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艺展打卡指南丨双休日怎么过?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爱你爱你”,2020,新年的周末!大家想好怎样度过了吗?


美术馆周末不打烊~小编为大家精选了7场展览,希望在这个两组数字完全一样的特殊年份里,各位真爱们也能继续在美术馆感受艺术的福音。


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成为艺术家,但看好的展览无疑可以在无形中升华你的思想,让你在这个沉寂忙碌的冬日慢下来,去静静感受事物、感受生活。


这个双休日,大家可以放缓脚步,去感受艺术、感受爱吧!





📷📷📷



1. 墨与物:第二届武汉水墨双年展




武汉美术馆




⇪// 展厅现场



如果你经常逛武汉美术馆,你会发现书法、水墨等高规格的主题型、研究型画展在这里出镜率最高了。


而2019年11月15日开展并且展期长达3个月的「墨与物」水墨展无疑是武汉美术馆2019年度最后一个跨年大展。



⇪// 展厅现场



展厅里不仅展出了蕴含笔墨关系和抒情达意的纸本水墨作品,还有使用动画影像与综合材料来增加水墨表达和体验感的新水墨作品,并且还可以看到很多水墨艺术与现代光电科技相结合的装置艺术作品等等。

关于水墨,我们还能聊些什么?40位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让你感受多维创作下水墨艺术的无穷魅力,探寻水墨表达的无限可能。



⇪// 展厅现场



 参观信息 


📍 江岸区中山大道保华街2号,武汉美术馆1-7号展厅

📅 2019年11月15日-2020年2月23日

每天9:00-17:0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 免费

☎  027-82602713






2. 百年金石·汉上印风




武汉博物馆




⇪// 展览现场



此次篆刻展览作为武汉博物馆的跨年重要展览活动,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指导,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书法报社联合主办。


共计展示篆刻作品105幅,包括汉上81位老中青三代篆刻家的81幅精品篆刻印屏以及已故篆刻家汪新士、唐醉石等24幅篆刻作品,展期为60天。


刀尖汉印,方寸之间,让你感受武汉金石篆刻家们代代传承的初心。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参观信息 


📍 江汉区青年路373号,武汉博物馆一层书画厅

📅 2019年12月15日-2020年2月15日

每天9:00-17:00(16:00停止入场,周五闭馆)

🎫 免费

☎ 027-85601720





3. 历代文物珍藏展




武汉博物馆




⇪// 凤纹方罍于1966年出土于武汉市蔡甸区永安乡竹林嘴。它制作精湛、纹饰华丽、典雅大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由左至右依次为:「明」永乐鎏金佛坐像,「清」掐丝珐琅狮钮香薰,「明」牙雕人物。



辉煌灿烂的青铜器、晶莹温润的玉器、清新工巧的竹木牙雕、朴实精细的砚台、跌宕多姿的印章艺术、精巧秀逸的鼻烟壶、瑰丽斑斓的珐琅……


这些历代的艺术珍品无声地述说着中国的文化之美。它们或古朴浑然,或灵巧莹润,或寓意深远,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华大地灿若珠贝的历代文物精品风采。


文物精品,重磅来袭,不容错过!



⇪// 「明苏武牧羊图山子


⇪// 「清」碧玉“海晏河清”烛台



 参观信息 


📍 江汉区青年路373号,武汉博物馆1F珍藏厅

📅 10月26日起,长期展出

每天9:00-17:00(16:00停止入场,周五闭馆)

🎫 免费

☎  027-85601720





4. 化古开今——1988-2019湖北群体艺术研究展




湖北省美术院




⇪// 钟孺乾《超常地带》纸本设色 272×137cm 2006年 


⇪// 傅中望《楔子2#》木 60×68×71cm 2018年



以“群体研究”为视角、结合作品展出与文本梳理,寻访一批美术先行者的足迹。


通过考察钟孺乾、傅中望、严善錞、肖丰四位艺术家从1988年至今30余年的创作生涯,呈现这一沿着“化古开今”路径探索的“湖北群体”的艺术面貌。




⇪// 严善錞《宝石山拟古·董其昌A+B》铜版 24.5×45.5cm×2 2017年


⇪// 肖丰《古藤菊花》 布面油画 180×140cm 2019年



钟孺乾精深于中国书画,他解决了色彩使用上的技术阻碍并在绘画中沿用书法的线条,用富有文人审美情趣的笔墨探讨隐含在民俗和大众文化背后的冲动与激情。


傅中望的“榫卯结构”源自生活里的情境,艺术家跨越了材料和雕塑形态的界限,作品神秘静穆,具有质朴的现代精神气质。


严善錞熟知经典版画的图式,曾长期从事与文人画相关的美术理论研究,艺术家通过对综合材料以及蚀刻铜版画等媒介的延展,无数次的神回故里,复现身体记忆中清峻、生秀的西湖气象。


肖丰的艺术探索起步于油画,尝试了宣纸、棉布、牛皮纸、工业包装板等材料,援引过佛像造型、壁画、年画、木刻版画、民间剪纸等图像,艺术家的创作繁复庞杂,涉及的主题、材料涵盖中西,在复杂而丰富的演化历程中,他确立了中国艺术家独特的“身份意识”。


何谓“化古开今”?4位艺术家持续且个性鲜明的艺术探索历程,待你去探寻其实践样本的蛛丝马迹。



 参观信息 


📍 武昌区中山路368号,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

📅 2019年12月5日-2020年3月1日

每天9:00-17:0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 免费





5. 中国姿态·第五届中国雕塑展




湖北美术馆




⇪// 陈浪华《流逝的年代》 木、铜 35×50×28cm(单件) 2017年



雕塑是铸造灵魂的艺术,有自身特殊的创作规律,材料丰富,形式多样,形体占据一定空间。


优秀的雕塑作品总是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于一体,体现着隽永的美、永恒的情和浩荡的气,代表着时代的筋骨。



⇪// 陈伟《我们不会分离》 木  2019年


⇪// 黄邦雄《规定动作》红陶、黑陶、白瓷 2018年



“中国姿态·中国雕塑展”是中国雕塑学会最为重要的展览之一,是全国性展示当代中国雕塑成果的研究推广平台。


展览共展出了近三年未参加过全国性展览的一百余位雕塑家的最新作品,题材、内容丰富,材料、风格多样。


做雕塑的用材相当接地气,量衣的软尺、一堆废报纸、快递包装纸等都很常见。据说,一个快递纸做成的雕塑在布展时,还差点被工作人员当成垃圾扔掉了。



⇪// 张升化《闻风》不锈钢 220×120×240cm 2019年


⇪// 张彧捷《生长,交叠与未知》综合材料 80×50×42cm×5 2019年



雕塑们也不完全是静态的,有的雕塑可以自己“变脸”。具体如何变脸?这个周末,带上手机和好奇心,去看看就知道了。


看展以外,还能在一楼公共大厅近距离观摩艺术家们进行木艺、黏土创作,这可能是你离艺术诞生最近的一次。




 参观信息 


📍 武昌区黄鹂路68号,湖北美术馆

📅 2019年12月27日-2020年3月1日

每天9:00-17:0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 免费

☎ 027-86796062





6. 国宝礼赞——蒋昌忠中国画作品展



湖北省博物馆




⇪//《国宝图》 48×180cm 2019年


⇪//《雪林藏宝》 48×180cm 2009年



在蒋昌忠众多的花鸟画作品中,他特别看重对竹和国宝熊猫的创作,作了多年的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


他感物咏志,借竹抒怀,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溢为画。独创了竹的新的国画形式,谱写了当代画竹艺术的新篇章。



⇪//《国宝修竹图》 48×180cm 2019年


⇪//《春华秋实》 48×180cm 2019年 


最近几年,他以竹林和熊猫为题材创作了揭示大熊猫进化史的五十米《国宝修竹图卷》等多幅新作,这些作品先后在国内外获奖并三次荣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蒋昌忠笔下那些情感化、灵性化了的花草、虫鱼、鸟兽,拨动着心灵的琴弦。把对万物礼赞的审美体认与诗意妙悟,作为灵感之源……


这些憨态可掬的熊猫们有没有把你萌到呢?可到现场一观,感受“国宝”墨韵。



⇪//《国宝青松图》 136×68cm 2007年




 参观信息 


📍 武昌区东湖路156号

湖北省博物馆临展馆(原编钟馆)一楼展厅

📅 2019年12月25日-2020年3月1

每天9:00-17:0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 免费

☎  027-86794127






7. 艺术——谷文达回顾展




合美术馆




⇪// 合美术馆后广场装置艺术作品:24节气与人体24节脊椎骨中枢神经构成“天象-人相” 


⇪//《重新发现的俄狄浦斯系列》



这是一个类别体系纷繁复杂到足以让你眼花缭乱的展览,是艺术家谷文达先生的第四个回顾展。


展览由美国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馆长Brian Kennedy及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联合策划,主要以文献资料《艺术的故事》为引导,将谷文达32年在中国,32年在纽约和西方的经历作为线索,呈现他40年在40国的艺术旅程。


⇪//《遗失的王朝-静则生灵》 墨、宣纸、丝绸、棉、竹、漆等综合材料 水墨与编织装置艺术 800×500×80cm 1985年


⇪//《基因与蜕变》艺术多媒体行为与装置艺术、艺术纪录片 2014年


展览通过4个“艺术故事”呈现谷文达艺术创作的40年,分别是“奠基与建立当代水墨艺术和书写艺术”“语言和翻译-从碑林到《简词典》”“生物时代之谜:《生之谜》到《联合国》”“大众当代艺术日:从《天堂红灯》到《青绿山水画的故事》”。


很大程度上展现了谷文达在面临国际文化相互渗透之势,利用作品雄心勃勃地探讨艺术与当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着重于全球主义关系与问题。



⇪//《“谷氏组合字”寿比南山》


⇪//《青绿山水画的故事》公共参与型行为艺术


谷文达说,艺术是一种工具,艺术家一辈子奋斗就为一件简单的事:把想要表达的东西放到别人脑子里。


3层7个展厅作品全覆盖,包括走廊区域和广场公共空间,一看就知道这个艺术家是个“狠角儿”。


不信?你去现场瞧瞧!




 参观信息 


📍 洪山区野芷湖西路16号,合美术馆一至三楼1-7号厅

📅 2019年1215日-2020年5月15日

每天9:30-17:3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 免费

☎  027-87157909






 友情提示

展馆须持本人有效证件入

观展时不要忘带哦

具体参观时间

请以展馆官方信息为准




7场妙展

让你放慢脚步

聆听时光的声音


# 留言分享#

击文末留言区和小编聊聊

新年的周末你打算怎样度过?


END


出品: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媒体中心

监审:邓鼐   监制:吴晓君   编辑:简简

图文:综合整编自网络/各场馆官方发布平台

投稿:wuhanwenyi@126.com

注:文章版权归“武汉文学艺术”所有 转载请标明出处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