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香:一个职业画家的“升职记”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原标题为:在艺·全球看展|提香:一个职业画家的“升职记”
都说16世纪的欧洲绘画史上,找不到一个提香这样,可以将色彩运用得如此丰富生动且自如的艺术家。但如果说,在16世纪商业与艺术那样高度交融的意大利威尼斯,想要成长为一个职业艺术家其实并不比21世纪的当下更容易。1551年,提香(Titian)开始创作一个名为「诗歌」(poesie)的系列,包括六幅作品,取材于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借助神的故事描绘人类的情感,以视觉艺术的形式呈现古典神话中的爱情、欲望和死亡。在提香的创作中,神和女神的脸非常人性化,拥有真实而非常亲切的情感: 内疚、惊讶、羞耻、绝望和遗憾都一览无余。他熟练地操纵颜料和色彩,达到令人眼花缭乱的效果:捕捉发光的肌肤质感,华丽的面料触感,不论是湖泊还是天空,都如此令人着迷。这是近期将于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的开幕的展览「提香:爱情、欲望、死亡」所欲阐述的内容,也是今天这篇“八卦”的缘起。今天,借着这个展览,我们来扒一扒威尼斯画派大师提香的“升职记”,看一看在16世纪的欧洲,想要成为一个职业画家需要经历哪些事情。提香·韦切利奥(Tiziano Vecellio),1488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位于阿尔卑斯上皮亚夫河畔的小城卡多尔(Cadore),其家族韦切利奥(Vecellio)是该地有名的望族。提香在家中排行第二,上面有个哥哥。家族中大多从事如律师、行政官及公证师等公职工作,并没有艺术相关的从业经历或兴趣习惯。也因为是家族中人多身在公门——有点像中国宋朝时期的清贵文臣世家,颇有声望,却并不富裕——提香从小惯于清苦,对于金钱的欲望,既渴望又极其谨慎。而或者也是因为家族气氛的原因,即便是出生成长于阳光明媚的威尼斯,少年的提香并不是那种恣意自由的性情,相反老成持重得有些木讷,他甚至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成熟一些,时常刻意将自己装扮得比实际年纪要大许多。贞提尔·贝利尼《十字架的奇迹》布面油画 323x430cm 1500(上)乔凡尼·贝利尼《圣母与圣子》布面油画 41x50cm 1510 (下)1498年,10岁的提香与哥哥弗朗西斯科·安东尼一起前往威尼斯城区,寄居在叔父安东尼奥的家中。在威尼斯就任公务员职务的安东尼奥,深知威尼斯城邦居民对于艺术(尤其商业艺术)的热衷,不久之后便将两个半大的孩子送到彼时颇具盛名的镶嵌艺术家赛巴斯蒂亚诺.朱卡托(Sebastiano Zuccato)兄弟开设的镶嵌工作坊当学徒,学习镶嵌绘画。不久之后,哥哥弗朗西斯科因为对生意和军事更感兴趣而转向了政治生涯,提香则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对艺术创作产生兴趣,尤其对镶嵌艺术的色彩搭配似乎非常有天分。于是五年之后,提香转投了贞提尔·贝利尼(Gentile Bellini)与乔凡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的工作坊,成为了贞提尔的学生。提香·韦切利奥 《不要碰我》布面油画 110.5x91.9cm 1515这幅画是提香创作于1515年的一幅油画。现存于英国英格兰伦敦市国家画廊。这幅油画的题材是取材自福音书中的一个著名片段。画中田园风光以其深蕴的气氛把人物包围起来。耶稣显灵复活,玛达莱娜跪在他面前,想摸一下耶稣,但被耶稣高贵的动作推拒了,耶稣拉回自己的白色披风。为什么要“转学”?需要了解这样一个背景:1500年的威尼斯,正处于“圣马可共和国”发展的颠覆时期,其商业帝国延伸至地中海沿岸、中东部甚至塞浦路斯。此时的威尼斯,建筑林立、辉煌壮阔,说是金融城市毫不为过。而伴随经济蓬勃发展的,便是文化艺术的盛行。尤其意大利教堂众多,壁画绘制工作便是彼时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因此,彼时从事壁画委托工作的画师甚多,而最负盛名的当属维托尔·卡巴斯欧(Vittore Carpaccio)与提香的老师贞提尔。但也因为重要,这一块的绘画工作,往往由威尼斯的官方画师进行创作,而贞提尔的弟弟乔凡尼·贝利尼,既是当时威尼斯官方首席画师,并且他还是威尼斯新画派的领导人之一。由此可见,1505年,17岁“转投”贝利尼工作坊的提香,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在贝利尼工作坊学习的期间,提香却似乎对老师贞提尔的绘画方式颇为不耐——资料记载,贞提尔严循古典绘画手法,对形体要求和作画步骤的精确几近苛刻,同时他常常批评提香的画画得太快太大胆,颜色太过于鲜亮——反而对乔凡尼的绘画风格颇为欣赏。而极具实验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乔凡尼也提香的绘画感觉和大胆用色甚是鼓励。也因为从事政府壁画的绘制工作,工作量和难度都颇为艰巨,因此乔凡尼时不时便与哥哥贞提尔“借”助手帮忙,久而久之,提香便似乎被“默认”了协助乔凡尼绘制委托作品,更甚至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乔凡尼的“见习画师”,久而久之有了一些属于自己的委托创作。提香前期的委托创作之一,既是为威尼斯大家族之一的杰克波·皮萨罗(Jacopo Pesaro)主教绘制他与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朝见圣彼得的情景。图中,圣彼得正坐在左侧饰有精美雕刻的高台上,其人物坐姿和形态,非常明显是收到乔凡尼风格的影响,而绘制右侧主教与教皇时所使用的细致线条,则无疑是来自于贞提尔的技法。提香·韦切利奥《神圣的对话》木板油画 500x235cm 1505艺术史普遍认为,提香的艺术创作继承了乔尔乔涅的风格。但是,乔尔乔涅是谁呢?在了解乔尔乔涅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1500年代的威尼斯,这个位于海与地环绕的亚得里亚海礁上的小城。威尼斯城,原是因为意大利北面的居民为了躲避内陆入侵者,逃至威尼斯岛后建立而成的。经历一千四百多年的风雨、战争、商业发展等变化,最终成为了一个具有人类历史上维持最久政体(彼时的威尼斯延承了一千三百年的共和政体)的城邦。它有强烈的独立与个人自由的传统。经由选举而来的代表,不管是任何社会阶层的市民,只要他有企业抱负,便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参与贸易、渔业、制船、制盐等一切生产行为。彼时的威尼斯,有两大海上舰队,一为防御敌人来犯,二为贸易交流,如此既保障了共和国的安全,又使国库充盈,人民安稳俗丽,夜夜笙歌。提香·韦切利奥《斯拉夫女人》布面油画 117x97cm 1508在这样社会背景下的艺术创作,往往是以享乐与立传为目的的。因此对于模仿、抄袭甚至拷贝,根本毫不在意。也就是说,在今天,助手画得像老师,那么他的画作必然是不值钱的,甚至没有意义的,但是那个时候的威尼斯的居民,对于原创性没有要求,艺术创作(包括绘画、雕塑等)在威尼斯属于服务业,因此雇主对于画作的要求大约只有三点:1、是否符合我的要求;2、是不是好看;3、价格是否实惠/性价比如何。乔尔乔涅·卡斯提弗兰克(Giorgione of Castelfranco)就是在这条的环境下成名的。他曾经是乔凡尼最早熟且最具有实力的学生,尤擅绘制闲散风景与人物结合的画作。当然,乔尔乔涅作为一名艺术革新者、浪漫主义先驱,自有其艺术理念及贡献,但却也并不排斥其最初作为乔凡尼“替手”出道的事实。而提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延续了乔尔乔涅的轨迹——提香在帮乔凡尼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于1507年年底的时候,正式成为了乔尔乔涅的助手。两个人的合作曾被认为是艺术史上最光辉之举,但也为艺术史的研究带来了许多的问题:1505年-1510年,是乔尔乔涅风格的成熟期,而提香在这个阶段里也明显受到乔凡尼和乔尔乔涅的影响,因此后世很难辨识,这一时期二人合作的绘画中,究竟哪些是乔尔乔涅的真迹,哪些是提香的。甚至一直到1510年乔尔乔涅过世之后,提香的画作也一直深受其影响。乔尔钱涅&提香 《沉睡的维纳斯》 布面油画 108.5x175cm 1510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乔尔乔涅未完成的画作《沉睡的维纳斯》。1510年,乔尔乔涅去世时,这幅画作并没有完成,是由提香在其过失之后帮忙完成的。画作中,乔尔乔涅的爱之女神近乎抽象,细致的线条加上柔和的外形,完全是一个理想型的完美人物。提香在后续的完成过程里,并没有对人物做任何改变,而是给维纳斯“垫上”了一块华丽的丝绸布幔,使之增加了情色意味,而削弱了乔尔乔涅对于人物的“神性”表达。而这一个斜我的“维纳斯”,也成为提香后续许多经典创作中女性角色的“缪斯”,最著名的如《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维纳斯与风琴演奏者》等。同年,完成了《沉睡的维纳斯》之后,提香离开快威尼斯前往其它地方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离开的原因有二,其一是1510年前后的威尼斯受外强入侵正接二连三地发生战争;其二是其它欧洲地区对于壁画与肖像画的需求日盛。提香·韦切利奥《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布面油画 119x165cm 1538提香·韦切利奥《维纳斯和风琴演奏者》布面油画 115x210cm 1549离开威尼斯之后的提香,选择了意大利北部的帕多瓦(Padova)作为目的地,并一落脚就承揽了几项壁画绘制的单子。也是在这个时候,提香开始雇佣助手协助创作。提香的第一个助手,就是帕多瓦当地的一个艺术家多米尼哥·康巴诺拉(Domenico Campagnola),而他也是后来受提香风格影响非常明显的画家之一。在帕多瓦绘制壁画的过程,是提香个人风格形成并且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提香在这一阶段描绘的人物比乔尔乔涅更加大气且有力度;相对于乔尔乔涅的“完美人格”,提香笔下的人(甚至神)都非常具有人性,甚至有明确的不完整的人格缺陷;提香的画面的关注点相较以往的宗教题材绘画更具有“观者思维”。例如在为圣徒学校绘制的圣经题材画作中,有一幅壁画描绘的是帕多瓦的守护神圣安东尼正与一位儿童讲话,他允许这名儿童为母亲的不忠提出辩护;另一幅画作中,圣徒恢复了一名遭嫉妒丈夫杀害的女人的性命;而第三幅画作则是描绘了圣徒治愈一名因虐待母亲而割断脚的少年。三幅画作中,母亲慈爱地倾听孩子的诉说、惊恐的妻子试图躲避丈夫的短剑、群众对着被圣安东尼治好的叫满脸惊奇,这些多完全不是以往宗教绘画一层不变的或崇敬或忏悔或木讷的神奇。提香·韦切利奥《拉维欧兰杜》布面油画 75x56cm 1516提香·韦切利奥《芙罗拉》布面油画 80x63cm 1515也是在帕多瓦绘制壁画的同一时期,提香下意识地着手绘制他最著名的美女肖像图。这一类绘画中,提香的美女们大致有三个不同的形态:或拿着/拥着花束、或抱着镜子,或以希腊神话及《圣经》故事中某个情节的为蓝本形象。而画这些肖像的目的,提香也非常的明确——“美女肖像既可以带给购买者愉悦,又可以用来出版宣传,而且美女形象更符合声色犬马的意大利人的喜好。”看到这里,你或者会觉得提香俗不可耐,但是这真的不管怎样都怪不到他。要知道,世俗的威尼斯是一个商业与艺术高度重叠的混合体。威尼斯的妓女公开并堂而皇之地游走于上流社会阶层,而她们的豪宅通常是贵族、文人雅士最集中的社交场所。她们不止衣着光鲜考究,一切用度唯物奢华,而且八面玲珑善于应酬,精通性爱的艺术,是威尼斯最浓情的一抹颜色。以至于,1547年,威尼斯政府还为这些“交际名媛”出版了一本《寻芳指南》,里面列举了她们的芳名、加码,甚至提供与精通的服务项目。这样的环境背景下,画美女肖像就如今天明星摄影一样,是职业画家们一项非常重要的挣钱技能。
《人间的爱与天上的爱》又名《美狄亚和维纳斯·神圣与世俗之爱》是提香前期的作品,用它说明提香的画风颇有典型意义。画上两个象征着天上与人间的妇女似乎在谈心,她们的区别是:穿衣的代表人间的妇女,裸体的代表天上的女神。这种表现手法,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中是司空见惯的,而威尼斯的绘画,似乎更喜欢用裸女来表现。在这幅狭长宁静的画面上,充满着一种古代牧歌式的情调,中间那个象征爱神的小天使,竟是一个淘气的孩童,他在专注地嬉弄着池子里的水,传达了人间的生活气息。但是,与同时代的许多肖像画家不同的是,提香的美女肖像画中虽不乏情色,却也始终具有一抹人文主义的色彩。就比如提香为威尼斯国务卿尼古拉·奥瑞里奥(Niccolo Aurelio)绘制的《神圣与世俗之爱》。这幅画作的人物与构图安排明显还是受到乔尔乔涅的影响,但是作画的技法以及人物描述则完全不是乔尔乔涅的路子。尤其画作右侧裸体女人的用色,是几近真实肌肤的颜色,加上缠绕的绸缎和半遮半露的意味,给人予无限的遐想。在这样的画作里,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一个“非人间”的构想。提香·韦切利奥《达纳尔》布面油画 117x69cm 15441513年,时年25岁,但已盛名在外的提香面临了两个抉择:1、回到威尼斯,谋求威尼斯第一画师的职位;2、前往罗马,寻求更广阔的发展。彼时的罗马正由美第奇教皇利奥十世统治,是意大利最活跃的艺术中心;而提香的好友彼得罗·邦波(Pietro Bambo)是教皇的秘书,他诚意邀请提香前往罗马发展。此时的提香内心非常的纠结。前往艺术中心发展比如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帮助,但是去到人生地不熟的罗马,也就意味着他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开始:生活、工作、朋友圈、社交人脉、客户等等。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大客户皮萨罗和巴巴利哥家族都不舍得提香离开,威尼斯学院也坚持留他在家乡发展,其曾于1513年5月向威尼斯十人评议会提交的成为大议会厅装饰工程首席监督人的申请以及通过,并且评议会承诺将给予他和乔凡尼同等的待遇。当然,也因为去到罗马之后是否真的能够成功,提香的内心并没有十分的把握。犹豫再三之后,提香选择了回到家乡威尼斯,打算接替乔凡尼成为威尼斯第一画师。提香·韦切利奥《珀耳修斯和安德洛墨》布面油画 186x207cm 1554年然而,枪打出头鸟。人们往往看不到靠近顶峰的人,却总是很容易眼红站在顶峰的那个人。于是,在提香搬进威尼斯政府提供的新工作坊并展开大会议厅壁画创作的同时,那些看不惯提香的同行,包括他曾经的“老师”乔凡尼(此时的乔凡尼已经连续三十年担任威尼斯第一画师职务,其领袖地位很难轻易动摇)联合起来唆使评议会取消可提香接任威尼斯第一画师的职位,只是将其放在候补名单中,甚至停止了支付其助手薪水。看对这样的局面,不知道提香是忙于赶制委托工作,还是其它什么原因,知道事情发生的8个月之后,他才决定对此走出回应。于是1514年11月,他前往市议会抱怨,指称自己已经沦为权谋斗争的牺牲品,如果他不能获得芳达哥的经纪人执照,那将是他走入绝境,而此结果的代价则是大议会厅的壁画工程将从此搁浅。同时他进一步提出,如果碍于乔凡尼的资历,那么是否可以许诺在乔凡尼逝世之后,由他接任“第一画师”的职务。提香·韦切利奥《维纳斯和阿多尼斯》布面油画 186x207cm 1554年说实话,这样的谈判能力,很难让人相信提香可以说服到威尼斯政府恢复他的荣誉并继续支持的他工作。但是意外的是,他成功了。议会再看过他的壁画进展之后,重新评估了提香的要求,不久之后便下令财务部门恢复了给予提香及其助手的财务资助,还把提香工作室漏水的屋顶修补了一番,算是安慰。一年之后,1516年11月,乔凡尼去世,提香接任其位置,正式成为了威尼斯第一画师。次年,威尼斯共和国给提香颁发了经纪人执照,并附带给予了提香某些义务和福利。这一年,提香31岁。他每年有固定的收入和二十金元的免税额,日常的工作除了绘制政府部门的建筑壁画,还需要为达官贵族与重要事件提供绘画制作服务。提香·韦切利奥《圣母与圣徒,及佩萨罗家族成员(局部)》布面油画 226x478cm 1519提香·韦切利奥《埃莉诺拉·贡萨格·德拉·洛维勒的画像》布面油画 未知 1536成为“威尼斯第一画师”之后,提香创作了他的第一幅具有革新精神的画作《圣母升天图》。这幅由杰玛诺(Germano)神父委托制作的作品,高22米,宽11米,是为弗朗西斯科教堂高祭坛定制的背景画。一开始,弗朗西斯科教堂希望提香参考乔凡尼为圣彼得教堂所作的《圣母升天》进行绘制。然而提香却无视雇主要求,不仅没有参考乔凡尼的画作绘制风景作为画作背景,更甚至直接以戏剧化的方式,对人物与构图进行布置。画作中以圣母为中心,形成了两个倒三角叠对的构图,强调了画面视觉的中心:飞升的圣母,然后借由前景的圣徒神情,暗示圣母生动的存在;而观者的观看途径,会非常自然地从圣母的身上转移到下方的圣徒,然后是大理石弧形框架下仁慈的上帝。以这样的观看路径来阐述一个当时所有人都耳熟能祥的故事,并且彻底推翻以往的宗教绘画套路,这一点对于提香来说并不容易。因此不出所料的,画作在交货的时候,弗朗西斯科教堂提出了质疑,而提香也因此愤怒不已,甚至威胁要将画作占为己有。直到1518年3月,这幅画作在正式揭幕公诸于众时,收到了来自意大利各地前往观赏人士的好评,甚至连罗马皇帝的使节也当场表示要购买这幅画作之后,弗朗西斯科教堂才心满意足,并将此作作为其教堂的珍宝。提香·韦切利奥《圣母升天图》木板油画 690x360cm 1516也是在《圣母升天图》之后,提香真正名声大噪,他的绘画委托件自此源源不断。然而此时的提香,不过31岁。当然,这个时候的提香,还只是一个职业画家,还并没有成为一个艺术家,也还没有成为可以对文艺复兴产生影响的“威尼斯画派大师:提香·韦切利奥”。这个时间距离他生命真正的成功,还太早了。大约还要二十年之后,提香才真正成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提香·韦切利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前期这20几年的积累、沉淀和一步步的规划,何以能够轻易的成功。提香·韦切利奥《自画像》布面油画 86x69cm 1566别的不说,就说17岁,当提香已经知道要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的时候,在今天有多少人还在懵懂的迷茫;而他25岁纠结却谨慎地考虑是选择“大展拳脚”或“安稳就业”的样子,与如今大多数的我们又有多少不同?对,他是文艺复兴盛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性人物,他是创作了《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对提香·韦切利奥,但他也是,曾经最单纯的学徒、以挣钱为目的肖像画家、体制内的职业画师,一个和大多数人一样会为了生活、工作、钱而犹豫和焦虑的普通人。不一样的只是,他始终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量力而行的一直努力。




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
抖音号:artbanana
香蕉大大今日推荐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