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999-2019
0-恋爱的犀牛20周年-
恋爱的犀牛20周年音乐会孟京辉朗诵片段
通往《恋爱的犀牛》天梯的钥匙,我一直在找
口述:孟京辉
采访&撰文:吕彦妮
《恋爱的犀牛》,你喜欢它或是不喜欢它,都是受欢迎的。这个我无法掌控。无论我努力做了多少自己的尝试在里边,或者不在剧里加入自己的能量了,它都有一个魔咒,就是永远受欢迎。20年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我也怀疑过,这个戏怎么没有争议呢?怎么没有受到激烈的批判呢?我也有点不满足,但是就这么着吧。现在我们再去纪念它,真的就是一个大型行为艺术,我作为一个导演,在整个发酵过程里,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我的坚持加进去了。

恋爱的犀牛20周年音乐会
这是老天爷给我和廖一梅的一个礼物,让我们能在未来的日子里还能坚持某种东西。“坚持”这件事,是《恋爱的犀牛》教给我的,你只要坚持就够了,你的心到底有多大,它能给你呈现出来的世界就有多大。
当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感到崩溃或者彻底绝望的时候,老天爷会给你一个礼物。《思凡》、《恋爱的犀牛》、《两只狗的生活意见》、《活着》、《茶馆》……都是这样,它一直支持着我,告诉我别急,有好东西,好好玩,随便来。艺术家绝对是上帝的宠儿,每每意识到这一点,我都偷偷乐得睡不着觉。所以我老熬夜是干嘛呢?偷偷乐呢!

孟京辉在《茶馆》排练现场
在那些失败的日子里,我也觉得挺好,因为我有自己的事干。
你说,放弃跟坚持哪个更难?
我的答案是:放弃更难。
一个月前,我又新排了一版《恋爱的犀牛》,跟以前那些完全不一样了,舞美、音乐都不一样了,气质也不一样了。我挺开心,已经3000多场了,太来劲了。社会一直在变化,我一直在做这个戏,只要一直在做,在行动中,它就会一直有生命力。
这次我在戏里加进了一种“注视感”,让所有人都注视着马路和明明爱情的发生、消亡、激烈的争执和挣扎,痛苦和绝望。舞台上,突然就有人蹿上去,一群人就站着看他们俩,看完了就撤。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干,就觉得来劲,深情,好玩儿,就觉得他们俩的爱情是值得被注视的。
蝴蝶组《恋爱的犀牛》剧照,莫可可拍
除此之外,我还在这个故事里找到了一种“情感替换”,他爱她,她又爱别人,别人又跟他没关系,这不是一个互相追逐的故事,而是他们各自追寻的过程。
我第一次在做《恋爱的犀牛》时,觉得好多事情我可以做得晕乎一点,后来我发现只要我做就行,因为剧本本身非常强大,重要的是它的语言之剑能在舞台上飞舞,这个语言之剑并不单是锐利的,或是风声四起的,它还是华丽的、色彩丰富的,它的华丽跟情感的朴素形成一个对照。廖一梅给了你一个剑谱,你必须得顺着它。
所以我后来所有的设计和变动,都不能说是解读它,应该叫“环抱”它。
这个剧本我无法解读。一方面因为这是我爱的人写的,另一方面是我解读不清楚。如果我要解读清楚了,这种情感就变得固定了,我就要那个不确定的东西。

《恋爱的犀牛》第2500场演出,Killarb摄
也有人问我,现在由年轻演员来演这出戏,质感有变化吗?不会。大狗也是叫,小狗也是叫,有的时候小狗叫得更加精彩。我相信他们,因为我也是年轻人,我也是年轻过来的。现在唱衰年轻人?这太傻逼了,谁唱衰谁啊!当他唱衰别人的时候,就是唱衰自己呢。
《恋爱的犀牛》不是经典。这世上哪有什么经典?“经典”在运动当中是美的,“经典”在速度化的调整下是美的。戏剧应该是一个活跃的东西。
在这种运动和改变中,我始终相信,这样的爱情永远发生,天天发生,此时此刻就有。人内心的执着是难以想象的。
法斯宾德说,爱情在这个社会里,是人与人之间最阴险、最有效的武器。那个词被翻译成“阴险”,我理解的是:爱情,是特别内在的、非常不露声色、渗透性的一个武器。

张弌铖、刘爽主演《恋爱的犀牛》剧照,Killarb摄
《恋爱的犀牛》最后有一个“杀犀牛”的行动。你说一个人怎么会杀犀牛呢?这不瞎扯吗?杀不了的,犀牛皮多厚啊,你怎么杀?所以我老想进入这个行动的象征意义里,但做着做着就没有了,丢了。这个象征会不会是通往这部戏天梯的钥匙呢?我有时候就遗失了,所以我一直想再找这把钥匙,也许我找不着了,但是没关系,我一直找就行。
廖一梅相信我,因为我一直在找。本质上,她是悲观主义的,而我是乐观主义的石头。我觉得,一块石头扔进大海里也能有声音,这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相信的事。
《恋爱的犀牛》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几乎不再想这个问题了。它就是一只“恋爱的犀牛”。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可获取全文)

廖一梅:我不再想恋爱的犀牛了

张弌铖:我哪儿也不去

齐溪:看自己的伤疤

刘爽:从“蜗牛”到“犀牛”

刘畅:你敢让我演吗?

吴越:我回头一看,那个年纪再也不会回来了

郝蕾:我是芥末味的明明

张隽溢:我也是一个把心挂在外面的人

刘润萱:我是一个不怕走弯路的人

黄湘丽:执念,都留给了舞台

段奕宏:这火没灭

肖鼎臣:我害怕再去看它

毛雪雯:我会带着明明一起好好生活

郭涛:他说,21世纪马上就要来了,咱们得做点什么


编剧:廖一梅
导演:孟京辉
作曲:张广天
舞美设计:张武
灯光设计:王琦
空花组
张弌铖、刘爽、杨佐夫、李智浩、吕京
罗欢、张功长、郭炳琨、张亚茜、陈育新
北京 | 蜂巢剧场
2019.12.10—2020.01.05
蝴蝶组
刘亚楠、王颖、彭楼、韩叙、孙荣璟
魏嘉、王韵涵、张晗、王树浩、王宇升
广州 | 广东粤剧艺术中心
2020.01.01-01.05
上海 | 上海大剧院
2020.02.04-02.09
2020.03.10-03.15
山东 | 临沂大剧院
2020.02.14-02.15
杭州 | 蜂巢剧场
2020.02.20-03.08
厦门 | 厦门嘉庚剧院
2020.03.27-03.28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