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展览预告丨“墨彩心意:丁观加书画艺术展”即将亮相深圳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墨彩心意——丁观加书画艺术展”将于2020年1月15日下午在招商银行深圳分行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是著名书画家丁观加先生继2014年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展览后,其艺术作品在深圳的再一次精彩呈现。本次共展出丁观加各阶段代表性山水、书法作品51幅,力图呈现艺术家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艺术创作历程,希望值此新春之际,为深圳的广大市民带来美的艺术享受。


秋韵  32.5×43.5cm  纸本水墨设色  2000年


书画家丁观加,1937年出生于长江口崇明岛,自幼擅长书画,曾受业于傅抱石、陈之佛、吕斯百、秦宣夫、黄显之、杨建矦及亚明、程十发等近现代书画大师。196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曾任镇江中国画院副院长、院长20年。如今,80余岁的丁先生,精神矍铄,开朗豁达。“墨彩心意”不仅是他艺术风格及创作理念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他人生性格的描绘。他曾说,“画画,画到底,就是画心意”,“心意”也即“新意”,一直到今天,这位已到耄耋之年的老先生在创作、生活中都始终保持新鲜,始终紧随着时代的步伐。


古刹迎春  66×101cm  纸本水墨设色  2004年


丁观加的绘画,从江南山水的婉约细腻到北方巍巍大山的大气磅礴,书法拙朴不失华滋,信手拈来却别有一番韵味。他以“墨分五色”为基础,探索“墨色”的无穷变化与玄机,同时受自然所馈赠的色彩启发,以墨当色、以色当墨,画面水、墨、色交融,色彩浓郁却不失浑厚华滋,探索出一套极具个人风貌的绘画语言体系。


四季如歌-秋  43×44cm  纸本水墨设色  2006年


纵观其创作历程,由早期的写实逐渐转向写意,近年的创作愈加注重心境的表达,深得古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三昧。本次展览将通过“山”、“湿地”、“水”、“书法”四大主要创作题材的呈现,充分展现丁观加书画熔铸南北、贯通古今、题材广博、源于传统又大胆开拓的艺术面貌。


朝霞图  34.5×46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0年


名家看观加



观加是按照“中西融合”这条道路在进行山水画创作的,他继承傅抱石等新金陵画派诸前贤把国画引入面向现实、面向自然进行新创造的探索,遵循师古人与师自然并重的原则,坚持写生,从现实生活和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和搜集素材。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




水乡清晓  34.5×35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0年




在他漫长的艺术道路上有着许多与同代画家相近的经历,但有一点是特异的,那就是十余年的古书画鉴藏与由此而导致的对传统的深入研究。

清代笪重光总结出的两点最为重要也毫无地域性的局囿,一是“真境逼而神境生”,二是“从来笔墨之探奇必系山川之写照”。我看,正是这两条宝贵经验贯穿了丁观加的山水创新的历程。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春风杨柳万千条  34.5×35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0年




“丁家山水”意境沉雄,气势磅礴,大气中透着灵气,混莽中透着清新。莫不是这位“大海之子”、“大江之子”的本性复归?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前有“米家山水”,现有“丁家山水”,不负山川胜境之玄奥也。

——马鸿增(原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著名美术理论家)




金色朝晨  69×9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4年




丁观加对中国绘画传统是尊重和有主见的,他的山水画艺术植根于中国传统艺术基础,渗透着浓厚的中国民族精神气质。他对人与自然的观念是“合二为一”的。

现实生活、大自然不仅陶冶、影响着一个艺术家的情感与气质,而且造就了一个艺术家的独特风格。江南和镇江的山水曾造就了董源和米芾父子,那么,当代产生丁观加就不足为奇了。

——左庄伟(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批评家)




仁者爱山  22×68cm  书法  2019年


初月在林  34×50cm  书法  2019年




墨彩心意——丁观加书画艺术展


展览时间

2020年1月15日 — 2月15日

(1月24日—1月30日闭馆)


展览地点

招商银行深圳分行艺术中心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2016号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大厦20楼)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