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四场当代摄影分享会向你砸来!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当代摄影分享会


我们将线上课程划分为当代摄影创作课当代摄影精品课当代摄影分享会三个核心模块。每周邀请青年艺术家、业内知名导师、研究学者、策展人等围绕理论、创作、作品点评带来“无界限”交流。


「共振:2020年度(第十二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正在展出中。展览期间,我们邀请了4位入围艺术家,张北辰、柳川隶、白杉、邸晋军与大家一同在线上分享他们目前关注的创作议题。在这里你能了解档案型摄影项目、影像作品输出的流程、艺术家书、早期摄影与古典工艺


6月的每周日晚上8点,约定你~



01

《11,565公里》摄影项目的背后:

从博物馆到旷野


艺术家:张北辰

分享时间:

2020年6月7日,晚8点

(支持回放观看)

分享会形式:线上直播+互动答疑

分享时长 45分钟-1小时

课程费用:免费

👇🏻



分享内容


档案型摄影项目与博物馆批评结合的实践分享。


1. 山东半岛殖民时期图像的隐藏历史;

2. 基于图像研究的田野调查;

3. 《11,565公里》档案中的影像与文字叙事结合;

4. 档案型摄影项目在博物馆场域的实践。


《11,565公里》项目个展

马里兰艺术学院主楼,巴尔的摩,美国



艺术家介绍


张北辰


出生于中国山东。他于2019年获得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摄影与电子媒介艺术硕士学位。他作品的主要工作方法是基于影像的叙事结构进行研究和制作揭示隐藏历史的散文电影。最近,他也同时对多种媒介进行广泛的探索, 使用音频,装置,摄影书籍等媒介去研究与调查文物与亚洲殖民历史的关系,历史档案的复杂性以及影像人类学。他的作品是通过个人叙事,构架出一种隐喻和诗意的视觉体验,通过对考古学和人类学,历史,艺术跨学科的研究,以自身的思想重新来审视和构建一种诗意的视觉语言。张北辰的作品曾入选北京三影堂摄影中心,迈阿密独立电影节,并在中国和国外展出。现与美国纽约华人博物馆共同筹备新展览项目。


共振:2020年度(第十二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

张北辰《11,565公里》展览现场




02

影像:关于作品载体的二次可能性


艺术家:柳川隶

上课时间:

2020年6月14日,晚8点

(支持回放观看)

分享会形式:线上直播+互动答疑

分享时长:45分钟-1小时

课程费用:免费

👇🏻



分享内容


了解影像作品输出的流程,如何利用数字输出在艺术品复制中进行多样性创作。


1. 输出工艺的不同类型;

2. 如何根据作品本身来确定输出的工艺;

3. 输出材料的认知与选择;

4. 展览现场与灯光对于作品观赏的影响。


© Gabriela Morawetz


艺术家介绍


柳川隶


1995年生于湖北宜昌,现居北京,影像艺术家,本科毕业后便从事影像的输出工作,曾协助多位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完成各大小型展览,身兼创作者与协助者的双者身份。2020年入围三影堂摄影奖,2019年参展于首届HAKUCHI祭。


共振:2020年度(第十二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

柳川隶《耀斑》展览现场



03

生活在哪,作品就在哪:

艺术家摄影书——白杉的“生长史”


艺术家:白杉

上课时间:

2020年6月21日,晚8点

(支持回放观看)

分享会形式:线上直播+互动答疑

分享时长:45分钟-1小时

课程费用:免费

👇🏻



分享内容


白杉将结合自身制作摄影书的经验,围绕自出版摄影集《31》《永珍》《横断歩道》《白日梦》展开,为大家分享背后的创作故事。


1. 如何立项一本摄影书;

2. 如何平衡和编辑、设计的角色关系;

3. 摄影师可以独立完成一本书吗?

4. 摄影书是编辑的作品还是摄影师的作品?

5. 自制摄影集的优劣势;

6. 如何制作你的摄影书。


选自摄影书《横断歩道》,白杉



艺术家介绍


白杉


白杉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年度自制摄影集”、2019丽水摄影节“专家推荐图书项目”、2019索尼青年师资助计划;入选2020三影堂摄影奖、2018新锐摄影奖、2018IPA亚洲隐形摄影师摄影书奖、第二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中国十佳手机摄影师等。自2017年先后制作了摄影集:《31》《永珍》《横断歩道》。其中《白日梦》预计九月发布正式版。


共振:2020年度(第十二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

白杉《独白》展览现场




04

早期摄影和影像生活


艺术家:邸晋军

上课时间:

2020年6月28日,晚8点

(支持回放观看)

分享会形式:线上直播+互动答疑

分享时长 45分钟-1小时

课程费用:免费

👇🏻



分享内容


作为中国内地最早使用湿法火棉胶黑玻璃板工艺用于艺术创作的实践者,邸晋军将分享古典摄影工艺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并为广大当代摄影创作者提供更多可能性。


1. 了解早期摄影术的产生环境,照相馆模式;

2. 早期摄影各种技术工艺特点;

3. 接触印像的各种延伸工艺; 

4. 了解照相机设备的演变和观看习惯的关系;

5. 艺术案例:早期照相馆,达盖尔,湿版,立体照片,多种印像工艺。




艺术家介绍


邸晋军


1978年生于中国山西。2003年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 学士学位 ,201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系硕士学位。媒体工作十余年,曾供职于《生活》杂志《新京报》,任图片总监、首席摄影记者。中国内地最早使用湿法火棉胶黑玻璃板工艺用于艺术创作的实践者,目前生活和工作在北京。


共振:2020年度(第十二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

邸晋军《故国》展览现场



【当代摄影创作课程】


欢迎关注三影堂教育计划线上学习平台



扫描二维码进入查看精彩课程



【三影堂教育计划】是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主要部门之一。担负着学术研究、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功能。凭借北京三影堂艺术中心和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的优秀品质和丰富资源,我们将致力于打造中国当代艺术摄影先锋人才成长基地。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