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别塔迷思——华·美术馆馆藏展”于4月30日至6月30日面向观众免费开放,此次展览由华·美术馆自主策划,展出了2008年建馆以来的部分藏品,包括设计作品、雕塑、油画、摄影等。当全球笼罩在新危机的迷雾中,人们所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复杂,我们的认知界域需要慢慢被改变和迭代,如何在困难中思考应对之策,又该如何调整既定思维计划?
展览作品

消失的家园 Gone Home
卢昊
2005,油画,200×300 cm
收藏时间:2008年

消失的家园2 Gone Home 2
卢昊
2005,油画,200×200 cm
收藏时间:2008

消失的家园3 Gone Home 3
卢昊
2005,油画,200×200 cm
收藏时间:2008年
因为我自己是一个老北京,对老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和习性非常熟悉,而且有很深的感情。《消失的家园》系列作品都是关于我小时候生长的一些环境,像北京崇文区的磁器口,东小市那一带。今年年底,这一片地方就会被全部拆掉,我不知道怎样来形容我的这种心情,有一些遗憾,又有一些其他的感觉,非常复杂。于是我把这些即将被拆掉的建筑全部拍下来,画成油画。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从2000年开始,拆迁、老北京人逐渐变化的生存方式,一直是我作品关注的一个点。
——卢昊
《消失的家园》系列作品是卢昊2005年开始的在架上绘制的与北京四合院、胡同有关的忧伤情怀的新表现作品的延续,在这些散发着浓重的怀思与伤感的作品背后是艺术家面对日益消失的家园的无奈与沮丧。社会与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就好像一个人要经过童年、少年、青年才能够走向成年一样。我们虽然有了丰富的思想和强壮的体魄,但是没有什么力量能够用腐朽的成年人的记忆来抹杀掉我们关于童年与少年那些美好的,也许是不幸的记忆,那些记忆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体验之中,并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它是我们认识自我与现实,以及承载我们生命与历史的必需。我们的城市、社会与历史也是一样,我们文明的进步并不能够替代那些古老的、过去的历史痕迹,没有这些就像我们人类没有童年记忆一样的不可思议!在这个意义上,卢昊的作品是关于中国、关于老北京的童年正在消逝的寓言性的重要视觉图像。他将自我独特的个人历史经验转化为一种令人柔肠寸断的绘画图像,进而让我们看到在一个物质主义的疯狂时代,人类被物质主义残酷剥削和掠夺的扭曲现实。




关于艺术家

卢昊,1969年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95、1996年分别在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北京云峰画廊举行个展。1999年参加48届威尼斯双年展;2000年参加第五届里昂双年展;2001年第七届上海双年展;2004年参加西班牙马德里的拱之大展、韩国釜山双年展。2002年获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
关于展览

展期:
2020年4月30日-6月30日(免费开放)
地点:
华·美术馆(一层)
参展艺术家:
冯峰、关晶晶、卢昊、缪晓春、徐跋骋、杨诘苍、杨延康、又一山人(黄炳培)、中岛英树(排名以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更多链接:
直播链接 | “巴别塔迷思——华·美术馆馆藏展”线上开幕入口
华·美术馆是中国第一家设计美术馆,由华侨城集团投资兴建,于2008年9月1日在深圳华侨城正式成立,现为OCAT馆群中的设计馆。
华·美术馆以推动设计的交流、发展和研究为主要方向,关注设计的实验性以及跨学科的创新力量。长期致力通过展览、教育、收藏、研究工作,实现公众与设计、艺术和文化的链接。
(正在展出)
开馆时间: 10:00-17:30(逢周一闭馆,节假日照常开放,特殊情况以馆内公告为准)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深南大道9009 - 1号(华侨城洲际大酒店西侧)518053
交通信息:地铁罗宝线(一号线),华侨城站C出口
门票:“巴别塔迷思——华·美术馆馆藏展”期间免费开放
电话:0755-3399 3111
www.oct-and.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华·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