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剧看世界|她讨论着个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剧看世界】将放眼海外剧场不定期放送舞台上最新演出讯息 推荐最有才(yan)华(zhi)的戏剧人 我们的原则是:优秀导演拉一把 有趣剧目推一波 日新月异的舞台 日月将从此处升起 


 Daniela Löffner 

 丹妮拉·洛芙娜 

 德国戏剧导演 



丹妮拉·洛芙娜,德国戏剧导演。1980年出生于弗赖堡,曾在弗赖堡剧院担任导演助理。2006年前往杜塞尔多夫剧院,正式开启了她的导演职业生涯,早期的作品《迪·怀尔德恩特》和《德米安》获得2011年浮士德戏剧奖提名。2010至2014年,她担任布伦瑞克国家剧院的内部导演。期间创作的作品《暴风雨》和在苏黎世剧院创作的《太阳之子》使她获得了库尔特·赫伯纳导演奖


洛芙娜的作品曾在布伦瑞克剧院、柏林德意志剧院,以及苏黎世、慕尼黑等多个剧院演出,她的作品《父与子》曾受邀参加了2016年的柏林戏剧节。在剧院杂志的年度评论家调查中,她曾四次被评为最佳新锐艺术家



Franziska Linkerhand| © Arno Declair


《太阳之子》是马克西姆·高尔基于1905年为第一次俄罗斯革命而写的剧本。洛芙娜排演的《太阳之子》中,将演员置身于一个“蜂巢”之中,展示了个人与周围世界形成的依赖关系。



Kinder der Sonne | © Tanja Dorendorf


“蜂巢”舞台上,艺术家、科学家和知识分子们在生物学家的家中聚集,一齐努力让未来变得更好,因为此时屋外正蔓延着一场霍乱,屋内,太阳之子就像生活在遥远的星球上一样。这是个没有门窗“房间”内如同蜂群忙碌的他们在一场互相关注的激烈游戏中迷失方向、失去友谊沉迷于奇妙的情感欲望,陷入无意识的神经质



Väter und Söhne| © Arno Declair


《父与子》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经典作品,原著叙事清晰,揭示了贵族阶级中父辈与子辈之间观念上的冲突。洛芙娜执导过程中,与作者的切入角度相同,体现一群人的情感纠葛时,并不刻意宣扬某种观念,而是以冷静理智的观察者身份,展开矛盾、体现复杂的人性,突出人物鲜明的性格。


Väter und Söhne| © Arno Declair



洛芙娜执导的《父与子》展示了传统的心理现实主义表演,极简的四面舞台上,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服装照明,都模糊了时代,丝毫没有19世纪俄国的时代压迫感。整场演出,情感表达细致真实,呈现一种自然、朴素之美,在微妙的冷幽默与不动声色的悲伤之间达成了平衡。这部作品还入选了2016年柏林戏剧节的年度十部最值得关注的作品之一。



Nathan der Weise | © Tanja Dorendorf



洛芙娜执导的《智者纳旦》改编自举世公认的伟大寓言作家之一莱辛的作品。莱辛在世界文化史上和德国文化史上都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与伏尔泰齐名的世界级启蒙运动宗师。车尔尼雪夫斯基称赞他是“德国新文学之父”,并且说,“凡是德国最近作家中一切最卓越的人,甚至席勒,甚至在活动的全盛期的歌德本人,也都是他的学生”。歌德也曾充满着崇敬地说:“同他相比,我们还都是野蛮人。”


Nathan der Weise | © Tanja Dorendorf



洛芙娜并没有重塑莱辛的作品,而是对其进行了纯化,为其提供了一个连贯的框架,并指导每个演员进行精确的表演。舞台上,灰烬如大雪飘落,死灰复生,一切成了种族大屠杀的残酷象征。真正的上帝是谁?真正的宗教又是哪个宗教呢?《智者纳旦》提出了超越宗教意识形态化的宽容和良好行为的问题,呼吁宗教之间的和平并批评宗教的暴力。



Franziska Linkerhand| © Arno Declair


个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是洛芙娜的舞台上常见的主题。创作伊始,她曾排演过包括赫尔曼的《德米安》在内极细致体现人物内心的作品。舞台上除了个人,还有其他人、社会、环境和政治体系等各个方面的体现。


莎士比亚、迪伦·马特、易卜生、赫尔曼·黑塞、莱辛等戏剧大师和文学巨匠的作品都曾被洛芙娜搬上舞台。而由她再次讲诉的舞台故事,往往既诚挚又自然,值得讨论也引发思考。



Daniela Löffner 的作品:

2007: Siebzehn von Juliane Kann
2008: Piaf. Keine Tränen von Juliane Kann
2009: Im Wald ist man nicht verabredet von Anne Nather
2010: Demian von Hermann Hesse (Eigene Bearbeitung)/ Aller Tage schwarzer Kater von Anne Nather/ Die Wildente von Henrik Ibsen
2011: Liliom von Franz Molnár /Täter von Thomas Jonigk/Kabale und Liebe von Friedrich Schiller/Das Ding von Philipp Löhle
2012: Das Versprechen nach Friedrich Dürrenmatt /Landscape with the Fall von Ivana Sajko/Der Besuch der alten Dame von Friedrich Dürrenmatt/Kinder der Sonne von Maxim Gork
2013:Der Sturm von William Shakespeare/Die schönen Tage von Aranjuez von Peter Handke
2014:Alltag und Ekstase von RebekkaKricheldorf/Mein Kampf von George Tabori/ Sommernachtstraum von William Shakespeare/ Die lächerliche Finsternis von Wolfram Lotz
2015: Hexenjagd von Arthur Miller/ Jede Stadt braucht ihren Helden von Philipp Löhle/ Die Möwe von Anton Tschechow/ Väter und Söhne von Iwan Turgenjew
2016: Nathan der Weise von Gotthold Ephraim Lessing/ Mephisto von Klaus Mann
2017: Professor Bernhardi von Arthur Schnitzler/Farm der Tiere von George Orwell
2018: Sommergäste von Maxim Gork
2019: Franziska Linkerhand von Brigitte Reimann


References 
*Deutsches Theater Berlin - Daniela Löffner
*Theaterfestival „Radikal jung“: Schauspieler mit Street Credibility - taz.de
*Schauspielhaus Zürich - Daniela Löffner




上期回顾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