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繁华的纽约市中心,有一个与世隔绝的社区。在那里,女孩们都早早地被安排结婚、生娃,成为传宗接代的工具。
这其中,有一位女孩,年仅19岁就要独自面对不幸的婚姻,她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 离 经 叛 道 》
关于这部新剧,首先要了解一个背景:犹太教有五个主要的教派,其中的哈西迪犹太教派(Hasidic),又称为极端正统派。他们生活中使用意第绪语,也让本剧成为网飞第一部以意第绪语为主要语言的剧集。
但对于哈西迪犹太教派,剧集还原的远不止语言,更有那传统、保守、高压的生活方式。
剧中女主角艾斯缇(希拉·哈斯 饰)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威廉斯堡哈西迪社区里生活,那是除以色列以外,世界上最大的哈西迪社区,由二战后幸存的犹太人建成。
二战期间,全世界受迫害而死的犹太人达600万,社区里的幸存者都带着大屠杀历史的伤痛,也相信如此惨痛的遭遇是与世俗社会融合的报应。
因此,在哈西迪社区里的犹太人都坚守教义,严防世俗社会的“入侵”。于是,在世界上最繁华的纽约市里,我们竟然能看到这样一群人——
男性教徒穿戴黑衣黑帽,脸颊旁留有螺旋鬓角;女性教徒则身穿长袖长裙,不能裸露身体任何地方,头发也要用头巾包裹着。

这些都是从中世纪延续至今的穿衣风格,而更让人惊讶的是,社区里的教徒都不使用手机,也不会上网,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而且,女孩们很早就会被家人安排结婚、生娃。大屠杀曾让犹太人失去了600万同胞,不断地繁衍后代以修复伤痛,成了每一位犹太女孩的“使命”。
19岁的艾斯缇就在家人的安排下,嫁给了杨奇(阿米特·拉哈夫 饰),在那之前她只见过杨奇一次,没有深入的交流,更别说建立深厚的感情了。
但艾斯缇也没有抗拒这段婚姻,因为从小在长辈的教导下,她把孕育后代的责任牢记在心。
可是,婚后要剃光头发时,艾斯缇还是哭了,她隐忍泪水的场景,让人看得很是心疼。
女性结婚后如果露出头发,会被视为在勾引其他男性,所以她们出门时一定要裹得严严实实,并戴上假发。
艾斯缇放弃了她的秀发,放弃了个人爱好,换来的却不是一段美满的婚姻。婚后,艾斯缇不断受到两边家庭的压力,希望她能尽快生孩子,但偏偏她和丈夫的性生活一直不和谐。
同时,艾斯缇的丈夫杨奇不仅是一位虔诚的教徒,更是“妈宝男”,婚后所有事情都跟母亲详细汇报,让艾斯缇在婆婆面前受尽委屈。
艾斯缇意识到,夫妻二人的婚姻以及性生活,都已经成了整个家族最关心的事情,这是她难以接受的。而丈夫杨奇心里也只惦记着生孩子,压根没有考虑艾斯缇的感受。
她忍痛完成了自己与丈夫的“任务”,并在后来发现自己已经怀孕。可正当她想和丈夫报喜时,丈夫却因为她迟迟无法怀孕,向她提出离婚……
这一切是如此荒诞,而这位19岁的女孩只能独自面对。艾斯缇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压迫与命运,决心逃离哈西迪社区,用变卖首饰的钱,跑到了遥远的德国柏林,籍此开启自己全新的生活。
然而,命运依旧纠缠着她。
艾斯缇的离开让丈夫杨奇所在的大家族很是愤怒,纷纷指责这个“离经叛道”的犹太女人。
而在他们得知艾斯缇已经怀孕时,更是为了夺回孩子,一路追到了柏林……
《离经叛道》是由黛博拉·费尔德曼的半自传小说《异端:摆脱哈西迪出身》(Unorthodox)改编而成的,因此,剧中艾斯缇的故事是源于真人真事。
但剧集的制作团队并不是想拍一部纪录片,更不是要探讨宗教问题,所以对原著的故事还是作了很大的改动,希望它是一个关于女性勇敢做自己的故事。
正如剧中扮演女主角的希拉·哈斯所言:“这是一个非常美丽且独特的故事,故事像是描绘了两个不同的世界,我不认为这是个关于上帝存在与否或是类似宗教的故事,更像是一个勇敢为自己发声的故事。”
为此,制作团队花了很多心思去客观还原哈西迪社区,只想说明那是一种信仰、一种生活方式,甚至让剧中的哈西迪社区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此外,女主角的出走并非完全抛弃信仰,她最终只是想找回自我。
剧中,艾斯缇并不像其他族人,她虽然接受固有的信仰,但不忘质疑其中的合理性;她理解教派对女性的期望,却也没有忽视自身的感受。因此,她一开始就显得和族群有些格格不入,最终出走也并不令人意外。
结婚前,艾斯缇与杨奇见面时就提醒对方:“我和其他女生不一样。”而当时,杨奇很乐意地接纳了,这才让艾斯缇放心接受这段婚姻。
她以为找到了幸福,没想到婚姻最终让她无比压抑。
在房间里,艾斯缇曾将内心所想与丈夫倾诉,告诉对方自己对这场婚姻以及怀孕的看法,成为了全剧的高潮之一。
但在艾斯缇彻底爆发后,她还是得被动地接受疼痛与命运,因为她依然身处哈西迪。
逃到德国柏林后,艾斯缇发现,自己生活了19年的地方确实与外面的世界有很大差距。
她在柏林音乐学院里认识到了世界不同地方的朋友,大家都能自由地聊天、相爱、拥吻,甚至做爱,这些画面让艾斯缇感到陌生,同时又充满好奇与欣喜。
而当艾斯缇吃到三文治里的火腿时,艾斯缇下意识地跑去催吐,半路才发现火腿并没有令她不舒服,这同样不符合她的传统认知。
艾斯缇回到座位上,尴尬地向请她吃三文治的音乐学院教授解释道:“我的家乡有很多规矩。”
教授却对想进入音乐学院的艾斯缇说:“在音乐上,通常你得打破规则才能创造出杰作。”这番话给予了艾斯缇冲破束缚的勇气。
剧中最能点明这一主题的情景,莫过于艾斯缇独自走进湖中那一幕。
那湖的对面是纳粹决定犹太人生死的地方,但历史被铭记的同时,不该成为年轻一代的枷锁。
艾斯缇带着疑惑与反思,缓缓地脱下外衣,独自走进湖中。斜阳将湖面染得金亮,她越走得远,就越接近光。
突然,艾斯缇停了下来,伸手摘下了假发,任由那顶象征着哈西迪犹太教加诸于她束缚的假发,漂浮在湖面上。最后,她躺在了水面上来回沉浮,那一刻,她恍如重生。
艾斯缇再不是那个被教条束缚的自我,也终于可以去学习自己喜欢的音乐了。
1.颜如晶式独居生活 ,为什么让人羡慕?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