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时间与空间》,Superflex,场域特定地面雕塑,2018年。
—击打历史的铰链—
-hitting at historical hinges-
——Superflex
Superflex是一个1993年成立于丹麦哥本哈根的艺术家组合。他们称自己的项目为“工具” ——一个可以由用户使用并修改的模型或方案。
《猪、时间与空间》这件影像装置作品首次于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登场亮相。作品以影像的形式,呈现了一场中国与丹麦两国关于“猪”的一场交流:2013年1月,一架波音747飞机在江苏省会南京着陆,机上有650头猪。这些猪从丹麦千里迢迢被运到中国,给中国人提供优质健康的“丹麦的粉红黄金”。然而,这其实并不是中国和丹麦之间第一次交换猪。早在大约150年前,丹麦养殖猪的脂肪并不足以做出美味的香肠和熏肉。丹麦人便想出了一个办法,依靠一批脂肪丰沛的中国肉猪来繁殖改良丹麦养殖猪的品种,使其脂肪可以达到制作各类加工肉制品的标准。历史上,这群来自中国的“留洋猪”的确为今天丹麦世界著名的生猪和肉制品生产创造了基因,并营养了丹麦人、帮助丹麦走出了贫穷。
在《猪,时间和空间》中,一个中国声音通过古老的神话和历史事件讲述了迁徙和身份转换的故事,与此同时,一个丹麦口音的叙述者以配音的方式描绘了主人公小猪的生活经历。这个超验故事以猪开始、以猪结束,并在时空中循环往复,而小猪作为主人公,在想象世界、古代世界和现实世界……乃至梦幻宇宙的设定中往来穿梭。就像《易经》启发了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对二进制的思考,而后二进制成为重要的计算机语言又传到中国。2014年,华为开始为丹麦最大的电信公司提供4G设备及运营。从中国典籍《易经》,直至月球上的谢勒鲁普环形山,看似天马行空的线索在时空循环的过程中又形成了一个神奇的闭环。
Superflex这件作品将这些不同时刻的故事连缀起来,撞击着历史的铰链,且击打成音,成为独特的创作。

客人的到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藏展
The Return of Guests: Selections from the PSA Collection
时间:2019年9月20日 - 2020年3月8日(暂定延期,时间未定)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楼
主办: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特别支持:爱普生(中国)、上海拓影、城集设计
票价:免费
2019年9月20日至2020年3月8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隆重推出第一个馆藏作品展——“客人的到来”(The Return of Guests: Selections from the PSA Collection)。展览展出PSA所收藏的近40位/组国内外艺术家的总计60余件作品,涵盖影像、摄影、绘画、雕塑、装置、文献等多种形式。展览容纳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价值的艺术家作品,极具潜力和能量的青年艺术家作品,兼顾历届上海双年展部分展品以及在PSA标志性电厂建筑空间中委任创作的作品。
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为:雷姆·阿尔卡迪(Rheim Alkadhi)、aaajiao(徐文恺)、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蔡国强、陈界仁、陈劭雄、仇大雄(Franklin Chow)、致颖(Musquiqui Chihying)、勒力斯·塞池尼(Loris Cecchini)、大同大张、丁乙、维云娜·菲德(Verina Gfader)、黄永砅、郝敬班、胡晓媛、胡介鸣、胡为一、李山、林科、马海蛟、娜布其、罗曼·辛格那(Roman Signer)、Superflex、沈远 、石至莹、无关委员会、佩·怀特(Pae White)、渡边博史(Hiroshi Watanabe)、帕斯卡尔·塔由(Pascale Tayou)、王功新、王劲松、余友涵、杨福东、杨振中、张小船等。随展期推进将持续更新艺术家及作品名单。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