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日本推理小说作家,
相信蹦进大家脑海的
第一个名字基本都会是——
东野圭吾
东野圭吾不仅高产
(据网友统计作品多达93部),
而且还是日本推理小说史上
罕见的“三冠王”,
先后获得了江户川乱步奖、
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直木奖。
对于广州读者来说,
这个名字也再熟悉不过,
近几年广州图书馆借阅Top10的书籍里,
东野圭吾所著小说可都是榜上有名。



2019年、2017年和2016年广图借阅排行榜
(图源:新浪微博@广州图书馆)
“东野圭吾以最简单质朴的语言
不断诉说人性的隐恶与自赎,
是其作品最迷人且匠心独具的部分。”
(《新京报》评)
凭借着悬疑推理情节
以及对社会的观照和对人性的思考,
东野圭吾的作品总能吸引万千读者捧读。
图书馆和书店不是唯二
检验东野圭吾人气的场所,
舞台之上,这家作家的小说亦备受欢迎。
在《黎明之街》《解忧杂货店》
《白夜行》《信》《新参者》
《回廊亭杀人事件》《虚无的十字架》
相继改编成话剧/音乐剧之后,
东野圭吾成名作《放学后》
也终于搬上舞台,
并于去年6月成功首演,
通过舞台艺术还原小说讲述的
纯真校园里的“完美犯罪”。

对她们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美丽、纯粹、真实的东西,比如友情、爱情,也可能是自己的身体或容貌。很多时候,更抽象的回忆或梦想对她们来说也很重要。
反过来说,她们最憎恨企图破坏或者从她们手中夺走这些重要东西的人。
——东野圭吾《放学后》
小说《放学后》
以前岛老师的第一人称视角出发
通过不知几时会爆炸的“恨意”
营造重重悬疑氛围引人走进这所
看似天真无邪其实暗流涌动的女子高中

草长莺飞的青春,忽如琉璃般生生粉碎,当美丽、纯粹、真实的事物被破坏,重视的回忆和梦想被摧毁时,恨意便开始萌发,恣意蔓延开来……
在这所清华女中,有人喜欢我,有人恨我。
星期六早晨,车站月台上,有人突然从旁撞来,我险些跌落铁轨;
星期一放学后,我游完泳进入淋浴间冲洗,差点中机关触电身亡;
星期二放学后,一盆天竺葵从教学楼三层坠落,直直砸向我头顶;
星期四放学后,一位老师被毒死在我常用的更衣室,他是替我而死?
悚然之间才明白,我似已无路可逃……
《放学后》让东野圭吾赢得了作家生涯中的第一次重要认可——获得了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1985年),由此踏上职业作家的道路。
可以说,东野圭吾写作事业上的一切,都是从这一本开始的。
江户川乱步奖的评委认为,《放学后》具备了推理名作的所有条件。小说中最为读者称道的内容,莫过于描写密室杀人和破解的过程,密室本身的构造虽说简单,但这个谜题的层层布局和揭晓却是悬念感十足。
除了缜密的推理,出人意料的杀人动机以及对校园生态的关注,也让这部小说成为东野圭吾作品序列中不容忽视的存在。

舞台剧《放学后》由株式会社讲谈社官方授权、锦辉传播出品制作,国内一线IP舞台剧创作团队重新解构原作故事,将东野圭吾的成名之作在舞台上全新表达。
舞台剧将小说进行了全新的梳理,保留原小说中推理的部分,并将悬疑部分进行视觉化处理,力求原汁原味的呈现它摄人心魄的悬疑,引人入胜的推理和令人动容的犯罪心理。
观看舞台剧《放学后》,观众可以在现场跟着主演一起,走进校园密室,将已知的碎片线索进行收集和分析,推理出“完美犯罪”的秘密。

除了呈现“完美犯罪”,舞台剧《放学后》也着眼于师生关系的建立。
本剧导演陈天然认为,“在这个校园里,成年人与青少年隐隐的对抗也是这个剧的特色之一,成人世界与未成年世界有着完全不同的行事准则和态度底线。成人世界往往理性、冷静也充满着目的性;而未成年的世界是纯粹的,同时也是非理性的、歇斯底里的,但他们也同样拥有自己的逻辑和底线,正如女孩子们坚守着对于‘纯洁、美丽’的执念。”

人在什么时候会恨从心起?
人终此一生值得珍惜的到底是什么?
彼岸之花,肆意生长,
尽在《放学后》!
▣演出预告:
东野圭吾舞台剧《放学后》今年将登陆广东艺术剧院,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剧院公众号~(演出时间待定,具体信息以最终开票为准)
END
*部分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