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设计:闫雨童
*本期杂志为电子刊

FEATURE 1 “艺”起抗疫

(摄影:王俊晔)
按往常早该活跃在剧场里的上话演员、舞台监督、舞美设计师、剧场行政人员等,并没有只是安静等待。他们有的主动到口罩厂做志愿者,一做就是连续七八个小时的通宵;有的积极开辟戏剧传播的互联网平台,为观众云上赏艺提供各种渠道;即使身不能至抗疫现场,心亦同在。
艺术之光,始终生生不息,照人前行。
🔹 不在剧场的日子,我们在这里 文/金莹
🔹 《向上的力量》 文/陈超
FEATURE 2 世界导演圆桌会谈

《伽利略》2019 年演出剧照
“世界导演圆桌会谈”集结了来自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优秀戏剧导演,讲述了他们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执导戏剧期间的体验和感受。在镜头前他们畅聊戏剧初心、创作心得和人生智慧,分享了戏剧和剧场对自身、对城市、对时代的意义。
🔹 被《麦克白》中的女巫吓呆的英国导演:欧文·霍斯利
🔹 在剧场长大的德系导演:伊凡·潘特列夫
🔹 真性情or真感情?法国女导演劳迪娅·斯达文斯凯解读两性关系
本专题采访/年锁
TOPIC 戏间谈

《玩偶之家》2019 年演出剧照
🔹 当世界倾覆,你去向何处? 文/马姝
稍不留神,女人的世界就会摇摇欲坠,当世界倾覆,是做一个善良高贵、相信和解却平庸乏味的美狄亚,还是做一个强悍暴力、坚决复仇却光彩照人的美狄亚?是忍受着,继续生活在假象中,做一个取悦他人的“玩偶”,还是勇敢出走,离开那个要以自由才可交换到庇护的“家”,千百年来,女人并没有太多选择。
🔹 每度释疑多惘然——评话剧《怀疑》 文/胡晓军
正如《怀疑》场刊所印作者的话,怀疑比相信更需要力量和勇气,因为相信可以歇歇脚,怀疑则是漂泊的远行。以我之见,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怀疑既不可避免,那就怀疑好了,如同哈姆雷特说的那样——你可以疑心星星是火把,你可以疑心太阳会转移,你可以疑心真理是谎话……也可随时罢了,就像叔本华教的那样——如果你怀疑一个人,那就假装相信这个人。
READING 剧间憩

《我爱桃花》2020年演出剧照
🔹 一念如错——评《我爱桃花》 文/王前超
《我爱桃花》由一个“会错了意”的缘由引发出剧团里男女主演对于偷情及杀谁的问题的争论,以此为契机,三位演员进行了多种剧情发展尝试,为观众展现出了几种人生选择和最终结果,既是戏剧排练,也是现实抉择,在戏里戏外跳来跳去,时进时出,台上时空交错,台下人眼花缭乱。究竟谁是真正的冯燕?谁又是张妻?而张妻是否就是英子(饰演张妻的女演员即英子)?哪里是观众?哪里又是真正的你和我?难怪编剧邹静之在最初便说:《我爱桃花》是部打开的作品,这部戏需要观众的参与把打开的部分关上,这样戏才完整。
🔹 原野之上的环形废墟──评话剧《原野》 文/陈百仪
至此,主创完成了对《原野》的结构改编:从一个有始有终的线性故事变为环形叙事,人物陷于永远无法突破的循环之中。为了更符合这一结构变动,创作者对故事情节也做了更改:原剧本中,侦缉队对仇虎和金子紧追不舍,仇虎自杀,让金子独自逃脱,金子怀着仇虎的孩子,独自奔向“黄金子铺路”的应许之地;而上话版中,金子在逃亡途中被枪杀,对焦仇两家恩怨并无直接责任的无辜之人此时皆命丧黄泉──如果说曹禺《原野》给善恶果报留下了一线希望,上话版则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凄凉结局。
PEOPLE 剧中人

《星话剧》
🔹 许圣楠 :从而立到不惑
🔹吕睿&付仲豪:如何成为一名导演?
*本期杂志除注明外摄影均为尹雪峰
乌云终会散去
愿屏幕的文字如雨后彩虹
伴你迎来灿烂的晴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电子版杂志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