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王博、潘律对谈回顾 | 中间美术馆“忍不住合作”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王博携与潘律共同执导的作品《瘴气、植物、外销画》与《湧浪之间》参加中间美术馆群展“忍不住转身”此之前,他们也共同完成了《港城三記》(2016年)。这三部作品都立足于香港的历史与现实,以及这座城市在根源上未能达到平衡的状态。

6月20日中间美术馆举办艺术家线上对谈活动,以“忍不住合作”为主题,主持人黄文珑邀请王博与潘律进行了关于两个人的合作与创作的分享。同时也聊到了香港这座城市具有多重“平行世界”的特殊性以及关于散文电影(essay film)的思考。

展览于2020年6月6日开幕,并持续至10月8日。


对谈时间索引


关于艺术家
王博  1982年生于重庆,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获理论物理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获纯艺术硕士学位。现生活及工作于纽约与中国,任教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视觉与批判研究系。个展包括:“无梦的歌”(要空间,上海,2019)、“异质景观”(连州国际摄影节,广东,2011)、“异质景观”(456画廊,纽约,2010)。群展包括:“忍不住转身”(中间美术馆,北京,2020)、“一园六季”(Para Site 艺术空间,香港,2020)、“文字的文字的文字的”(昊美术馆,温州,2019)、“热烟流:珠三角艺术单位观察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2019)、“2141”(FAS项目x榕异美术馆,上海,2019)、“第五届乌拉尔工业区当代艺术双年展:永生”(叶卡捷琳堡,俄罗斯,2019)、“2019 首尔建筑与城市双年展主题展:集体城市”(首尔,2019)、“比赛继续,舞台留下”(时代美术馆,广州, 2019), “基建江山”(OCA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上海, 2018)、“Life & Dreams: 当代中国摄影与媒体艺术”(瓦尔特收藏,新乌尔姆,德国,2018)、“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2017)、“The Making of an Institution”(南洋理工当代艺术中心,新加坡,2017)、“We Chat”(亚洲协会德州中心,休斯顿,美国,2016)、“We Chat”(Ezraand Cecile Zilkha画廊,卫斯理大学,康乃狄格,美国,2016)、“城市客厅”(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馆,上海,2015)等。他的作品于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莫斯科车库当代艺术博物馆、瑞士真实电影节、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伦敦当代艺术中心散文电影节、东京影像论坛电影节、惠比寿映像祭、光州亚洲文化中心、DMZ韩国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布鲁塞尔BOZAR当代艺术中心、广州时代美术馆、鹿特丹电影节等机构和电影节展映。参与驻留项目及研讨会包括:ACC-RijksakademieDialogue and Exchange (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阿姆斯特丹,2018),ACC-RijksakademieDialogue and Exchange(亚洲文化中心,光州,韩国,2017),南洋理工当代艺术中心驻留(新加坡,2016),奥伯豪森研讨会(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奥伯豪森,德国,2016),柏林电影节天才训练营(柏林,2014),罗伯特·佛拉哈迪电影研讨会(纽约,2013)。策展项目包括:“假如给我九天光明”(POP UP 空间,北京,2018)、“基建礼赞”(META项目空间,上海,2016)、“落地/出生/经过”(电影文集档案馆,纽约,2014)。
潘律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助理教授。她曾在柏林科技大学(2008及2009)、哈佛燕京学社(2011 - 2012)和台北艺术大学(2018)担任访问学者,并在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担任驻场研究员(2016)以及德国柏林Center for Art and Urbanistics的驻场艺术家。她是两本英语专著In-Visible Palimpsest: Memory, Space and Modernity in Berlin and Shanghai (Bern: Peter Lang, 2016) 和 Aestheticizing Public Space: Street Visual Politics in East Asian Cities (Bristol and Chicago: Intellect/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5)的作者,也是鲍里斯・格罗伊斯《论新》(2018,重庆大学出版社)一书的中文译者。她与王博共同执导的双屏录像《瘴气、植物和外销画》获得2018年日本东京影像论坛电影节东亚实验电影竞赛单元的优胜奖。


正在展出



展名 Title / 复奏 PolyChord

艺术家 Artist 小清水渐,原口典之  

KOSHIMIZU Susumu, HARAGUCHI Noriyuki 

展期 Duration  / 2020.5.30 (Sat)- 7.26 (Sun)

展览 Venue  /  亚洲艺术中心(上海)| 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7号楼106室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