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悉尼新南威尔士美术馆(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馆长迈克尔·布兰德(Michael Brand)策划的国际当代艺术50年收藏展”某些神秘的过程“(Some Mysterious Process)近日重新开展,汇集了过去50年间收入馆藏的国际艺术家作品之精选,探讨了美术馆如何挑选艺术品和收藏方式的主题。标题引述自美国艺术家菲利普·古斯顿(Philip Guston)对艺术的沉思:“(艺术创作)包含了某些神秘的过程,而我甚至都不想去理解。”本次展览便基于这个问题展开:公共美术馆如何收集这些神秘的人类活动的产物?群展将历史的多条线索编织在一起,以讲述国际当代收藏如何融合沟通的过程——通过规划和巧遇、策展和慈善,以及社会期望的演变。以这样的方式,该展览会为思考未来的展览提供了一个平台。佩斯艺术家张晓刚的作品亦被收录其中,将持续展出至2020年年底。
"某些神秘的过程"展览现场,至2020年年底,悉尼新南威尔士美术馆,澳大利亚
张晓刚,“吐舌头的小男孩”,2001,布面油画,200 x 260 cm © 张晓刚
张晓刚2001年的作品《吐舌头的男孩》于2002年在美术馆前馆长埃德蒙·卡彭(Edmund Capon)和前策展人安东尼·邦德(Anthony Bond)的主持下被悉尼新南威尔士美术馆收藏,属于其“失忆与记忆”系列。该系列画作集中于表现艺术家的个人历史,而不是集体历史,或更广泛地着眼于中国的过去。画面中具有轻微模糊、梦幻般的质感,让人联想至旧时的家庭照片。张晓刚有意回避色彩,以使其主题与现实保持距离,唤起一种往往与过去年代的回忆相连的、“似曾相识”的怀旧感。
去年秋季,张晓刚的作品还进入了悉尼新南威尔士美术馆常设作品厅陈列,与毕加索、弗洛伊德、培根、苏丁、莫迪利阿尼等西方绘画大师作品共同展出。与此同时,张晓刚的作品《黑石》(2014)正于佩斯香港画廊群展“Chewing Gum IV”中展出,将持续至2020年7月2日。






关于艺术家
张晓刚
b. 1958,昆明,云南
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张晓刚是最早为海外所认识和熟悉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他曾积极参与了中国八十年代的新潮美术运动,创作出一系列反映时代精神与个人内在体验的作品。九十年代初,他以一组奠定个人风格的“血缘—大家庭”系列描绘出了中国特有的家庭关系、集体关系乃至社会权力结构。该系列作品为张晓刚赢得了圣保罗双年展铜奖以及国际范围的关注,并随后受邀参展了包括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在内的多个国际艺术大展。此后,张晓刚陆续创作了“失忆与记忆”、“绿墙”、“里和外”等系列,并在国内外美术馆及艺术机构中举办了一系列个人展览。他的作品将来自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社会、集体记忆和私人回忆的典型意象予以诗意化和高度自由的提炼、重组、并置和更新,将一代人历史经验普遍化的同时又赋予其全新的生命力。现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佩斯香港画廊开放时间
正在展出
Chewing Gum IV
持续展出至2020年7月2日
欢迎致函了解艺术家作品收藏信息,或关注佩斯微信获取更多现当代艺术资讯。
邮件:hongkong@pacegallery.com
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当代艺术画廊,佩斯画廊自 1960 年创立以来,始终扮演着艺术界生力军的角色,代理了众多二十至二十一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家及艺术家基金会,创造了卓越的精神财富。佩斯画廊在全球设立了展览空间及办公室,包括纽约、伦敦、日内瓦、帕罗奥多、北京、香港及首尔,并于 2019 年 9 月在纽约曼哈顿启动了一栋八层高的全新旗舰大厦。在即将步入第七个十年之际,佩斯画廊将继续秉承其使命,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提供支持,并与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这些具有时代前瞻性的艺术创作。为不断推进这一使命,佩斯画廊将积极开展全球范围内的艺术计划,包括大型展览、艺术家项目、公共装置、机构合作、策展研究及写作等。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