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青年艺术家
南山金皮皮作品赏析
不知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在看过某部精彩的影视作品后,脑子里总有几个挥之不去的画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能淡忘了剧情,但是总有那么几个镜头深深烙在心里,定格在回忆中。
《有红色的阿虫肖像 NO.1》
"Portrait of A Chong with Red NO.1"
95.5 × 204 cm
纸本水墨 Chinese Ink and Wash Painting on Paper
2017
明明是这么深刻的画面,但奇怪的是,当我们打算将这些画面从记忆中提取,会赫然发现很难读出太多细节。画面中的每一个角落那么清晰又那么模糊,像是一张既写实又抽象的艺术品。
它是矛盾、不真实,甚至不存在的。因为通过我们悠长回忆的不断提取、存放、编排重组,这些画面早已经脱离了现实与客观,成为了我们记忆中独有的某个节点。
于是,我们记住了自以为客观的主观画面,并将这些有趣的画面封存进自己记忆的长河中。
《有红色的阿虫肖像 NO.2》
"Portrait of A Chong with Red NO.2"
95.5 × 139.5 cm
纸本水墨 Chinese Ink and Wash Painting on Paper
2017
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它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奇妙感受,如果你也曾享受这种感觉,那你一定不能错过今天艺平方为您推荐的这位艺术家—— 南山金皮皮,一个善于将客观情节与主观感受完美结合的青年艺术家。
《有红色的阿虫肖像 NO.3》
"Portrait of A Chong with Red NO.3"
69.5 × 178 cm
纸本水墨 Chinese Ink and Wash Painting on Paper
2017
那些我们都感到似曾相识的画面
南山金皮皮:
我不是一个观念性主导作品的作者,我的作品是表现性为主导的。相比于画面中的符号和隐喻,通过视觉上的呈现表达出的私人的情感可能是我现阶段更关注的,我现阶段的创作的目标是能够找到一种形式可以把我的情感凝固在一个稳定的画面结构里,让我的情感通过视觉上的呈现来形成张力,我希望用这种观看时内化的张力来产生共鸣。
《囚笼》"Cage"
69.5 × 69.5 cm
纸本水墨、丙烯
Chinese Ink and Wash Painting with Acrylic on Paper
2019
南山金皮皮的作品带着一种很纯粹的艺术情感,无论取材自哪里,他都能将其与自己的一份感性完美融合,而加入这份情感后的艺术品,总能带给观众一种说不出的熟悉感。无论你曾经看过相同的画面与否,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都会不设防的涌上心头,这或许就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最单纯、直接的共鸣。
《喜宴 demo 1》
"Wedding Banquet Demo 1"
45 × 32 cm
纸本水墨 Chinese Ink and Wash Painting on Paper
2018
比如这组《喜宴》系列的作品,其中夹带着的浓烈情感,就给人予一种很自然、熟悉的情感共鸣。
这组作品共有四幅,画面均以黑、白、灰配以大红色构成,单纯且对比强烈。色块间的组合有着各自明确的分工:墨色变化丰富,用于大面积的背景铺垫使画面景深更远,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红色的点缀非常抢眼,流露出作者主观且浓厚的个人情感;而留白的作用则是为了让作品“呼吸”,它既起着衬托与对比的作用,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让人视觉放松的的地方。
这样的编排让人感受到画面的松紧有度,不会因为太过强烈的对比而产生过度紧张的情绪。
《喜宴 demo 8》
"Wedding Banquet Demo 8"
41.5 × 30.5 cm
纸本水墨 Chinese Ink and Wash Painting on Paper
2018
南山金皮皮表示,这组作品的素材取自他的家庭相册,“在我出生前后的一系列酒席,年轻而感到陌生的脸庞,封固的幸福时刻,都含混地融化在水墨里,只有我赋予的那片红色可以让这些片段与我重新产生联结。”
或许正是带着这样的情感进行创作,南山金皮皮才能把“家庭聚餐”这一场景的氛围渲染得如此活灵活现。他没有着重刻画每个人物面貌,这反而使作品有着一种“回忆中”的味道,这一幅幅清晰又模糊的记忆片段,勾出了每一个观众想起自己记忆中专属的那些场景。
《喜宴 demo 9》
"Wedding Banquet Demo 9"
36 × 28.5 cm
纸本水墨 Chinese Ink and Wash Painting on Paper
2018
正如前文所说,《喜宴》所传递出的感受与其他艺术品大不相同,它不是单纯的让观众通过艺术品去解读艺术家的理念,而是通过感受画面,让观众与作者在心境上达到串联,一种不需要刻意的解读,自然而然就会涌上心头的人与人之间的默契。
那些以别人为视角的画面
南山金皮皮:
我的创作灵感通常来自网络上的图片,以一张图片为基础,我会展开一系列的联想并由此产生情绪的波动,有可能最后呈现的效果完全是模仿这张图片的,也有可能已经很难看出关联。之前的阶段基本上还是模仿为主,现在慢慢开始出现一些作品,它之前的图片只是一个它的启发点。
《这时出现了两个小女孩》
"Then Two Little Girls Appeared"
69.5 × 69.5 cm
纸本水墨、丙烯
Chinese Ink and Wash Painting with Acrylic on Paper
2019
大部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都是来自自身经历或是身边亲近的人或事物,一方面因为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情感会比较深刻与真实,另一方面考虑到如果告诉别人灵感来源与自身无关(比如来自别人的相片或者影视作品),生怕落人话柄,作品容易被扣上“苍白”的标签,哪怕,有些人可能根本还没看到作品本身。
《Lee Kwun Yik 002- 如坐针毡》
"Lee Kwun Yik 002- As if Sitting on a Spiked Rug"
60 × 97 cm
纸本水墨 Chinese Ink and Wash Painting on Paper
2019
但南山金皮皮不同,他直言不讳地谈论自己的灵感“来自网络上的图片”,甚至坦言可能最后“呈现的效果完全是模仿这张图片”,这样真挚的勇气是值得让所有艺术家佩服的。
《玫瑰内衬 01》"Rose Lining 01"
45 × 73 cm
纸本水墨 Chinese Ink and Wash Painting on Paper
2019
要知道,在这个多媒体的时代,如何正确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传统艺术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有些人选择照搬硬套,有些人选择视而不见,而对于南山金皮皮,这是一种从客观到主观的转变过程,是一种情感的升华,或许也正是带着这颗正视艺术的赤子之心,南山金皮皮才能创作出感人的作品。
《乐队》"Band"
50 × 34.5 cm
纸本水墨 Chinese Ink and Wash Painting on Paper
2019
比如他创作的《乐队》,描绘了四个由尼泊尔小孩组成的业余乐队,这支乐队的演唱视频曾在网络上小规模地风靡了一阵,最近又出现在网络上。在第二次见到这个画面的时候,南山金皮皮形容这是“一种海浪两次把同一块贝壳拍上沙滩的感觉,真的很奇妙。”
这幅作品以水墨为主旋律,没有多余色彩的粉饰,浓淡、干湿对比强烈,墨色丰富饱满,每一个大的墨块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零碎但有条理的笔法走向。这样的笔墨技法使得画面尤为灵动,每一笔墨色都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仿佛他们都在隐约的呼吸着。
《乐队》局部 Close up of art work
值得注意的是,画中四个小孩着装朴实,神情稚嫩严肃,带给人一种既有趣又发人深省的感触。在细节的刻画上,南山金皮皮还是选择了惯用的书写手法——省略掉吹毛求疵的细节描摹,重点放在对画面氛围的营造上。
情感带入、换位思考,南山金皮皮切切实实地将这个画面转换成自己的东西,他说:“这个图像对我来说带有一种非常私人的感触,是某种遇见了一个根本不会再相遇的老朋友的感触。”或许正是作者先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图像之中,之后我们才能从他创作的作品中感受到最真实深刻的情感体验。
《肖像写生》"Portrait Paint from Life"
61.5 × 69.5 cm
纸本水墨 Chinese Ink and Wash Painting on Paper
2017
《肖像写生》局部 Close up of art work
以情为媒,以心唤心
对于南山金皮皮来说,所有的作品都是以“情感”为基奠创作的,他强调对于自己现阶段的作品,“情感是关键词”。这正是他作品能够感人,勾起观众共鸣之心的钥匙。
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并没有看到南山金皮皮看过的画面,但是我们却有过和他类似的情感体会,而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同身受,让我们从艺术家的画面中感受到一股熟悉的暖流,这便是情感的催化的神奇作用。
《屏南风景写生》"Pingnan Landscape Sketch"
46 × 32 cm
纸本水墨 Chinese Ink and Wash Painting on Paper
2017
看到这里,你是否还是意犹未尽,想在回忆的长河中游得更远、更久一些?那就来到我们艺平方画廊吧,让我们一起将彼此的记忆串联,近距离感受南山金皮皮的艺术世界带给我们的温暖与奇妙。
艺平方画廊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M50创意园4号楼A座109
Art Square Gallery address:
M50, Gallery A109, Building 4, 50 Mogan Shan Rd, Shanghai.
咨询:angie@artsquarechina.com
艺术家南山金皮皮 Artist Nanshan Jin Pipi
南山金皮皮 Nanshan Jin Pipi
1997年生于浙江嵊州,现居浙江,杭州
2019年毕业作品《自省》获林风眠创作奖金奖
2019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综合方向
2019现硕士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当代水墨方向
摄影作者:APP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M50上海
>>>>
定位于艺术生活服务商的M50,旗下拥有M50品牌园区以及M50品牌中心。作为上海文化艺术地标的M50与世界各地知名艺术机构保持长期合作,园区位于苏州河南岸半岛地带的莫干山路50号,拥有自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50余幢,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工业建筑遗存。基于这项基础之上,M50品牌中心提供包括:轻艺术展览、空间运营、园区规划、商业咨询、创意设计以及艺术策划等文化服务项目。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
联系邮箱:xinyewu@m50.cn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