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OCAT上海馆 | 展览讲座】地狱已空:作为创伤与死亡的时间—影像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讲座:地狱已空:作为创伤与死亡的时间—影像


主讲人姜宇辉、刘窗


主持、对话:张涵露


时间:2019年5月25日(周六)

 14:30-17:00


地点:OCAT上海馆,一楼公教空间


请识别二维码预约参加




关于讲座

电影哲学可以从像动与心动之分合关联的角度来重新理解。在视觉机器占据主导的运动-影像的时代,抽象化的运动与心灵的绵延时间已然形成明显张力。而进入到数码电影的宇宙之中,流动不已的时间-影像则进一步从根本上消弭了心灵本身的创造性的离心之力。由此有必要回归到“形迹”这个前电影的摄影本体,经由晚近的电影考古学的考察和电影哲学的思辨,在当下的时代重新思索像与心的第三种关联可能,进而在欲望-机器的全面捕获的时代探索重返时间本原、重构主体性的真正契机。值此展览之际,我们特别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姜宇辉、艺术家刘窗,他们将从各自不同的经验和认知出发,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一次深入的讨论。《艺术论坛》中文网编辑、策展人张涵露应邀担任主持和对话嘉宾。


关于主讲人


姜宇辉

(教授、博士生导师)

姜宇辉,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硕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市“曙光学者”。法国哲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法国哲学与艺术哲学。专著有《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与《画与真:梅洛-庞蒂与中国山水画境》。译著有《千高原》与《普鲁斯特与符号》。


刘窗

(艺术家)

刘窗,1978 年生于湖北省,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刘窗的作品以雕塑、影像和装置为主。他的创作以直接触及社会、经济和都市现实的边界而著称 , 对日常潜在的系统有着多重理解与思考。


关于主持人


张涵露

(策展人)

张涵露是一名写作者和策展人。她出生并生活在上海,2013年于芝加哥艺术学院修毕艺术历史、理论和评论硕士。2014年获“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二等奖,文章发表于瑞象视点、LEAP、Flash Art以及art-agenda等媒体。2015年入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策”项目并联合呈现了“展览的噩梦(下):双向剧场”;除此之外,她曾在纽约的No Longer Empty、49B Studios,北京的央美术馆、百年印象等空间策划展览;2018年参与了“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双年展。张涵露曾参与实践论和44剧场等多个合作性项目。


当前展览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