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 My God!他的身体里藏着秘密武器!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今晚,新一代“喜剧之王”、来自新西兰的神级演员特里戈维·维肯肖在上海大剧院演出《小淘气》。据不完全统计,短短的65分钟里,他分别扮演了:光看这些文字就已经眼花缭乱的你,如果不能亲临演出现场,肯定无论想象这位神级演员是怎么把所有这些角色象万花筒一样神奇地串在一起的。席间观众的大笑和掌声、配合接住他扔到观众席里的各种“虚拟物件”时的欢乐......连字幕机都被感动得说出了台词......这样的欢乐现场,深深地留在了每一个观众脑海里。以至于散场后,大家还久久不肯离去,执着地排队跟“喜剧之王”合影留念。
同样的场景,还出现在了3日晚《小淘气》剧组走进上海财经大学的“国际戏剧公益讲座”上。在策展人水晶博士介绍了国际舞台上“肢体与想象的前沿”剧目之后,维肯肖现场为同学展示了在没有任何灯光和舞台布景的辅助之下,如何仅仅用自己的身体来表现复杂的剧情与人物关系。2019年12月3日 特里戈维在上海财经大学现场表演现场的同学们深深为他的表演所折服,并在之后交流中提出了各种有趣的问题。观众:我们所熟悉的很多戏剧都是有经典文学和台词的。默剧能传达那些有台词的剧能传达的东西吗?
水晶:戏剧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是一种全息的表演艺术,它不光只有文本,文本只是最基础的部分。陪了文本之外,还有灯光、舞美、音乐、演员的表演等多种手段。当文本这个手段被抽离之后,仍然可以用很多其他的手段去向观众传递去或者交流。就象我们身边什么有些盲人,或者是聋人,他们会在某一些方面有特别强烈的感受。当你的某一种感知能力被剥夺之后,你其他感官之门会反而会被打开来。 所以其实默剧也好,形体剧也好,它们把你最熟悉的那扇门关上了,但是去把那些你不常用到的打开了——包括你的听觉,包括你的视觉,包括你的想象力,甚至味觉(比如我们正在演的一部剧《虎生·童话》,里面是有用到观众的味觉的)。这些感受的窗户打开之后,你会发现世界变得很不一样,一些你之前从没注意到的讯息,会被接收到。 特里戈维:我打个比方。当你在读书的时候,你读到对一座山或者一栋房子的描写,你的脑子里面自然想到那个东西。同样的,在默剧剧场里,观众也同样能够通过演员的表演,想象到山或者房子。但是与众不同的是,在默剧剧场里的一个杯子,演员可以通过他的表演赋予它不同的颜色、形状,而且在表演过程中,被子还会变化,例如变成一条蛇,因为杯子仅存于你的想象中。这就是默剧剧场能够激发起大家的想象力的一种方式,也是独一无二的与观众进行交流的方式。观众:我之前在伦敦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看戏,遇到一个很大理解问题,因为莎翁的语言很难,而且演员语速很快,即使有英文字幕也很难懂。戏剧很多是和文学相关,文学又不可避免地和文字要相关。在我的理解里默剧是偏向现代艺术的,那么对于经典作品,可以通过默剧形式来表现吗?水晶:我不敢说所有的经典文本或者经典的文学作品最后都一定可以通过默剧呈现。但是我确实看到了世界舞台上有非常多形态的、没有语言的默剧作品,或者舞蹈剧场作品,它们很完美的呈现了某一部文学的经典。比如说我之前给大家介绍的来自壁虎剧团《外套》,它改编自果戈里的小说。果戈里是俄罗斯非常著名的一个文学家。《外套》也是讲述一个小公务员怎么样在日常生活当中想要攀升但最后失败的故事。 你看壁虎剧团的形体默剧时,能够完整地看懂这个故事,只不过这个故事被搬到了一个很现代的场景,和我们今天的办公室或者工厂很像,工作人员也可能跟当年俄罗斯政府的公务员有点相似,或者说一脉相承的经历和性格。当我们在创造一个新的作品时,其实没有必要完全停留在原来的文本之上。你今天看到的莎士比亚,可能和100年前、200年前、400年前的莎士比亚完全不一样。如果我们今天还是照着原来的样子,把那些最古老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放在舞台上,可能观众早就走完了,没有人看了。所以我们今天去看英国戏剧舞台也好,全世界也好,莎士比亚被不断的再创新。我印象当中特别深的是在英国国家剧院看过一版《奥赛罗》,这其实原本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个莎翁戏,因为我一直不能够接受为什么女主角被掐死、然后又醒过来说很多话、然后又死了。如果她是受的枪伤或者剑伤,我能够理解你醒过来说完话又死,但是你是被掐死了,醒过来居然又死,这件事我也不能接受。不管,那次的那个版本让我看的时候非常喜欢,虽然这个硬伤还在,可是整个故事被挪到了一个英国驻中东维和部队的军营当中,奥赛罗变成了一个黑人军官,在仕途上非常成功,有一个非常美丽的金发太太。出于不自信和阶层的差距,他听到谗言后,就开始怀疑他的太太,之后就掐死了她。整个时代的变化感让故事的描述变得非常合理和完整。 所以我想任何文学作品,不一定是戏剧文学,也可能是其他的文学小说或者什么都可以,它一定要现代化。在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可以去用任何你想要的手段。特里戈维:我想说其实这并不矛盾,经典戏剧例如莎士比亚戏剧、契诃夫戏剧、古希腊戏剧,它们确实都有一个文学的背景,作者把它创作出来,相当于变成了作者的一个艺术品。 但是在默剧剧场里面,我们也是可以讲故事的。只是我完全不会去讲一个过去的故事,我会用不同的手段去讲,会利用经典作品作为一个参照,然后创作出同样有趣、迷人的一个作品。你刚才说到你在环球剧院看戏的时候,感觉他们语速太快,听不懂。其实我想说,我可以真的想做一个戏,然后用观众完全听不懂的语言,到底在说什么?不知道,但是其实你已经感受到,哪怕一个字听不懂,你也能够感受到剧中的人物关系,那种力量的变化。就像我有一次在法国的时候看戏,我完全听不懂法语,但是我看到那个女人非常的生气,我就立刻联想到这个女人是不是被骗了,也许是和她自己的财政危机有关,我不太清楚,不过你可以感受到那种关系正在崩溃,可以感受到这样的一种力量。从完全不懂语言的戏剧中,也是能够感受到这些东西的。 水晶:我补充一下。我们每年要在世界各地不同艺术节看200部现场演出,有的时候这个戏不是英文,但是有英文字幕,我们大概能看懂,有的戏就完全是外语,没有字幕,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感受到这个作品的力量,它的美感,甚至做一些重要的判断,例如是不是把这部戏引进中国。比如说像我之前带来《安提戈涅》,以及马上开演的《孤寂棉田》都是法语剧,我在现场完全听不懂,但是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这是很好的戏。我觉得这有点像我当年第一次走进上海大剧院,就好像世界向你打开它的整个面目的时候,不会一下子向你敞开所有,可能就是给一个小小的洞,一个小小的窗,然后你走进去。当你产生兴趣之后,你就会有机会去发现更多,了解更多。 像《孤寂棉田》这部戏,我在决定要做这部戏之后,回来做研究,才发现他的编剧科尔泰斯是那么了不起的一位编剧,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编剧,而且他的剧作居然从来没有在中国的舞台上实现过。我觉得特别骄傲,我们居然做了一个这么了不起的事情。你在刚开始看时,就很简单地去感受它,不用做什么,有时候我们不要给自己太复杂的任务。 在面对视觉艺术,甚至说面对艺术的时候,就先让自己很单纯地去感受,想一想我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艺术可能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东西,不需要去对答案,你看到什么我看什么,我们俩都一样就是对的?不是这样的。观众:我看到今天你的表演非常感动,因为你作为一个成年人,我难以相信,竟然表现得如此童真,像一个小朋友一样,在舞台上那么自如地展示自己。我很想知道,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你把这项事业发展下去?特里戈维:其实那种童真的、愉快玩耍的、开心的感觉,一直都是我依赖的创作源泉。我很少非常认真、或者非常学术地去想我究竟该怎么去做创作,那样我创作出来的东西是没有任何人会喜欢的。就像我在巴黎上学的时候一样,这么多年,有一样东西就始终在我的内心里面,扎着根,我始终相信这个东西是对的,也就是做表演艺术的这种令人愉快的一面。其实很多观众都会看到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出一种疼痛感,你可能会觉得他很疼痛,你感觉到他很生气,甚至于已经气疯了,你能够感受到那种感觉。但其实我看的时候,我并不认为说他真的是生气,或者是真的感觉到痛。对于我来讲,我看到的是,这些演员非常享受其中,他用尽他自己的表演能力,他在舞台上展现他自己,这是非常愉快的、很享受的一个过程。这样的表演传递给观众,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表演的魅力。对我来讲,我想要的就是这种最终的、在表演愉快的这一层之上的这种愉快。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讲,我并不会把做表演艺术这种看成是一种工作。我现在非常开心,能够有机会再次来到中国,在上海进行表演,这对我而言就是愉悦的一面:我能够再一次的和观众在舞台上面,带给观众我的表演,让观众能够享受我的表演,这是我想做到的,这也是我对待这个工作的一种方式。特里戈维:哦,他们是两个男孩,一个3岁了,一个只有8周大。观众:你在全球演出时,需不需要根据观众的文化和背景的不同,改变一些当中的内容?特里戈维:我时常也要进行一定的改编。比如像我在爱丁堡的时候,有很多观众有丰富的剧场经验,他们看过很多戏,我就可以开很多关于“进剧场看戏”的玩笑,他们能懂。但有些地方的观众就不懂。比如在爱丁堡、澳大利亚,或者说丹麦,人们很喜欢脱口秀,所以在那些地方表演的时候,观众能够立刻明白我在表演什么,但是像在德国或者其他的一些国家,人们并不太看脱口秀,所以我在那些地方表演的时候,很多人并不能完全理解我是在干什么。默剧其实是关乎想象和创造,我在表演的过程中,如果说观众其实并不能够get到我的点,那么我就得去创作更多的关联,来试图跟观众建立联系,让观众来理解。水晶:我补充一下,我特别能理解他为什么说在德国脱口秀不是很受欢迎。我们自己在世界各地选戏的时候,因为语言的障碍,判断要不要去看一个戏的时候,很多时候就会先看剧照,对吧?但是你在德国,会发现它的节目册上常常一张图片都没有,全是满满的文字,老严肃了。所以我现在很少去德国选戏。观众:我比较好奇,您是一个喜剧艺术家。在有人看来痛感也是人类能感受到的美感的一种,您所创作的喜剧,主要是以愉悦感为其内核,还是我们要从一种愉悦感中体会到一种痛感? 特里戈维: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我当然也想做一个演出,观众笑,笑了又哭。但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笑那么多,笑是非常昂贵的。其实对于我来说,我想让观众得到的,并非那种非常廉价的、让人笑过就忘记的笑,而是一种能够让你在笑的时候你并不知道为什么,却是你从内心里面能够感受到的某种因素,它会激发起你真正去笑的那种笑。这是我想追求的,我想让观众能够得到的一种感觉,而不简单的笑。(特里戈维觉得自己说话语无伦次,问翻译小哥哥是否能翻,小哥哥表示可以,特里戈维马上开始给他捶肩捏背,请他喝水)。
人们的真实想法有百分之七十都是通过肢体语言传播的。肢体语言如此重要,我们却常常忽略肢体语言所传达的重要意义。当我们走近剧场,已经习惯了将注意力在字幕和演员表演之间来回转换,但是难道所有的话,都要说出来,才有力量吗?无台词的戏剧,到底能不能讲好一个故事?当然可以!甚至太多的语言反而有可能毁掉一部戏。作为表演艺术的一种工具,“语言”应该在舞台上被非常节制、慎之又慎地使用。默剧就是做减法的一种艺术,而且好的默剧表演,则深刻诠释“少即是多”。默剧,是给全世界所有年龄层观众的艺术!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让每个观众都能“听懂”,都有自己的感悟,沉默,其实是另一种沟通。大家最喜欢的《也许,也许,也许》控场女王Gabriela曾在北京分享会里说,默剧的基本技巧就是给物件或者非物件注入生命,感受身体和空间的关系,让细节栩栩如生。它非常考验技巧,比如表演喝水,不是假装抓起一个瓶子就咕咚下肚。每个指节的都有它固定的位置,而且要感受瓶子的重力。当你发现想象力让一切变得可能,让整个宇宙呈现在面前时,你会为此痴迷。作为一个形体剧演员,需要把情感注入肢体动作之中,不用借助语言解释我的行动,只需要用动作展现。这就是“把无形变有形”。
这次,Gabriela的好朋友,新西兰神级演员特里戈维·维肯肖带着他的《小淘气》来啦!他神到什么程度?他可以扮演一切:从人到动物,包括一架航班上的空姐和每个乘客。水晶老师在分享会里跟大家说:我2016年在阿德莱德艺穗节看完《小淘气》后有一天在悉尼海滩边上休息晒太阳,离我很近的地方有一只海鸥,我觉得海鸥很面熟。但是你不可能认识一只海鸥,对吗?之后我想了很久,才意识到,因为之前在阿德莱德看《小淘气》里面,Trygve扮演过一只海鸥,他的样子,和身边的这只,一毛一样!那一刻你才意识到原来他的表演是那么精准那么神似!以至于你看见这只海鸥就想起了他的表演。《小淘气》所属的小丑戏和互动喜剧是肢体剧的一种。他对自己的身体有着精湛的掌握,会让坐在剧场里的你叹为观止。但是他真正的天才,其实是他令人耳目一新的想象力!
在整个演出过程中,他不断地通过扮演错综复杂的角色改变自己的风格,而这些角色会让你笑到喘不上气!通过这种独特的表演方式,他在他壮观的“假设”世界中尽其所能震撼你,当他使你笑到瘫痪的同时,也重重地戳到你潜意识的某个黑暗角落!
如此有魔力,如此妙趣横生。维肯肖留给观众的是目瞪口呆加五体投地 ——《苏格兰人报》
你能感受到的滑稽并不只是浮于皮毛,而是一股从你座位下方的地基穿过地面直涌而上的力量 ——《英国卫报》
特里戈维的全身好似注满了各式各样疯狂的卡通形象…你无法自拔地沉浸在他奔放的呈现所带来的乐趣之中 —— 《庆典》
优雅的铺垫和灵巧滑稽的表演让这部快节奏的作品具有无与伦比的趣味 ——《西澳大利亚人》
有人说,阳光普照的地方,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感到新奇。但是特里戈维·维肯肖却用最简单的手法精彩地改变了传统默剧,我认为这就足够让人惊喜了 ——《英国卫报》

你可能没有看过很多默剧,没人看过很多默剧。但如果那是因为你觉得默剧乏味,特里戈维·维肯肖在小淘气这部作品里所展现的智慧,肢体的美将完全改变你的看法 ——《散场杂志》
特里戈维·维肯肖的这部独角作品《小淘气》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如果你给这位无所畏惧又天赋异禀的艺术家一个空的空间,他既会给你带来欢笑也会让你大开眼界 ——《戏剧评论》

2014
Time Out最佳喜剧奖
爱丁堡Underbelly奖项
新西兰国际喜剧节 最佳喜剧奖


2015
阿德莱德艺穗节 最佳喜剧奖
珀斯艺穗节 最佳喜剧奖

小淘气
时间 | 2019/12/4-7 19:30;
12/8 14:30
票价 | ¥50/100/180/280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在大麦网购票

扫码在大剧院购票
演出简介
在《小淘气》中,疯狂、接地气、特立独行又古灵精怪的艺术家特里戈维·维肯肖负责模仿一切。这位备受赞誉、屡获殊荣还经受过高等教育训练的小丑演员,在《小淘气》中上演了他精妙奇葩又呆萌的意识流表演。他令人捧腹、趣味横生的形体喜剧已成为世界各大戏剧节展的脱销作品。
你可能还想看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爱丁堡前沿剧展丨2019国际戏剧演出季
*所有剧目现已开票*
默剧丨安德鲁与多莉尼
哭掉隐形眼镜
9/4-9/15
上海 贵阳
形体剧丨反转地心引力
世界巡演已966场
9/12-10/2
上海
默剧丨也许, 也许, 也许
一颗孤单的钻石
10/5-10/24
上海 南京 杭州 北京
声音剧场丨一桌N椅
近景魔术般的音乐会
10/24-10/27
上海
经典戏剧丨安提戈涅
说“不”的女人
10/30-11/6
上海 北京
舞蹈丨踢踏先锋
地板在燃烧!
11/1-11/10
西安 上海
舞蹈丨虎生/虎生·童话
让“身心灵”一起飞扬
11/20-12/5
上海 广州 北京
戏剧丨我心深处
一“窗”内外悲喜人生
11/22-12/1
北京 上海
形体剧丨空气动力秀
“空气雕刻”的魔法奇观
11/29-11/30
昆明
形体剧丨小淘气
演给最聪明的观众看
12/4-12/8
上海
戏剧丨孤寂棉田
欲望、冲突与对抗
12/6-12/22
南京 武汉 杭州
上海 北京
戏剧丨和鸡一起活
年度最可爱大妈
12/18-12/22
上海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