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2ºC——刘建华作品” 公共项目二
陶瓷作为思考方式 ——《马斯特列的每一天》放映及映后谈
时间:
2020年1月12日(周日)
15:00-17:30
嘉宾:
谭红宇、刘建华
语言
中文
OCAT深圳馆-图书馆
1342ºC: Works by Liu Jianhua Public Programs Ⅱ
Ceramics as the way of thinking—Days and Years of Enric Mestre screening and talk
TIME:
Sunday, January 12, 2020
15:00-17:30
GUESTS:
Tan Hongyu,Liu Jianhua
LANGUAGE:
Mandarin
VENUE:
Library, OCAT Shenzhen
*活动免费,欢迎参加。
·
对谈 CONVERSATION
基于2019年度的“艺术家个案研究”展览“1342ºC——刘建华作品”,第二期公共项目我们邀请到同为陶艺家和陶瓷电影制作人的谭红宇教授,来放映由她制作和拍摄的纪录片《马斯特列的每一天》和《致敬-雅克·考夫曼的印度之行》。映后,谭红宇和刘建华将共同探讨“陶瓷”作为一种传统的材料和创作媒介,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是如何被艺术家们思考、认识和实践。
After 1342℃--Works by Liu Jianhua launched in 2019, OCAT’s “Contemporary Artists Case Study Research” ushers in another artist, professor Tan Hongyu. In this second edition’s public program, ceramist and ceramic filmmaker Tan Hongyu will show Days and Years of Enric Mestre and Tributes-Paths in India of Jacques·Kaufman, two documentaries produced and filmed by her. Then, Tan Hongyu and Liu Jianhua will discuss how “ceramics” as a traditional material and creative medium have been considered, recognized and practiced by artist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
放映 SCREENING
《马斯特列的每一天》

2019/纪录片/75’05’’/彩色/PAL/16:9/中文+英文+法语+西班牙语字幕
导演/制片/摄像:谭红宇

谭红宇与恩里克·马斯特列
这是一部记录现年84岁的西班牙国际陶艺大师恩里克·马斯特列,站在人生的边缘,回溯自己一生的创作思考的纪录片。影片以艺术家自述的方式,铺展了马斯特列如诗的智性光芒,穿越漫长岁月的含蓄激情,和其自我书写的沉静而深刻的内在风景。
《致敬-雅克·考夫曼的印度之行》


2019/纪录片/30’/彩色/PAL/16:9/中文+英文字幕
导演/制片/摄像:谭红宇
雅克·考夫曼(Jacques·Kaufmann)是国际著名的陶瓷艺术家与高等陶艺教育家。他提倡陶瓷的自由实践,其作品由材料、态度、技巧、思想等多种不同因素相结合,并立足于当代艺术。雅克·考夫曼的作品在国际学界具有重要和广泛的影响,他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陶瓷文化交流,是一位具有杰出学术成就的当代艺术家和文化活动家。
<< 滑动查看雅克·考夫曼作品图 >>
·
嘉宾简介 GUESTS' BIO

谭红宇(阿鱼)
Tan Hongyu (Ayu)
既是一位陶艺家,同时也是一位陶瓷电影制作人,其纪录片作品屡获国际殊荣。她拍摄了多部关于中国传统陶瓷制作工艺与生活的纪录片,并记录了一批国际当代顶尖陶艺家的工作个案。她的电影考察了陶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政治现实,以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过程和当代创作理念。

刘建华
Liu Jianhua
1962年出生于中国江西,1989年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现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系雕塑专业,1989年至2004年在昆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2004年起至今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现生活、工作于中国上海。
刘建华以综合材料为主要媒介,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具实验性、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1989年大学毕业后,他尝试在当代背景下进行实验性的创作。刘建华的陶瓷和综合材料作品反映了近年来不断困扰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变化。他的《日常·易碎》系列于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中首次展出,刘建华将日常用品复制成外表和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性的神秘物体。2008年,他一反先前多年对全球化及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引发的诸多问题、焦点的近距离直接关注,提出“无意义、无内容”的理念来进行创作,从2008年作品《无题》开始了一个全新方向的探索,并形成了当代艺术创作的个人语言体系。
新 年 福 利
2005-2020那些与OCAT有关的记忆
OCAT15岁啦!开馆以来,我们看到很多观众驻足在展厅中的作品前,专注在讲座的现场中,有过疑问,也有过感触。如果可以,倘若您能想到些什么与OCAT有交集的故事,我们希望在此收集您的记忆。经过允许的部分,将被整理出来,作为送给OCAT的礼物,以微小的鼓励支撑艺术的信仰。同样你们也将获得来自OCAT的答谢,快来参与吧!
☞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留下故事

相关链接
“艺术家个案研究”
“OCAT15周年”系列项目
Contemporary Artists Case Study Research
"OCAT 15th Anniversary" Series
1342ºC: Works by Liu Jianhua
1342ºC——刘建华作品
展览总监:栾倩、毕大松
策展人:冯博一、王景
Exhibition Directors:Luan Qian、Bi Dasong
Curators:Feng Boyi、Wang Jing
2019.12.8 - 2020.4.7
OCAT深圳馆_展厅A\B
OCAT Shenzhen
Exhibition Halls A and B
☞ [ 开幕回顾 ]
☞ [ 新展预告 ]
OCAT深圳馆成立于2005年,位于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内,是OCAT馆群的总馆。作为馆群中成立最早的机构,OCAT深圳馆长期致力于国内和国际当代艺术和理论的实践和研究。从开创至今,一直围绕着艺术的创作和思考而展开其策展、研究和收藏工作。
地址: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区F2栋OCAT深圳馆
开放时间:10:00 - 17:30(逢周一闭馆)
网站:http://www.ocat.org.cn/index.php/home
微信公众号:OCAT深圳馆(ID: OCATShenzhen)
微博:OCAT深圳馆
Instagram:ocatshenzhen
Facebook: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 - OCAT Shenzhen
__________
长按二维码,走进OCAT深圳馆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