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盘点全球新媒体艺术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新媒体艺术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
已开始不断深入到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
为艺术、设计与科技等行业赋能

新媒体艺术,常指利用现代科技和新媒体形式进行创作,它包括了许多分支,如:数字媒体艺术、混合现实、沉浸式体验、赛博格艺术、互动设计、3D打印艺术、创意机器人、人工智能艺术、生物艺术作品等。
每月,MANA新媒体艺术平台会就全球艺术、设计、科技等领域跨界创新之作与大家分享,所选作品部分来自MANA APP月度榜单及其网络。希望通过该盘点可以让大家及时了解全球最新作品动态,并为相关行业提供新鲜思路,共同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3月盘点回顾)
(4月盘点回顾)
(5月盘点回顾)
日本:与AI虚拟舞者共舞



(请注意舞台上虚拟舞者的影子△)
由日本数字媒体艺术家 Rhizomatiks(真锅大度)、多媒体舞团 Elevenplay 和媒体艺术家 Kyle McDonald 共同创作的舞蹈作品《离散人像(discrete figures)》 中,一名 AI 舞者被投影到舞台上,生成一位3D的虚拟舞者,“漂浮”在真实舞者身边,它开始时是一个银色轮廓,然后逐渐演变成舞者的分身,数字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的界线被进一步打破。
以真锅大度为代表的 Rhizomatiks Research 团队成立于2006年,这支充满活力的团队致力于跨界并接通媒体艺术的社会影响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他们以现场演出、艺术装置、公共项目等形式参与国内外重大活动,包括制作巴黎时装周,米兰世博会,以及耳熟能详的里约奥运会“东京八分钟”。真锅大度官网:https://www.daito.ws 中国:戏剧秘境“今时今日安仁”




在四川成都的安仁古镇,到了夜晚,就会上演名为《今时今日安仁》的国内首部大型公馆实境体验剧。它由安仁华侨城和视袭文化集团旗下君看文化共同打造,以安仁古镇的四大公馆为载体,充分释放在地文化特征和公馆审美特性,并借由科技、艺术和近景戏剧打造沉浸式观演体验。2019年10月,在公馆实境戏剧的基础上,主创团队再次出发,希望延伸由戏剧所打造的故事场景,通过空间设计、数字媒体技术赋能,构建“年代生活博物馆”,实现以“年代生活”为核心的多场域融合体验。重新定义的“今时今日安仁”3.0戏剧秘境,邀请到某集体交互体验设计团队参与创意策划,主导体验设计和数字媒体创作,希望通过全新的数字化演绎手法来综合提升老公馆的体验方式。某集体从数字媒体创作的角度,和出品方共同升级了《今时今日安仁》3.0 的戏剧体验,并打造了全新的“民国文化动态博物馆”和“公馆幻境花园”,共同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戏剧秘境,让人们在三种不同体验模式下,与民国文化展开跨时空的对话。某集体,一个专注于交互体验设计及公共空间数字艺术的创新集合体。与全球前沿的数字艺术家合作,跨界整合艺术、科技与商业, 为客户提供最相关、最有效的交互体验设计服务及解决方案。某集体服务案例及创新成果荣获了德国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等众多国际设计大奖的殊荣,创造了瞩目的社会及经济价值。官网:www.moujiti.com
日本:teamLab无相之云,雕塑与生命之间



巨大的团块,犹如超越了质量的概念一般,静静地漂浮在空间的正当中。人们可以把整个身体浸入其中的这个团块,作品和身体之间的边界模糊不清。这个漂浮着的团块,被人们用手拨开破坏了一点形状之后,会像生命一样自己修复。但当团块被破坏到超过它自我修复范围的上限时,它也会像生命一样,因为来不及修复而渐渐崩溃。该作品尝试表现生命自组织化,脱离万有引力和离心力,在地板和天花板之间的空中旋转,漂浮,滞留着,并且会像生命一样尝试自我修复。

teamLab 创立于2001年,是一个由各界跨学科的技术专家组成的国际艺术团体。成员包括艺术家,程序员,工程师,CG动画师,数学家和建筑师等各个领域的专家,通过团队创作去融合艺术、科学、技术、设计和自然界。teamLab想通过艺术来探索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新关系。数字技术让艺术从物质世界中解放出来,超越了界线。teamLab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没有界线,自己与世界之间没有界线,彼此是相容相通的一个整体。世间万物都存在于一个漫长,没有边界的,脆弱而又不可思议的生命延续之中。官网:art.team-lab.cn
韩国:现代汽车科技艺术展厅



现代汽车公司与蒙特利尔 ELEKTRA 艺术节合作举办了一场艺术展览“ HYUNDAI X ELEKTRA:METAMORPHOSIS”,参与的艺术家包括:Matthew Biederman、Choe U-Ram、Justine Emard、Christa Sommerer、Laurent Mignonneau等,该展览体现并放大了人与自然,技术之间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试图激发人们对不确定时代下人类进步意义的讨论。

ELEKTRA 是全球著名的数字艺术节,展示最新数字技术制作的音乐、试听、动画、游戏作品。ELEKTRA 自1999年起,一直作为蒙特利尔展示数字艺术表演的年度盛会,艺术家涵盖作曲、数字艺术、视觉艺术、动画等多领域,但都采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完成的作品。官网:elektramontreal.ca
韩国:唯美纤维艺术装置





在参观一些大型商店和大型购物中心时,艺术家 Sungjae Lee 被女士内衣店的颜色、设计和气味所吸引,Sungjae Lee 从画家 Barnett Newman 的作品中获得灵感,将女士衣物布料拆卸,拉出缝制的线,并打结了数千个结,创作出唯美的纤维艺术装置。

Sungjae Lee 是一位来自韩国的艺术家,在韩国国立大学获得了卡通和动画专业的文学学士学位,并在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的实验动画专业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Sungjae Lee 的作品曾在清州工艺双年展,洛杉矶韩国文化中心,南犹他州艺术博物馆,洛杉矶艺术展,北京亚洲数字艺术展等展出。官网:www.sungjaelee.com
法国:悬浮“水”镜面





法国艺术家 Martin Leveque 利用光、水和镜面反射创造了一件装置作品“Sanctuaire”,该作品在 MUTEK MX 音乐节期间首次展出,被放置在正方形水池的上方,就像是一个悬浮在空中的水球一般。

Martin Levêque 出生于法国,现工作和生活在墨西哥,创作领域涵盖:装置、雕塑、照片和丝网印刷 Levêque ,他的作品多是探索人、物体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官网:https://martinleveque.com/
法国:红色灯光装置通道



法国梅茨夏季星海艺术文化节从2017年开始举办,在艺术节上有一条专为夜间游玩准备的“数码之石”,位于奥赛博物馆(Muséed'Orsay)和圣文森特大教堂(St. Vincent's Basilica)之间,Olivier Ratsi 在“数码之石”修道院的回廊里打造了一个红色灯光装置通道,体验者每经过一处,便会点亮灯光,作品与周围的环境互为一体并产生共鸣,以适当的时间吸引观看者。
Olivier Ratsi 是一位法国视觉艺术家,现在巴黎生活和工作,他的作品以一系列无形的信息概念呈现出客观的现实、时间、空间和物质。官网:https://www.ratsi.com
墨西哥:无尽的蓝色光影世界



由 ARTECHOUSE 与 INTUS Interactive Design 合作策划和创作的沉浸式空间,受到 Pantone(潘通)经典蓝色的影响,“黄昏无限的夜空”、“宁静的海洋水域”、“雨中无边无际的倒影”,让观众沉浸在无尽的蓝色世界中。

INTUS Interactive Design 是一家墨西哥多媒体工作室,致力于为人们带来身临其境的互动和沉浸式光影体验。官网:www.intus.tv
中国:进化机




作品《进化机》基于自然选择学说并经由人为技术逻辑包装的遗传算法作为一种机器学习策略。人类为了理想的进化状态对机器的演变进行无止境地催化,与此同时,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也反身倒置为被机器支配与改造的角色,作品试图对技术机器侵占身体的话题展开思辨:当人类信任机器教条至连自我都需要借助机器的辅助来认知之时,这究竟是一种进化还是退化?
苏永健,广西南宁人,出生于 1994 年,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曾交换于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设计大学。2017 年中央美术学院最高毕业奖 —— “千里行奖”唯一获得者。主要作品涉及且不限于电子媒介、生物材料、机械制造、机器学习及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等媒材和方式。作品曾于全国各地,瑞士及德国重要展览多次展出。近期参展包括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城市交互–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时间开始了 – 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后生命 – 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在路上 · 2017 – 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个人网站:www.yongjiansu.com;
中国:探索后疫情时期人类的社会关系



#isolation隔离—探索后疫情时期人的社会关系#保护或者限制?这是一组矛盾的词语。突如其来的疾病灾难让口罩这个元素瞬间成为了人们的保护伞,我相信不管疫情持续多久,未来几年口罩都会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我们用口罩将自己保护起来,戴上口罩我们会感受到极强的包裹感和压迫感。在口罩带给我们保护属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持久的封闭限制属性。呼吸,是一个人一生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却在2020年带来了巨大的冲突,因此作品中气球与金属的矛盾也自然成为了我们与口罩的矛盾,也是人门面对恐惧的突破与限制的冲突。气球的连带效应如同弥漫和转播的意识,我们终究是社会动物,无法将自己置身事外。期望口罩在完成了保护自己的属性后不要成为了人们互相怀疑疏远的因素。

刘佳钰,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从事新媒体艺术领域创作,所创作的实验新媒体艺术作品含括了声音影像、空间交互、装置艺术、舞台设计、程序类跨界艺术创作等等。具有丰富的多媒体,舞台以及数字艺术经验,他对艺术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并不断尝试着用新方法、新技术来突破自己。
中国:封筆-墨池記




作品搜集了古代各朝代书法名家,包括王羲之、董其昌、饶介、苏轼、黄山谷、王守仁等人的书法数据,输入至人工智能(AI) 生成对抗网络(GANs)中进行深度学习,把名家的笔墨与风格糅合在《墨池记》中重现于世。作品同时提供一个电子书写平台,随机抽字供参展者即席挥毫,纪录他们的手写笔迹。每个新收集的文字会在瞬间漾开,犹如墨水在墨池中浮沉,电脑通过图像学习、比对数据来勾勒文字形态的过程,在最后文章将缓缓消失于墨黑池水当中。

张瀚谦(h0nh1m)是一位以前卫电子视听表演和新媒体艺术装置闻名的艺术家。张氏的作品包括《子非鱼》、《封笔》、《碳境》及《墨潮》等,融合传统和未来的概念,其美学观反映他对中国哲学的铨译。他的作品曾在德国红点设计奖、纽约字体艺术指导俱乐部、深圳GDC11、日本字体设计协会、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和纽约艺术指导暨11届青年先锋年赛展取得奖项,并于2010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新晋艺术家奖」和香港设计中心颁赠「香港青年设计才俊大奖」。他早于 2007 年成立XCEPT工作室 (前为XEX),后于2013年成立新媒体艺术团队XCEED,展览作品巡回世界各地。官网:https://h0nh1m.com/
俄罗斯:交互式雕塑装置



莫斯科城市广场上的交互式雕塑作品与周围的未来主义建筑相互映衬,当观众触摸雕塑时,它将变得透明,在内部还可以看到另一个以折纸风格制作的物体,与艺术的互动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观众成为了这个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并触发了新作品创作的动机。


StudioNova 是来自俄罗斯的创作团队,业务范围涵盖:公共艺术、商业品牌、博物馆艺术品创作和视频内容制作等,在艺术、设计和技术交叉领域拥有5年以上的经验。官网:https://victorpolyakov.com/
MANA APP月度榜单作品详情
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
▽

编辑:东 申
设计:Chris
合作/投稿/转载请添加微信号:artmana
未 经 允 许 请 勿 转 载 到 其 他 公 众 号
商业洽询,请联络mana@manamana.net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MANA是全球新媒体艺术行业媒体与资源对接平台,致力于建立艺术、设计与科技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MANA持续聚焦追踪行业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艺术科技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励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为企业及品牌整合对接优质的行业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官 方 网 站 /www.manamana.net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