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又到了白昼将近的时刻,我走在街上看见日正西斜,气温渐落之中有一弦温婉忧伤的调子,混在格外多起来的行人行车的身影与声音里,零碎而弱小,不易查觉。
这个时间,远在大洋彼岸的故土上,明天的太阳已经升起来了。
不多不少,正好12个小时的时差。
我坐下来喝杯咖啡,用最无情绪的方式度过昼夜交替的这一刻,我看着微信,朋友圈都在刷屏,一个叫做乌雷的人死去了。
我在“今天”的时空里,同时感应着“明天”的现场,又因为这条消息,思绪飘向了关于乌雷和阿布共同创作的那些已经陈旧的影像。
刚看刷屏的时候还以为都在为两个人哀悼,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一个人的永久缺席而哀悼他们之间的爱情,然而,许多年前他们曾经激情浓烈的感情已经在中国的长城上以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行为作品告一段落。
在零交流的十一年后,当老去的乌雷出其不意的出现在阿布在MoMA举行的行为艺术“艺术家在现场”中,两人隔着一臂距离寂静微笑着凝视彼此,最后以阿布突如其来的泪水盈眶结束,这段插曲成为了一次著名的艺术事件被广泛传送。
大家在感叹彷佛失而复现的旷世爱情,其实在我的个人体验里,它更象是一个荒凉中的回望。
之后,发生了乌雷起诉阿布事件,
之后,这个纠缠的关系终于因为其中一条绳索的断裂而告消亡。
阿布和乌雷,以切片的方式提取他们共生生命中的基因,化合制成供人们观看的实验室作品,而真正的作品全息一直在他们真实的人生中存在,无论相爱还是背叛,他们真实的赤裸而狠绝的演绎了人类感情的真实模样。
爱里面饱含了恨,情之中缠绕着欲,渴望之中深埋着抵抗。
肉体尽己所能想获得一切感知,阿布和乌雷是所谓“找到另一半”的诠释者,两个一半并不代表破镜重圆的幻想状态,只是提供了致命的相互吸引的磁场,裂口的缺损和锋利从遇见那一刻开始,就给碰撞与融合带来四溅的火花与刻骨的疼痛,最后的结局是以幻像的破灭而告终,没有一半,只有独立的你自己,无论是完整,还是残缺,你能拥有的也必须坚守的,只有你自己。
阿布说过:“世上有各种各样的力量,而我一样都不喜欢,它们都暗示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控制,让我感到惬意的唯一的力量应该是自主的力量。”
“一个人可以从生活中学到很多,但学不到艺术。你所需要的是疯狂,它一直在让你颤栗。因此,即使你睡着了,你也是一名艺术家。”——乌雷
值得记念的是衰败与 破碎,每一次荒凉中的回望和孤独中的沉思都能让生命更加饱满。
Ps:感兴趣的朋友请自行上网了解阿布与乌雷的行为艺术作品。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