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载于公众号:麦稞MIC,ID:AtelierMic;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谢谢!
然而在德国,就有这样一座数学博物馆Mathematikum,不但拥有着170余件与数学相关的展品(很大一部分可以算是“玩具”),而且每年都吸引着超过15万人前来参观,其中大部分为儿童或者家庭。

Mathematikum数学博物馆
Mathematikum数学博物馆坐落于于德国吉森Giessen,是世界上第一个互动式数学博物馆,2002年正式对外开放。
博物馆建筑一共3层,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由原吉森海关办公楼改建而成,外观非常朴实低调,内部则考虑到展陈的需要,进行了较大的空间调整。

▲ 由原吉森海关办公楼改建的Mathematikum数学博物馆
尽管如此,在这个低调的博物馆建筑内,充满了趣味满满的各种数学展品,这些展品内容最初大部分来源于德国著名的吉森大学数学系巡回展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相关教学项目的开展,展品的数量一直在持续增长,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

▲ Mathematikum数学博物馆内部一隅
「 让数学触手可及 」
Mathematikum数学博物馆内的展出项目,大部分与传统意义上的展品不同,而强调以具体形式或可观察的动作展示各种抽象的数学概念。在这里,游戏、感官体验、动手操作取代符号、方程式或者公式成为主角,帮助人们在有趣的探索中,将数学融会贯通到生活之中,理解许多经典数学原理和思想,从而“玩转数学”。
有趣的互动数学实验
Mathematikum内有一系列通过互动实验展示数学概念的展品,这些互动实验的素材全部都来源于日常生活,比如每个家庭中都有的肥皂泡、镜子等。他们是数学博物馆中最受欢迎的类型之一——因为这些实验实在是太好玩了!
例如,通过亲手制造巨大的肥皂泡,探索复杂的表面积最小的数学空间原理。制造的过程也非常简单有趣,只需要站在装置中间,轻轻地拉动中心绳,由于肥皂泡的膜结构总是会找到点或者边之间的最小表面,装置便会由下而上形成连贯的薄膜,在这个过程中,操作者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到“最小曲面”的变化。


参观者还可以使用特定角度的镜子“复制”几何体,甚至复制自己和朋友,从而体验镜像的原理;或者逐一体验不同高度的空腔形成的共振;或者自己去滚动轮圈,观察旋轮线的轨迹;又或者通过方形容器中水体积的变化,去直观地体验勾股定律。


丰富的数学艺术陈列品
除了让数学活起来的互动体验,Mathematikum还有着非常丰富、直观可视的解释数学问题陈列品。
比如盘桓整面墙壁的圆周率“轨迹”,人体的黄金比例模型以及黄金比例分割点,直线的三维空间旋转模型等。这些展品,除了让数学问题变得形象和可以触摸之外,通常本身也充满了平面设计或者立体雕塑的美感。



用桌游鼓励动手学数学
Mathematikum数学博物馆鼓励亲自动手去体验或者解决数学问题,因而这里有很多展品,本身被设计成为“桌游”的形式: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的案台,被分隔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可以由亲子共同动手操作,去体验七巧板、正三角形与正方形的转换,搭建多面球体;或者,与小伙伴合作,亲手用木板条搭建经典的“莱昂纳多桥”,体会由自重带来的结构自锁机制。

在这个区域,除了儿童和他们的监护者,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年轻人甚至老年人,各个年龄段的人在这里都能沉浸在数学的世界中乐此不疲。


好玩的迷你数学实验室
博物馆的第三层被设置成为一个特别的迷你版本Mathematikum,这是一个特别为3~8岁低龄儿童设计的“数学实验室”。它挑选和浓缩了数学博物馆第一和第二个楼层的展陈内容,将其量身定制,设计成为更安全、更容易被低龄儿童理解和喜爱的“玩具”。

避开了数学中较为抽象的概念,这个区域主要进行的是数学中“数”、“形”和“路径”的体验。例如,孩子们可以尝试在软木桌上组装一个球形金字塔,或者正确地排列彩色正方形;也可以从镜子的四面八方无休止地感受形状或看到自己,或者惊奇地发现,直接的路径并不总是最快的。
这些体验,大部分源自孩子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十万个为什么”,而博物馆提供他们一个平台,在这里他们能够亲自动手去发现问题,并且寻找答案,从而真正把数学当作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同时,这也是一个颜色、形状、图案和数字的小小童趣世界。


除此之外,每周一至周五,迷你Mathematikum都面向适龄儿童开设相应的数学体验课。
贴心的无障碍设计
Mathematikum作为一个无障碍设计的博物馆,轮椅可以到达所有的楼层并轻松完成大部分实验,博物馆提供导盲犬服务,展品的标签附注有盲文,所有的展品文字内容均可通过智能手机进行阅读,可谓非常贴心。

除此之外,博物馆与mit der Blista Marburg进行合作,以求为盲人和视障人士开发尽可能多的实验,不论作为个人游客或来讲习班上课,博物馆都能提供丰富的体验内容。
「传递更多数学的乐趣 」
除了博物馆内琳琅满目的有趣数学展品之外,Mathematikum数学博物馆还与数个基金和协会开展了数学和科学教育领域的合作项目,进行学研结合的项目合作与输出,致力于让更多的人理解数学并传递数学的乐趣和学习热情。
这些项目包括了力图在自然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改善日托和小学年龄儿童教育的“小研究者之家”;有针对8、9、10年级的青少年学生的科学项目式教学“MINT-明天的星星”;有将全球性问题引入数学课程的“PiCaM-公民与数学”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针对儿童与青少年的教育,同时也是其教育者获得有关数学教育的最新信息与理念的重要来源。作为一个数学科普博物馆,Mathematikum深知与学校的友好互利尤为重要。
「让数学融入每个人的生活 」
众所周知,德国的教育非常重视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的训练。与中国的基础教育不同,德国对于数学等基础科学的教育,更多地是耐心地去把相关的知识、原理结合生活的经验,转变成为通俗易懂、形象有趣的问题,引导孩子们去反复体会、运用和巩固。这大概是促生Mathematikum数学博物馆的根本原因和最大的背景影响因素。

作为一个基础科学博物馆,Mathematikum数学博物馆也许是一个最佳的示范,它并没有那些传统意义上价值连城的稀有展品,展示主题——数学听上去虽然非常“深奥”与“抽象”,然而经过精心设计后,博物馆中遍布数学各个领域的实验展品,诠释的却是“深入浅出”“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魅力。来到这里的人,可以在实验中体验数学,现象中理解数学,玩耍中学习数学,自然而然地爱上数学,并且在生活中自发地去使用数学。

另一方面,Mathematikum数学博物馆并没有什么高冷范儿,不论从建筑外观到内部场所、氛围,以及展品装置都是非常亲和的。它提供的是一个数学知识的平台,人们可以一起在这里体验,互相帮助,展示彼此的实验成果,一起学习数学。

与此同时,Mathematikum的数学实验用心地考虑了各个年龄段,尤其是儿童的学习需求与兴趣点,它们适用于每个人。学校学生可以来学习,家庭可以来这度过好玩而有意义的一天。这里的展品——数学,是每个人的数学。

透过Mathematikum数学博物馆,我们也许能看到教育的另一种可能,它是好玩的,来源于生活,并且最终会回到生活的运用中去。
数艺网微信交流群( 11 群 )已开放...
客服微信:shuyiwang2019
长按下图填写入群登记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