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器以金为皮,玉为骨,玉包金,形成黄白相间的效果。或以金嵌宝相隔,或以龙首相隔。主体纹饰龙形刻画最为生动,戏珠龙张口拱珠,双目圆睁,角、发向后,边饰层次多,构图多样、繁复。全器运用了范铸、累丝、錾花、掐丝、炸珠、焊接、镶嵌等诸多工艺,复杂而细腻;构思、设计巧妙,造型富丽堂皇,显然代表了明代金镶玉工艺的最高水平。
明代,随着海外贸易与商品经济的发展,金银玉珠被视为财富的象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以金银玉珠为原料的金镶玉嵌宝器物空前繁荣,明代金镶玉有“金玉满堂”、“玉振金声”等祥瑞寓意,这一时期在皇家和民间的双重推动下,俨然成为了一种新的审美时尚和趋势。
我们经常听到“凤冠霞帔”【读音是fèng guān xiá pèi】,霞帔作为我国古代妇女的帔服,出现在南北朝,隋唐时盛行。但那时所指的是披巾,因其色彩艳丽,犹如霓虹彩霞,故称“霞帔”。宋代以后,用各种金属制成悬胆形坠饰,成为贵妇礼服中的一种新款服饰,这种坠饰就称为霞帔坠。这一形制自宋代沿用至明代。霞帔坠有金、玉、银等不同质地,妇女身份越高贵,所佩的帔坠也越精美。
霞帔及其附属的霞帔坠可不是能随意佩戴的,《大明会典》中有关于命妇霞帔及霞帔坠使用的明确要求,洪武二十六年:“一品至二品,霞帔用云霞翟文,钑花金坠子;三品至四品,霞帔用云霞孔雀文,钑花金坠子;五品,霞帔用云霞鸳鸯文。镀金钑花银坠子;六品,霞帔用云霞练鹊文。钑花银坠子;七品霞帔坠子与六品同。八品至九品,霞帔用绣缠枝花,坠子与七品同。”原来,一品至四品的命妇才能佩戴金质的霞帔坠,对照我们即将在1月3-7日民族文化宫展出的霞帔坠,不只是金地,而且还使用了凤凰图案,其使用者的身份级别自不言而喻。
1050号拍品 明 金质水滴形双凤莲纹霞帔坠
长7.7宽6.4cm重31.6g
RMB:35,000—80,000
霞帔水滴状,两面纹饰相同,霞帔坠心内主题纹饰为透雕,模压、锤揲、錾刻出的双凤踩莲图,两朵莲花饱满丰硕,双凤翅部用曲线纹表现羽,英姿飒爽,给人母仪天下之感。整个造型玲珑奇巧,线条流畅,精致喜人。
1051号拍品 明 金质对凤纹霞帔坠
高8.7宽6cm重26.6g
RMB:60,000—100,000
霞帔鸡心造型,两面扁平,其纹饰式样纷繁,以镂雕技法刻画了昂首展翅、相对而立的两只凤凰,凤凰眼角细长,喙有弯钩,项颈飘逸 ,尾羽飘翎翔动洒脱,四周则饰以花卉和如意云纹。器物整体图案形态逼真,雍容华贵,制作巧夺天工,纹饰繁复,精致非常。
1088号拍品 明 牡丹纹霞帔金坠饰
高8宽6.4厚1.7cm重39.8g
RMB:70,000—150,000
霞帔坠由两块镂空金片拼合而成,呈悬胆形,透雕牡丹纹、纹饰十分精致美观,边缘饰一圈叶片纹,顶端打作环圈,以作佩系。整体造型美观,纹样清新,金质成色好,工艺精湛,令人爱不释手。
1089号拍品 明 龙戏珠纹金手镯
直径7.9宽2.1厚0.7cm重151.2g
RMB:120,000—200,000
1049号拍品 明 金质镂雕福寿双全纹手镯
长6.6宽5.8厚0.3cm重98.5g
RMB:80,000—150,000
手镯为金质,玦形,镂雕工艺繁芜精致,大面雕有“蝙蝠、兽、双钱、如意”等纹饰,寓意“福寿双全”,手镯内壁打磨光洁如镜,整器做工精细,纹饰清晰、轻巧,品相较好尽显雍容华贵之态,精美绝伦、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古人以蝙蝠、桃和双钱,组成“福寿双全”吉祥图案。取“蝠”与“福”同音,“钱”与“全”同音,桃象征寿之意。自有文字记载始,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及平民百姓,出于美好的愿望及对祥瑞文化的崇尚,不断演化,推陈出新,赋予了【福、寿】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1054号拍品 元 金质累丝香囊式链盒
宽5.6厚2.7cm重39.8g
RMB:40,000—100,000
金盒模锻成形,运用了錾刻、累丝、锤揲等制作工艺,盒体平面呈五曲连弧形,直口、浅腹、平底、圈足,盒盖、盒身形制相近,上下大体对称,以子口扣合,中空,一端有一活动插钮,可启闭。盒盖面鏨刻一对蜻蜓绕花丛飞翔,蜻蜓刻画得生动有趣。金盒上下带链可系于腰间。整器轻巧玲珑,做工精细,绚丽耀眼,尽显精致奢华。
1055号拍品 元 金质摩羯纹粉盒
直径6.1厚3.5cm重103.5g
RMB:80,000—150,000
此盒造型古朴秀美,形制为子母口圆形,分底、盖两部分,盖面浮雕摩羯纹,摩羯头似狰狞的龙头,嘴大张,身粗壮,遍身饰鱼鳞纹,尾如鱼尾。粉盒四周阳刻莲花纹,刻花技艺娴熟,线条自然流畅,整器制作工艺精湛,图案纹饰细腻传神,生动逼真,布局严谨。
摩羯,又称摩伽罗,本是印度神话中水神的坐骑,所以有鱼的身体。摩羯纹是由西域传入我国,意为河水之精、生命之源。最早出现大约在东晋,随佛经传入中国,顾恺之《洛神赋图》中已经出现摩羯形象。自唐以来摩羯纹饰在金银器、瓷器中多见。
1081号拍品 元 双狮纹带链辽式金链盒
宽6.5厚1.7cm
RMB:300,000—500,000
金盒方圆形,器盖、器身、足底经焊接而成,花式口、曲腹,腹部錾刻缠枝花卉纹,纹饰以模压为主,局部錾刻。正面主体纹饰分两层:中心锤鍱技法做出凸起的双狮,双狮腾跃,鬣(liè)毛浓密、卷曲上扬,长尾。外层为飞鸟、昆虫、云朵、缠枝组合纹饰,外围以凸线、联珠、花卉等为边,以宝相莲瓣纹作边框。
中国妇女使用妆粉至少始于战国时期,在唐代就已非常流行。历代粉盒做工十分讲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四边形、六角形、八角形、葵瓣形等,亦有仿瓜果形的;质地有蚌、石、瓷、铜、金、银、玉、玛瑙、珍珠、琥珀、漆器等,形态各异,精美绝伦,广泛应用模制、印花、镂雕、鏨刻、螺钿、掐丝、錾花、镶嵌等工艺,其技艺之考究与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中国古代的饰品,此次拍卖会还有几件异域特色的饰品也别具特色:
1078号拍品 14世纪中亚金质多宝嵌耳饰一对
高4.8宽3.4cm重10.4g
RMB:30,000—100,000
耳饰采用焊接、镶嵌、镂空等工艺制作而成,单个环面镶嵌五颗绿松石和三颗红宝石,耳环外部以减地手法镂空出锯齿状,环钩弯曲呈耳形,坠饰为水滴状,造型优美,极尽奢华。
1073号拍品 14世纪中亚大夏巴克特里亚金质嵌宝石耳饰一对
长7.7宽3cm重23.5g
RMB:50,000—100,000
耳饰采用锤揲、錾刻、镶嵌、炸珠、焊接等工艺,由耳珰、中间炸珠耳环和下部坠饰三部分组成。上部弯曲成半环钩状,环面上嵌有宝石,绕宝石周围有一圈等距相间的炸珠,环下横置金丝簧穿两粒圆珠,下部为球状坠饰,设计巧妙,做工精细。
1075号拍品 14世纪中亚印度式金质花瓣形耳饰一对
长5.4宽2.5cm重19.8g
RMB:50,000—100,000
耳饰采用锤揲、錾刻、焊接等工艺,上为曲柄形的用以穿耳的弯钩,耳环用金银模压出花瓣形,在花瓣围绕一圈炸珠纹饰,中间焊接数个珍珠,下为长条中有联珠纹坠饰,带有强烈的异族风格。耳饰做工之精致,造型之华美,令人称奇。
1076号拍品 14世纪中亚萨珊波斯金质掐丝炸珠花草纹耳环一对
长4.2宽3cm重14.6g
RMB:50,000—100,000
耳环以黄金为托,采用掐丝、捶打、錾刻、焊接等多种工艺精工细作而成,上部为弯状金钩,器身用炸珠金丝编结成花草纹,周边镶嵌珍珠,表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耳环造型小巧秀气,细腻精美,珍珠圆润优雅,黄金高贵大气。
1077号拍品14世纪中亚波斯金质掐丝立狮形嵌松石耳环一对
长3.2高2.7cm重10.8g
RMB:60,000—150,000
耳环采用掐丝、捶打、錾刻、焊接等多种工艺精工细作而成,环钩弯曲呈耳形,掐丝表现狮身,狮嘴大张,眼睛圆睁,角嵌有绿松石,尾部细长,姿态表情生动活泼。耳环造型古朴雅致,工艺精细,令人爱不释手。

扫描添加竞买咨询专线客服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