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过去的几个月
我们在一段浓缩的时光里,接收到了最复杂的情感
失落、彷徨、焦虑、庆幸、感动……
在这颗星球上,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
变成了奢望
每天用双脚丈量的城市
变成了空盒
最熟悉的亲人和朋友
也变得触不可及
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
变成了独自发光的孤岛
我们怀念平淡无奇的往日生活
怀念在江边散步兜风
怀念呼朋唤友在家里举办 Party
怀念和朋友坐在马路牙子上喝酒
我们沉默、思考
思考我们和自然的关系
和生活的关系
和未来的关系
与彼此之间的关系
我们盼望、期待
与世界重逢
与爱人重逢
与自己重逢
你是否也在期待,这样的一场重逢?
2020 年 6 月 6 日
新媒体艺术展《重逢岛》即将与大家见面
这一场重逢,我们期待已久

在登上这座缤纷炫酷的岛屿之前,为了完成展览宣传片的制作,我们邀请了 20 多位身处不同国家及地区的朋友,跨越八个时区,用镜头为我们记录下了他们所在城市的景象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当大家发送来的影像汇聚在一起,我们透过网络,在“云端”触摸到了彼此的温度。
影像冲破视觉,触动内心的柔软境地,而文字却能在无声中流露出最为真挚的情感。原·美术馆也希望通过多方位的视角,去了解在这道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下,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因此,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对部分提供视频素材的朋友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CiCi(新西兰·奥克兰):持续隔离中。
潘蕾(日本·东京):日本目前有的城市已经开放了,但是东京还没有结束紧急事态。
高郁韬(德国·杜塞尔多夫):德国大部分地区结束隔离,或者说大家已经被允许在餐厅吃饭了。
Chilly(加拿大·温哥华):加拿大没有做中国那样的居家隔离,只是让大家在家呆着,尽量不要出门,超市一直都开门。
Ader Wu(瑞典·哥德堡):瑞典没有要求禁足,但是建议大家保持社交距离。相比于很多国家的朋友,在这里很自由,疫情期间咖啡餐馆都在营业。
王平舟(英国·伦敦):英国自 3 月开始隔离,如今已经过去两个月,结束隔离的日期还不确定。我看到的是大家都丝毫没有停止忙碌,认真工作且努力生活着,依然对美好的生活充满期望。



Q3

CiCi(澳大利亚·悉尼):警惕不要与社会脱节。
沈鸿雁(美国·纽约):开始挺难受,习惯了也挺享受做饭种花养猫的慢生活。惊诧于人与人之间价值观和逻辑的巨大差异,忧心未来世界的巨变。
77Michelle(法国·巴黎):很感谢隔离让我可以每天都能在家陪我的狗狗骨头走完它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也学会了很多新的生活技能。
阿步(加拿大·温哥华):感悟是无论多大的灾难,如果和家人们在一起就不会没有希望。这次疫情,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反而感情更紧密了。
李海旭(意大利·罗马):刚刚过去的这几个月,让人觉得很恍惚。漫长的隔离期让时间节点在这样的日子里变得很模糊。和外界暂时的失联,让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独处的时间,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但同时也会发现,在言语沟通上变得有些困难。而现在,一切都在慢慢地恢复中,不论是生活节奏,还是自身的状态。
王平舟(英国·伦敦):生活唯一不变的就是在不断变化,需要珍惜每一天,感知生活,陪伴家人。我不能理解那些待在家里觉得无聊的人,人人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给自己充电,学习新的技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把每一天都过得丰富多彩。可以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啦!我身边的朋友都在循序渐进地完成自己的计划,比如坚持健身,逛线上博物馆,阅读堆砌成山的新书,练习久违的乐器,学习新的语言,提升烹饪和烘焙技能等等,有趣的灵魂真的可以随处安放。


重逢岛
新 媒 体 艺 术 展


《重逢岛》宣传片剧照及拍摄花絮
曾晨 <LOVE LETTER/制造之外>
童文敏 <海浪>
陈萧伊 <WHERE WE MET >
Eiji Sumi <COCOON 茧>
演出鸣谢:
CHEN – VIK、杨希、王星允、刘巍巍、
刘菀瑜、蒋海伦、 孫苗、高俊雅、徐雪莹、徐婉莹
王平舟(伦敦)、柯人方(纽约)、肖小月(巴黎)、高郁韬(杜塞尔多夫)、阿步(温哥华)、蓓蓓(名古屋)、高毅(莱比锡)、李海旭(罗马)、马君(旧金山)、李婉芯(东京)、潘蕾(东京)、郎易澎(东京)、王越(利兹)、游昵昵(巴黎)、Chilly(温哥华)、Cici(悉尼)、Jason(奥克兰)、沈鸿雁(纽约)、Federico Keller(雅典)、Ader Wu(哥德堡)、77Michelle(巴黎)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