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 天 通 — 时 空 的 神 圣 秩 序
Link Heaven and Earth —Sacredness rule of Time and Space
伏羲、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传说人类是由伏羲氏和女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

唐代伏羲女娲交尾绢画,出自新疆土鲁番
伏羲女娲交尾图中,伏羲在左、左手执矩,女娲在右,右手执规,人首蛇身,蛇尾交缠。二人上方有以象征太阳的一周画圆圈的圆轮,尾下是象征月亮的一周画圆圈的半月,画面四周画象征星晨以线连接的圆圈。我国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女娲执规象征天,伏羲执矩象征地。由于寓意深奥、构图奇特,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
从已有考古发现看,伏羲、女娲交尾图像最早出现在西汉,数量集中的是东汉和唐代。所发现的东汉以后的伏羲、女娲交尾图像,以新疆吐鲁番居多,画像多属于唐代时期(约6-8世纪)。
文字记载中,最早提到伏羲、女娲画像信息的,是东汉王延寿(约140~165年)游山东时所写的《鲁灵光殿赋》。里面提到灵光殿壁画中“伏羲鳞身,女娲蛇躯”。
最早关于伏羲、女娲事迹的完整描述,出现在战国楚帛书中(约公元前300年左右入土)。在楚帛书中,伏羲、女娲及其四子是天地历法秩序的建立者。以后,还有禹、契、炎帝、共工、相土等人。似乎是共工造成历法混乱,相土重新调正。

楚帛书,绘在略近长方形(47×38.7厘米)的丝织物上的彩色书画,1942年9月出土于长沙东郊子弹库楚墓。现存于美国华盛顿赛克勒美术馆。
伏羲女娲相交图充满神秘性,针对这一图像的研究拓展到了许多领域。
楚帛书的内容提到,伏羲、女娲建立了日月星辰天地秩序。秩序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建立测量和法度机制。伏羲、女娲图中非常突出的部分,是伏羲持矩(有的画还有墨斗墨线)、女娲持规,这就是测量。伏羲女娲交尾图中展露出的信息,就有关以测量行为、以数字建立秩序。
伏羲女娲交尾图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被人们称为蛇身的尾巴部分。学界有一类观点将蛇身解读为脐带,将交尾行为与生命创造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剪断脐带,就是哲学上“天人分离”焦虑感的生理来源。重新联接上新的生命脐带,精神上重新与生命之源上天合一,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渴望。

1908英国考古学家、犹太人Marc Aurel Stein在新疆土鲁番发现并带出中国,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后,就有人联想到伏羲、女娲交尾图,它预示了生命基质DNA的某种结构。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社会科学》中,首页插图用了伏羲、女娲脐带相交图与DNA对比图,并题名为“化生万物”。

《国际社会科学》1983年期插图
还有学者对比西方自由石匠共济会图案与伏羲女娲图像的相似性。共济会图案以规矩和一只眼为中心。伏羲、女娲手持规矩,且女娲眉心中有一只眼,这都与共济会图案相似。令人惊异的是,苏美尔神话中智慧之神恩基和生育女神宁玛,印度神话中的Naga族,也都存在人身蛇体交尾的图像与文献。

伏羲、女娲图像与共济会标志

四川合江张家沟东汉画像石
伏羲女娲交尾图,表达的是通往宇宙本源的生命能量脐带之相交,表达的是用规矩丈量和赋予天地以秩序的数的力量,表达的是繁育生命和保障生命的力量,表达的是对信仰、数学和生命的执着。
雷子人 | Lei Ziren
庄子“三言”之寓言/纸本设色/360cm×145cm/2010
“YuYan”,Word of Symbol/Chinese Color on Paper/360x145cm/2010
雷子人作品细节/detail of Lei Ziren
雷子人作品展览现场/Exhibition site of Lei Ziren
雷子人作品展览现场/Exhibition site of Lei Ziren
“神话”是人类文明的曙光,是人的秩序和德性思维的展现。神话把宇宙万物千差万别的现象,纳入一个统一有序的因果系统,设定善恶是非的准则。一个民族原初的秩序和德性能力,直接体现在其“神话”系统中。“神话”以形象的方式唤醒和训练大众的秩序意识和德性自觉。
面对无限奥秘的宇宙,人类的知识永远是有限的。人类总需要在有限知识的基础上,将万物千差万别现象纳入一个有序的解释系统。解释系统的建构过程,就是人与外物关系的秩序化处理过程。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道德经》一章)
面对永恒之天道,人总是无知的,所以任何时代对世界的“解释”都是有缺陷的。我们今天对世界的解释,哪怕是最“科学”的解释,在千年后的人眼中,也可能只是“神话”。解释不代表终极真理,但这并不意味着解释没用。解释能力的背后,就是秩序能力,就是德性能力。
一个族群的神话,是一个因果解释系统,又是一个善恶是非的行为规范系统。从神话比较中,我们能看出族群之间秩序和德性能力发育上的差异。有高水平的系统的神话能力的族群,才有能力成为文明的输出者。
伏羲女娲交尾图留给后人的信息,是测量宇宙万物,以数学建立秩序,是天灵支配下的秩序观。伏羲、女娲在天灵和世界之间,起着传导天灵力量和建立天地秩序的作用。
梁硕 | Liang Shuo
梁硕作品展览现场/Exhibition site of Liang Shuo
女娲创业园/青铜雕塑/尺寸根据场景可变/2014
The Story of Beginning/bronze sculpture/Variable size/2014
女娲,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女娲补天/青铜雕塑/270x110x110cm/2014
The goddess patching the sky/bronze sculpture/
270x110x110cm/2014
女娲摔泥点/青铜雕塑/128x200x95cm/2014
The goddess throw mud/bronze sculpture/
128x200x95cm/2014
公共祝融打仗/青铜雕塑/50x20x186cm/2014
Gonggong fight with Zhurong/bronze sculpture/
270x110x110cm/2014
作品细节/detail
作品细节/detail
屈原在“仰见”图画于楚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之中的“女娲”形象后,发出了“孰制匠之”的疑问(《天问》)。故战国中后期的楚地,女娲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固定的外在形象。“人头蛇身”的女娲形象,多与“人头蛇身”伏羲的形象并存于汉代画像石之中。这一形象的出现,与两汉时人将女娲与伏羲并列的观念密切相关。
公共触怒不周山/青铜雕塑/104x100x95cm/2014
Gonggong enrage the Buzhou mountain/bronze sculpture/人类遭殃-女尸/青铜雕塑/70x85x44cm/2014
Human suffering-female corpse/bronze sculpture/展览现场/Exhibition site
文章内容参考:
杨鹏:《伏羲女娲画像的秘密》,掌上国学院 ,2018年。
陶阳、牟钟秀:《中国创世神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宋兆麟:《中国史前的女神信仰》,《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5年第1期
李发林:《汉画考释和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隐士申子源:《伏羲女娲交尾图,隐藏天干合化五运DNA双螺旋模式图的奥秘—河图洛书是生命和宇宙的设计图,DNA排序就是依据》,2018。
雷子人
1967 年生于江西。
1989 年起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期间在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任职编辑工作。
2007 年起受聘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部从事教学工作。
2009 年起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完成艺术学博士后课题研究。
2012 年入职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任东方艺术研究所所长、绘画系副主任。2018 年任江西画
院院长。
Lei Ziren
1967 orn in Jiangxi province
1989- Studied in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 has received BA, MA and PhD degree.
Worked in China Economic Times Publishing House for 10 years.
2007- Teached in the postgraduate department of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
2009- Complete postdoctor course in Department of History in Academy of Fine Arts of Tsinghua University.
2012- Director of Oriental Art Institute ,Deputy director of Painting Department,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8- Dean of Jiangxi Academy of painting.
梁硕
1976 出生于天津蓟县
2000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个展
2017[来虩虩],新世纪瓷屋,上海,中国
2016 [无隐禅院],北京公社,北京,中国
2015 [托普欧乐居-梁硕个展],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2014 [女娲创业园],空间站,北京,中国
2014 [卖短],扬子江论坛,武汉,中国
2012 [卖短] 箭厂空间,北京,中国
2008 [不是"梁硕"] 西五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部分群展
2016 [HACK SPACE],K11临时展览空间,香港,中国
2016 [生存痕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5 [开放的实验室——中日园林],广东时代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5 [化生-中国当代艺术展],蒙斯市老屠宰场中心,蒙斯市,比利时
2015 [“文明”第三回——江陵],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武汉,中国
2014 [在路上],关山月美术馆,深圳,中国
2014 [世界砼],十万空间,北京,中国
2014 [日常之名——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日常话语及观念生成],蓝顶美术馆,成都,中国
2014 [造型的方位——上大美院年度展],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4 [再现代——第三届武汉美术文献展],湖北美术馆,武汉,中国
2014 [风景:实像、幻想或心像?] 时代美术馆,广州,中国;芳草地艺术中心,美国旧金山
2014 [十个展览],中间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4 [不属于自己的房间],空间站,中国北京
2014 [聚焦中国——军械库艺术展],纽约,美国
2014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3 [青年墨语——第八届深圳水墨双年展],关山月美术馆,深圳,中国
2013 [老东西——何迟和梁硕],杨画廊,北京,中国
2013 [第一届拍卖双年展],上海世博会纪念馆,上海,中国
2013 [长物志NO.4——梁硕],蜂巢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3 [时代肖像——当代艺术三十年],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中国
2013 [不合作方式2],格罗宁根美术馆,格罗宁根,荷兰
2013 [空间素描],Kade艺术中心,阿姆斯佛,荷兰
2012 [重新发电-----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
2012 [依于仁 游于艺],白盒子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2 [艺用情感],视界艺术中心1空间,上海,中国
2012 [脉冲反应],时代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2 [传说],电台播放,北京,中国
2012 [粮食],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2012 [中国雕塑百年1912——2012],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中国
2012 [无名站], Gertrude当代艺术中心,墨尔本,澳大利亚
2012 [The Human Factor], Mueso Pietro Canonica,罗马,意大利
2011 [5x5 2011], 卡斯特罗当代艺术中心,卡斯特罗,西班牙
2011 [北京国际设计周],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中国
2011 [箭厂窟-掉队小组作品],箭厂空间,北京,中国
2011 [龙生九子——隋建国师生作品展],红星画廊,北京,中国
2011 [15日合作制绘画],白盒子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1 [清晰的地平线——1978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寺上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1 [图画与手工(第四回)],偏锋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2011 [十四重门], 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1 [抽-摆摊第三回展], 西五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1 [拟像的碎片],深圳美术馆,深圳,中国
2011 [练习迷失], 上午艺术空间,上海,中国
2011 [艺术日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成立邀请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1 [剩余的好看], 唐人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Liang Shuo
1976 Born in Jixian of Tianjin
2000 Graduated from the Sculpture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Now works and lives in Beijing
Solo Exhibition
2017 [Lai Xi Xi], New Century Art Foundation-Ceramic House, Shanghai, China
2015 [Temple of Candour], Beijing Commune, Beijing, China
2015 [The Grand Topology-Solo Exhibition of Liang Shuo], PIFO Gallery, Beijing, China
2014 [The Story of Beginning], Space Station, Beijing, China
2014 [Art Peddler], Yangte River Space, Wuhan, China
2010 [FIT], C5 Art, Beijing, China
2008 [Not ‘Liangshuo’], C5 Art, Beijing, China
Selected Group Exhibitions
2016 [HACK SPACE], K11 Pop-up Space, Hong Kong, China
2016 [Trace of Existence], the Ullens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Beijing, China
2015 [Open-Lab-Chinese and Japanese Gardens], Times Museum, Guangdong, China
2015 [Fervant China-Contemporary Monumental Sculpture], Mons, Belgium
2015 [Civilization Round Ⅲ], 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 Gallery, Wuhan, China
2014 [On the Road], Guan Shanyue Art Museum, Shenzhen, China
2014 [Omnipresent Concrete], Hunsand Space, Beijing, China
2014 [By the Name of Dailiness---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Everyday Discourse and Generate Ideas], Blue Art Gallery, Cheng Du, China
2014 [Remodernization---2014 Wuhan 3rd Documentary Exhibition of Fine Art], Hubei Art Museum, Wuhan, China
2014 [Landscape: the Virtual the Actual the Possible?], Time Museum, Guangzhou, China; Yerba Buena Center for The Art, San Francisco, U.S.
2014 [A Room Not of One Own], Space Station, Beijing, China
2014 [The Armory Show], New York, U.S.
2013 [Yang Ink---The 8th International Ink Art Biennale of Shenzhen], Guan Shanyue Art Museum, Shenzhen, China
2013 [Old Bloke---He Chi and Liang Shuo], Gallery Yang, Beijing, China
2013 [Why Not! ---2013 Auction Biennale], Venue Expo Museum, Shanghai, China
2013 [Portrait of the Times---30 year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Power Station of Art, Shanghai, China
2013 [Superfluous Things NO.4---Liang Shuo], Hive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Beijing, China
2013 [Fuck Off 2], Groninger Museum, Groningen, the Netherlands
2013 [Space Drawing], KadE Kunsthal, Amersfoort, the Netherlands
2012 [Reactivation---9th Shanghai Biennale], Power Station of Art, Shanghai, China
2012 [Pulse Reaction---An Exchange Project on Art Practice], Time Museum, Guangzhou, China
2012 [No Name Station], Gertrude Contemporary, Australia
2012 [The Human Factor], Mueso Pietro Canonica, Roma, Italy
2011 [5x5 2011], Espai d'art contemporani de castello', Spain
2011 [Beijing Design Week],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Beijing, China
2011 [Arrow Factory Grotto - Diao Dui Collective], Arrow factory,Beijing, China
2011 [Endless Variations- Sui Jianguo and His Students show], Red Star, Beijing, China
2011 [15 Days], White Box Museum of Art, Beijing, China
2011 [Start Form the Horizon——Chinese Contemporary Sculpture Since 1978], Si Shang Art Museum, Beijing, China
2011 [Echo: Minds – in – Hands], PIFO New Art Gallery, Beijing, China
2011 [FAT ART 2011], Today Art Museum, Beijing, China
2011 [EXTRACT-The 3rd Stall Keeper Show], C5 Art, Beijing, China
2011 [Practice to Get Lost], AM Art Space, Shanghai, China
2011 [THE EVOLVING ART], Academy of Arts and Desig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2011 [Surplus Goodlookingness], Tang Contemporary Art, Beijing, China
空间站正在展出
地 天 通 — 时 空 的 神 圣 秩 序
Link Heaven and Earth —Sacredness rule of Time and Space
策展人 | Curator
付晓东 | Fu Xiaodong
学术顾问 |Academic Adviser
袁宁杰 | Yuan Ningjie
艺术家 | Artist
陈花现 | Chen Huaxian、陈春木 | Chen Chunmu、范华 | Patrice Fava(收藏 | Colleced works)、付晓东 | Fu Xiaodong、郭宇剑 | Guo Yujian、郭锐文 | Raven Kwok、雷子人 | Lei Ziren、梁硕 | Liang Shuo、吕胜中 | Lv Shengzhong、鲁大东 | Lu Dadong、卢彦鹏 | Lu Yanpeng、毛晨雨 | Mao Chenyu、孙宇 | Sun Yu、邬建安 | Wu Jianan、王琛 | Wang Chen、王梵僧 | Wang Fanseng、贤之 | Xian Zhi、袁宁杰 | Yuan Ningjie(收藏 | Colleced works)
日期 | Exhibition Time
2019.4.27 - 6.16
地点 | Venue
空间站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中一街 | Space Station, NO.4 Jiuxianqiao Rd, 798 Art District, Beijing
扫一扫关注中国北京“空间站”,
来自宇宙时空的前沿现场:
T: +86 10 59789671
W: www.space-station-art.com
E: spacestationart@163.com
地址:空间站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中一街
Venue: Space Station,NO.4 Jiuxianqiao Rd,798 Art District,Beijing 100015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