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静待“画”开·ONLINE|陈秋草|馆藏宁波籍名家作品系列展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编者按



      2020年新年伊始,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新冠疫情在华夏大地爆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致抗疫。习总书记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面对这次大考,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发扬优良传统,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创作了许许多多讴歌抗疫英雄、提振抗疫精神、增进社会凝聚力、传播正能量的文艺作品。宁波市文艺界包括美术馆人积极响应市委宣传部和文联号召,深入基层、贴近抗疫防疫一线,创作了大量人民战“疫”文艺作品,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艺术态度与担当。
      2020年也是宁波美术馆建馆15周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呵护和国内外同仁、艺术家的大力支持下,本馆从探索、发展到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显著当代性和国际性特色的办馆之路。从展览、收藏、研究、公教、交流、服务和培育扶持艺术人才等各方面全面推进,着力构建公共艺术服务品牌窗口单位。
      馆藏有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傅抱石、张仃、张大千、李可染、关山月、钱松嵒、黄胄、陆俨少、唐云、亚明、宋文治、黄永玉、靳尚谊、许江等现当代名家和潘天寿、全山石、陈秋草、李焕民、顾生岳、蒋铁峰、张英洪、潘公凯、贺友直、童中焘等为代表的宁波籍名家作品近5000件,形成了以宁波籍艺术家作品为基础,中国现当代艺术名家作品为重点,当代艺术作品为特色的收藏体系。为弘扬宁波籍艺术名家“为时”、“为事”而作的艺术精神,满足人民群众高涨的审美需求,本馆特将宁波籍名家作品作为项目研究、展示单元,以“静待‘画’开·ONLINE|馆藏宁波籍名家作品系列展”,分别在宁波美术馆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上推出。敬请大家关注与支持。

宁波美术馆
2020年3月2日




疾风知劲草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李世民曾赐诗唐高祖的开国元勋,称赞他历经危难仍刚毅不屈。徐悲鸿亦一语双关为陈秋草绘《劲草》(1936)。“劲草”二字,堪为上海美术馆的第一任馆长、中国美术教育家、美术活动家、上海的画派的重要画家陈秋草先生一生之写照。

——摘自《劲草精神——陈秋草百年回顾展》巢晃






Foreword




      陈秋草画中的一花一草、一枝一叶皆是一个世界,它们都充满了诗一般的意趣。他的画既包含有传统的骨力又融合了西洋画的色彩丰韵,给人一种舒畅的美感。特别是在中国画上,他的作品体现出其独有的艺术特色。在题材上,他的中国画用色大胆,将人们日常喜闻乐见的景致、事物加入画面,突破了传统中国画的局限。在构图上,他更偏重于具有展现性和叙事性的空间的营造。在表现技法上,他既到了传统中国画中的线描法,同时又不拘一格地加入了写意的自由的笔法。在情感上,他更是突出展现了自我内心雅致、平和的审美心境。
      我馆分别于2005、2006、2008年先后三次从先生家属手中获赠中国画藏品。这些藏品以先生擅长的花鸟为主,亦有山水、人物、儿童插图等多个品类。而从创作时间上看,从最早的《鲁迅先生像》(1957)到《树几墨韵》(1982),可谓是先生中晚年创作面貌的集中呈现,是了解先生的艺术特色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展遴选出陈秋草先生尤为擅长的花鸟、山水及儿童绘本插图藏品十余幅,从花鸟怡情、松山云海、童心未泯三个章节进行呈现,并辅以作品赏析等公教互动栏目,以期观者能品画识人,感受这位宁波籍艺术名家的人生。





陈       秋       草



(1906-1988)






      浙江鄞县人。字秋草,号黎霜、实斋,风之楼主。1925年肄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参与筹办白鹅画会,创设劲草社,创办新中国美术研究所。1955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部部长兼上海美术馆馆长。早年兼事中、西绘画,后擅长中国画。多幅作品为中国美术馆及各地博物馆收藏。儿童插图《小蝌蚪找妈妈》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颁发的拿玛奖。出版有《粉画集》《素描速写》《花卉小景画选》等。




花鸟怡情




《星星之火》 54×89cm 中国画 1976



《野枇杷》 48×77cm 中国画


《竹塘鱼趣》 45×80cm 中国画


《仙人球》 31×28cm 中国画


《花石麒麟》 38×28cm 中国画


《水仙》 31×28cm 中国画


《真趣》 45×68cm 中国画


《树几墨韵》 46×67cm 中国画 1982




松山云海



《黄山云雾》 38×28cm 中国画




《松海群峰》 38×28cm 中国画


《松风竹韵》 52×122cm 中国画 1973


《盘龙松虬》 38×28cm 中国画


《梦笔生花》 38×28cm 中国画




童心未泯



《唱的是山歌》(局部) 34×800cm 中国画




名家评



      作为优秀的画家,他出入中西绘画两个领域。他的西画有着坚实的写生素描功底,在造型和色彩上都有独特的追求,同时又是中国画改革的勇敢倡导者和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我曾在崇源雅集欣赏他的绘画作品,确实是中西绘画均有相当的修养,尤其是他的国画不留痕迹地画出光影变化的造型元素,既有国画味,又有时代感。

——摘自《秋草赋》毛时安序



      秋草先生擅长国画,早在1950年10月便和郑午昌、陈舒亮等人组织成立了新国画研究会,着意改革,要求国画与时代共鸣。新国画研究会调动国画家们的积极性,从生活中汲取,在实践中探索,既反对保守主义,又反对虚无主义。秋草主张国画应推陈出新,他爱传统笔墨而不欲脱离现实侈谈神韵。他不满足于当一个陈陈相因,以临摹前人为能事的国画家。他研究传统笔墨而更重视对生活、对自然的真情实感,他不甘心守旧,力求革新的观点是始终如一的,这一观点在新国画研究会具有鲜明的特色,因而团结了新老画家,对国画的改革作了良好的开端。

——摘自《迎风挺立的草》邵克萍












大家一起high


房间里的

取景框


      陈秋草先生笔下的花鸟世界,饱含着性格姿态,这和先生善于观察生活,对生命赤诚的热爱密切相关。自我生命对万物的观照,形成最美的景,也许,它不在远方,就在房间里……
      疫情期间,宅家那么久的你,一定也发现了许多家中美好的景象,不妨创作一番,投稿给我们吧。优秀的作品有机会在“宁波美术馆之友”公众号上展示哦~~
      快点扫码进群,提交你的作品给我们吧!绘画、摄影题材均可,希望创意多多,真情多多。
      截止日期:2020年3月9日



宁波美术馆之友
         互动栏目群
扫码进群




多链接


      《小蝌蚪找妈妈》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作为陪伴国民成长的故事,它充满了童趣。陈秋草先生也创作过这一题材,绘本《小蝌蚪找妈妈》以水墨彰显民族色彩,还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颁发的拿玛奖。另外此题材还有一同名动画片,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是新中国第一部美术片。大家点开链接,再来重温下吧!

电影视频
https://v.qq.com/x/cover/bqsbow3kp1or35c.html


《小蝌蚪找妈妈》(局部) 陈秋草 复制品




您共享


[1]韩利诚.澄怀味象[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
[2]宁波美术馆.艺惠社会 百年秋草:陈秋草诞辰百年文献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10.
[3]巢晃.劲草精神——陈秋草百年回顾展[J].大美术2007(1).
[4]沈之瑜.记陈秋草先生的艺术生涯[J].美术1987(6).



感谢本次音频录制志愿者:董振宇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得擅自使用馆藏图照|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