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下一个十年?三位导师带您打开未来之门 | 艺术客·星期六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SATURDAY
星期六



北纬N39°,东经E116°上有什么?
“富春山居图”?
(有一座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中心)
水城威尼斯?
(从威双巡回到北京的中国国家馆)
这儿还有什么?
请回答2020



自凡尔纳的《地心游记》起,人类就没有停止对于大自然的探索和想象。进入第五次工业革命后,技术成为打开未来的钥匙,虽然我们不能乘坐时光机抵达未来,却可以在艺术家的创作中,看到传统与未来相互融合后生发出的关于未来的“故事”。 


电影《地心游记》剧照


在爱你爱你的2020年,#你好,星期六!人人都是艺术客# 第一站坐标北京东城区的嘉德艺术中心。1月11日,一个星期六下午,在北京的深冬中通过三位特邀导师的引领,在东城区温暖的“富春山居图”中进行三场活动,畅享一个回到未来的艺术盛宴。


北京嘉德艺术中心


 “嘉德艺术中心远比一家博物馆更丰富。”该中心总建筑师奥雷·舍人在建筑风格中取得了新旧之间微妙的平衡,将新建筑置入北京古城肌理的同时,和谐地与周围环境协调。


从嘉德艺术中心看紫禁城 © Buro OS


圆形透镜嵌入灰色玄武岩 © Buro OS


著名山水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通过抽象提炼,像素化地以圆形透镜嵌入灰色玄武岩中,如旋律般环绕点亮建筑外立面,亦画亦窗,也为室内注入自然光线。以中国式的融合叠加手法打通文化空间和公共职能,通过文化活动和生活方式揉合艺术和文化。

1月11日下午在嘉德艺术中心进行的两场导览,一场茶会的活动,分别以不同角度切入,从传统出发,提出对于未来的指向。 


  


No.1

听2019威双中国国家馆“前传” 



展览:Re-睿——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巡展
特邀导师:吴洪亮

吴洪亮是中国艺术界十分活跃的策展人,现任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他擅长在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碰撞中思考和践行他的策展理念,同时也致力于近现代美术史、艺术管理研究等工作。




作为两年一届的国际艺术盛会,2019威尼斯双年展以“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为主题,铺陈开一幅“活色生香”的时代画卷。本届中国国家馆以“Re-睿”为主题,借回眺思考未来,从人类文明的偶合、生活的日常以及自身的感知出发,建构一个别样的中国园林式的艺术场域。


艺术家费俊的参展作品


艺术家耿雪的参展作品


当展览空间从威尼斯水城转移到古都北京,从古代欧洲的军械库建筑切换到当代中国的嘉德艺术中心,展览加入了四位参展艺术家之前的多件作品。在嘉德艺术中心的展览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艺术家创作的思维导图,正是有了这些“前传”,才有了“Re-睿”。



展览现场


嘉德艺术中心“睿亭”


展览希望有更多的观众能进入展厅来体验,借助艺术的视角重新构想未来的可能性。


No.2

读传统与未来的“微妙关系” 



展览:远·鉴——传统与未来的转换图式
特邀导师:张修哲

张修哲,逸居艺术空间创始人,收藏家,艺术家,多年专注于古代艺术品的鉴赏和收藏,其藏品多次被收入嘉德拍卖“逸居”文房清供专场。他亲自设计并建造的逸居艺术空间入选家居廊《2020年室内设计年鉴》,其“器用为上”系列作品巧妙阐释了中式美学与当代精致生活态度。




逸居艺术空间及参展艺术家在展览现场分别以深厚的中国艺术传统为根基再出发再诠释再演绎,用中国传统的审美逻辑探讨绘画的时间维度以及物质的多重能量。


黄钢《红角》 古大漆板、古木刻印版、拓片、油彩  88x58cm  2015


三位参展艺术家的作品都被收藏在重要的艺术博物馆和大型公共空间,在国际艺术界、学术界、艺术史学界不断获得好评。泰祥洲的水墨“天象”系列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宇宙观与当代思维、视角的高度融合,气象万千;黄钢以具有历史记忆的现成品和综合媒材来组合、构建新的视觉人文景观;乔晓光的大型装置和绘画根植于中国古老民间美术,给予当代式的呈现表达。  


No.3

读传统与未来的“微妙关系” 



讲座主题:东西方在茶的世界里碰撞了700个春秋
特邀导师:高鹏

凯撒文化公司研发总监、旅澳茶文化传播者。2014年在南澳大利亚首府阿德莱德创立Tlife品牌与线下店,同年接受当地知名媒体文化类专栏采访,被誉为当地文化推广第一人;2019年担任《日本茶文化历史研学》导师,为《艺术客》杂志撰写茶文化类文章。




今天,茶已经被广泛种植到全球除南极洲之外的全部大陆。在不同文化中,它呈现出十种以上的不同形式。然而在最初,它是如何穿越万里之遥,在惊涛骇浪中远赴西方?又是谁搭建了最初的时空陆桥呢? 


逸居艺术空间展览现场


听完两场导览,再到张修哲的逸居艺术空间中坐下来,静静地回味艺术,听一段茶的故事,让思想和肠胃同样“巴适”。 



活动集结令


01

新地点:北京嘉德艺术中心

 老时间:1月11日(星期六)

不见不散!


识别下图二维码加入活动

01

end -



本文转载自scope艺术客,文转载需授权,如需转载或媒体报道请联系:artcenter@cguardian.com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