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在一个特殊的疫情泛延的全球化社会中,如何应对“间有小憩”这个课题?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时间性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意味着什么? 个体对时间的感受由什么决定?不同文化对时间的定义如何影响个体对时间的感受?自由职业的艺术家在当前疫情中的处境如何?疫情对艺术家的创作又有何影响?
 
在哲学家杨俊蕾和戴伊芮(Iris Dankemeyer)的启发下,“间有小憩——不同世界的时间表达”项目组六位中德艺术家在不同时区和地点共同思考着如下这些问题:隔离、团结、同时性与数字化、减速、闲暇时光与艺术作品、此时此刻、女性作为个体和社会的一部分等话题。艺术家们将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里共同探讨,通过文本、图片、绘画和视频等不同形式展现她们的思考。所有成果将通过策展人张婷的策划与整合,最终以展览的形式预计于2020年11月初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出。



我们是如何经历这段时间突然袭来的社会和空间限制的?
针对目前的状况,六位女性艺术家与我们分享了她们当下的动向与思考。
——戴伊芮(Iris Dankemeyer)
 
拍摄窗外的风景,这样的一种艺术行为也是艺术家隔离期间内心感受的见证。艺术唤起了普遍的经验与感受。 
——杨俊蕾




隔离 1/6:  周胤辰

我们如何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性和特殊的距离?


隔离 2/6:  葛星 Stella Geppert 
这段特殊的时期会改变整个社会乃至一代人的心理吗?一个人连续数周不跟他人产生身体接触会发生什么?“InsideT(从身体中学习)”致力于研究身体的可塑性及其跨世代身体档案,着眼于受创伤的身体遭受隔离以及重建联系的瞬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 4:“InsideT(从身体中学习)”,“舌头的洗礼”,圆塔,哥本哈根,丹麦,2020
概念、装置、表演:葛星、木炭、身体、织物
摄影:卡特琳•斯特罗贝尔(Katrin Ströbel)、朱莉•尼曼(Julie Nymann
版权所有: 葛星(Stella Geppert)、VG-Bildkunst



隔离 3/6:  高珊
波尔坦斯基说过,小的记忆使个人区别于他人,而大的记忆,作为历史都有记载。

如果将集体记忆比喻做一块布,那么个体记忆就是布的经纬线,它组成了集体记忆。尽管在微观维度下每根线都有自身的形态,但在宏观维度下这种区别不值一提,布料的形态总是被预先规划好的,不符合规范的经纬线则会被修正或直接剔除。

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的记忆毫无价值,正如每根经纬线的抽丝或断裂都有可能影响布料的整体性,它总会以某种方式向整体传导。个体记忆经过主观和时间的选择,日常、鲜活却琐碎,经过主观的选择和重置后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也不尽牢靠。但人之为人,需要独立思考和辨别能力,也需要自主选择的权力,对个体而言,正面的健康的记忆固不可少,负面情绪如悲痛、绝望、恐惧和怀疑也不可或缺,否则人变成了符号和行尸走肉。

个体对于幼年最早的记忆往往源自长辈的叙述和自身的想象,在一次次的重复中和真实的边界早已模糊不清。而数码时代经过媒体影像剪辑的现实则给我们呈现了一种“二手记忆”。

在隔离期里大量的网络信息和文章中,真实和谣言夹杂,叙事、想象和转述混为一体,形成一种既宏大、直接却又模糊不清的诡异景观,在宏观数据报道和个体记录混杂的汪洋中沉浮。

我试图通过日常物品与材料的处理同时呈现真实与虚幻,就像硬币的正反面无法剥离。


图1 作品小稿。材料:橡皮筋


图2 创作实验。材料:肥皂

 

隔离 4/6:  文妮尔 Nicole Wendel

哪种感觉可以延展你的时间意识?它来自你的内心深处吗?你可以把控这种感觉吗?

图/文:文妮尔,空间符号_绘画时间;

光线测时,石墨画,297 x 210 cm, 2019


隔离 5/6:  康青
我们确实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性和特殊的距离,但这次全球化的隔离不是人为和政治的行为,而是被迫的自然反应。所以隔离不是人和人的隔离,而是人和特殊时代的被迫隔离,其实是人和今天的世界和生产物的隔离,被隔离之后的人只是回到原初社会的状态,被隔离的是人要进入今天社会的冲动。

隔离在我看来是一个蝴蝶震动的翅膀,它的强度取决于一个人变成现代人的成分有多少,取决于还能回忆并参与到生命生物感受的成分有多少,一个现代人的身份越明确,隔离的强度就越大,一个人对生命生物感受的成分越多,隔离的强度就越弱。女性对隔离可能会和社会的感受不同,等待和隔离是每一个怀孕生产的女性都会面对的自然事件。这种天生携带的特殊感受会使女性的身份更明确。

我想找到一种女性体验的感受的物件与从小经历过隔离的摄影师索德克的社会感受进行陈列对比:“在我生活的国家,老人们通常认为生命苦短,这取决于你怎么看,如果你总是看到悲伤和无奈,那生命就是如此,因为美取决于双眼的主人,谁有能力看到日出花开,谁就能看到美,也许我的生活并不是真的如此,但是只要还活着,我就会努力装作生命又长又甜, 我不以是捷克人为荣,但我出生在这里,我会爱这个国家”。



隔离 6/6:  温斯雅 Saskia Wendland

居家、做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还有小孩的家庭作业。我到底希望他学点什么?我又能教他点儿什么?一起制作花箱,一起出门散步。突然有了跟小孩同处的时间——多好的机会啊!多可怕的灾难啊!我们要坚持住!我们要互相帮助!那么,我工作室的工作又该怎么办呢?

 





2019.3.20 – 2020.1.8, 2020

彩笔纸画,160 × 173 厘米

摄影:Jens Ziehe    记录、局部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