸟知。山人未来处,寒气入茅茨。拟北苑溪山云屋,丁亥十月大千居士爰。

钤印:张爰(朱)、大千大利(白)、潇湘画楼(朱)  

鉴藏印:杨启霖所藏书画(朱)

题签:张大千山水画。钤印:杨启霖(朱)

出版:《袖海楼藏画选》P178,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

132x51cm   约6.2平尺



杨启霖最特别的一批收藏,出现在60年代期间。当时北京和上海的中国商品进出口公司一度将全国各地文物商店里的大量传统书画,以批发形式大量出口,装箱大批运到新加坡几家与中国有来往的贸易公司。

 

 

敬华2019秋拍

李可染  雨住瀑声喧

设色纸本   立轴

1962年作

款识:雨住瀑声喧。一九六二年秋,染试纸作此。

钤印:可染(朱)、日新(朱)、陈言务去(白)

说明:1、新加坡袖海楼旧藏。

2、现藏者购自1991年10月8日荣宝斋与新加坡新华美术中心合作的学联拍卖首拍。此作由画家家属提供。后归新加坡袖海楼收藏。

69x46cm  约2.9平尺



杨启霖是这些“出口货”的主要购买者,往往以整箱包下的方式购买,进口商都喜欢卖给他,甚至货一下船就整箱从码头直接送到他的公司。这些书画虽然水准不一,但均经过文物商店甄选,有一定水平,古今书画都有,数量庞大,构成其收藏的重要部分。

 

 

敬华2019秋拍

郑午昌画  谢稚柳题   秋山听泉图

设色纸本 立轴

款识:一、此故人郑午昌妙笔。癸亥春初稚柳观并题。钤印:谢稚(白)、稚柳(朱)

二、此老师郑午昌先生旧作秋山听泉图也。峰峦浑厚、气韵生动,久称杰构。画成未及题款而先生遽归道山。今观是图林木苍秀、瀑泉映常,笔精墨妙,逸趣横溢。倾倒之余不禁黄壇腹痛之盛爰题数语聊誌追怀。癸卯仲春既望,敬圃朱龙湛。钤印:千明楼(白)、龙湛题记(白)、朱敬圃印(朱)

出版:《袖海楼藏画选》P130,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

说明:朱龙湛(1914-1996)金石学家、书画家、藏书家。字复康,一字敬圃,江苏无锡南市桥人。其父朱梦华,学名闻于时。朱龙湛家学渊源,幼受熏陶,书画诗词无不如意。早年就读于武汉大学经济系。后成为申新纺织总公司荣德生的私人秘书。解放后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后入上海文史馆,1978年退休。

139x68cm   约8.7平尺


60年代期间,上海朵云轩销往新加坡的书画,杨启霖也是最大的购藏客户。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许多书画家到新加坡举办画展,他几乎每场必到,并往往购买全场最主要的作品。80年代中后期纽约和香港开始拍卖中国书画,杨启霖又积极参与竞标,虽然年事已高,他仍兴致勃勃半夜起来打长途电话到纽约竞标,可见他对书画收藏的热衷程度。

从水客、友人、画家、画廊到拍卖,杨启霖的藏品来源,完整反映了20世纪新加坡收藏中国书画方式的时代历程,特别是整箱成批购藏的方式,更是一段特殊的时代机缘,是袖海楼收藏的一大特点。

 

敬华2019秋拍

谢稚柳  轻舟泛峡

设色纸本  立轴

款识:轻舟泛峡。壮暮翁稚柳,巨鹿园居。

钤印:壮暮谢稚柳(白)、辛未八十二(朱)、巨鹿园(朱)

诗塘:轻舟泛峡。癸巳秋九月,健碧春城题。钤印:高华阁(白)、陈佩秋印(白)、佩秋(朱)

题签:壮暮翁轻舟泛峡图。癸巳秋日健碧签。钤印:陈氏(白)、佩秋(朱)

说明:袖海楼旧藏。

90x47cm 约3.9平尺

 

自5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经过40年积极购藏,全盛时期的袖海楼累积古今书画近千件,成为新加坡重要的中国书画收藏。袖海楼收藏,以画作为主,时间由明朝到现代,长达500年。这些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风格的画作,构成袖海楼藏画的多元面貌。数量大,涵盖时间长,由传统到近现代各家各派书画风格云集,兼具中国与南洋水墨创作,构成袖海楼独特的南洋收藏特色。








敬华2019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预 展 


12月15日—12月16日

敬华艺术空间(静安区铜仁路92号)

上海波特曼酒店四楼(静安区南京西路1376号)

 拍 卖 


12月17日

敬华艺术空间(静安区铜仁路92号)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敬华拍卖新动态

「敬华(上海)拍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静安区铜仁路92号3楼

敬华拍卖官方网站

www.jinghuapaimai.com

征集邮箱:zhengji@jinghuapaimai.com

电话:021-63803890

传真:021-63805033

感谢您的分享与支持!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