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展览文献|1988年“四人画展”王友身、刘炜、刘庆和、陈淑霞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过去32年,公共媒体总是站在观察者和报道者的角度来与艺术互动,在ACAC当代艺术档案库和宋庄美术馆举办的“公共媒体眼中的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中,媒体成为美术馆的主角。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当代艺术起步,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也同时起步。《北京青年报》是其中最热忱的参与者之一,从“油画人体艺术大展”、“中国现代艺术展”到“新生代艺术展”等,都留下了一手照片和报道。


1988年11月18日至11月27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王友身、刘炜、刘庆和和陈淑霞的四人联展——“四人画展”。同年11月22日《北京青年报》“画廊”版块刊登了“四人画展”的部分作品以及艺术家的所思所想。



1988年11月22日 《北京青年报》

“四人画展”作品选登


在他们眼里,艺术之国不都是被开垦过的园田和被装饰过的花园,还有处女地,还有荒漠,还有大林莽。于是,四个年轻人,鼓足勇气去冲闯了,是那样自信。他们用心,用激情,用感觉寻觅艺术上的自我。他们探索、尝试,以鲜明的个性,全力去走自己的路。他们的作品虽然各具特色,但有一点相同,即具有一种很强的力的感染,能牵动你的情绪,震颤你的心弦,引起你的共鸣,使你产生一种艺术的快感。《画廊》提供了一个小小的对话之角,以求和青年朋友们进行艺术和情感上的交流。

——编者 ,1988年11月22日《北京青年报》


1988年,“四人画展”现场,中央美术学院画廊(王府井帅府园一号)

左起:刘庆和、王友身、刘炜

图片来源:《同尘—刘庆和》黄立平编,长江出版传媒、 湖北美术出版社,2018年6月,258页。


四人画展”邀请函

ACAC当代艺术档案库馆藏


 严肃的游戏——王友身


今年的×月×日我有了神悟,便与造天地万物的上天开始了游戏。这时,上天没有了尊贵与慈爱,没有了怜悯与悲愁,同时也没有了上天的神明。


“人?!神就是人,同享七情六欲。”上天对我说。


马上,慈悲的佛祖开始了发狂与狰狞,无畏的刑天开始了颤栗与哀鸣,和尚挑逗月亮,钟馗暴斩绵羊......我感到了生命力的旺盛与热情!


“老哥,你本该如此。”我对上天说。


一直以为游戏属于童年,一直以为严肃属于信仰,同样,也一直以为严肃中没有游戏,游戏也不可以严肃。


游戏正在严肃地进行。


王友身,《严肃的游戏.抬头王明月》,1988年,木板油画,42.4x62cm

图片来源:《2015艺术长沙.王友身》总编谭国斌,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年,25页

王友身,《严肃的游戏.一指弹》,1988年,木板油画,42.5x62cm

图片来源:《2015艺术长沙.王友身》总编谭国斌,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年,25页

王友身,《严肃的游戏.刑天》,1988年,木板油画,42.5x62cm

图片来源:《2015艺术长沙.王友身》总编谭国斌,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年,25页


几句话——刘庆和


艺术作品是画家感情的流露,能够做到自然、真切,而不是牵强被动,才是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


我喜欢将我周围的场景,也就是自己的生活反映到我的画面中。现代都市的节奏、运动感,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大自然之间的距离,以及城市人生活的文化背景,皆是我探索追求表现的。我爱城市。


刘庆和,《两个人》,1988年,纸本水墨,175cmx90cm

图片来源:《刘庆和》主编张群生,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年9月,222页


我的世界——陈淑霞


一次偶然的技巧探索,使我热衷于版画这一表现形式。它正好能抒发我的情怀。


城市中的繁闹、广告、宣传、人们高谈阔论。马路上行人来去匆匆,处处都有一种不安的感觉,似乎现代的标志之一就是噪音、快节奏、光怪陆离的景象。我多么想有一个恬静的小天地啊。


终于在我的画面中找到了。我固执地一头钻到我的画面中独自欣赏着,似乎周围世界的噪音全没了,我陶醉于这一小小的世界能与那纷繁的世界抗衡,我竟忘了一切,我愉快地握着我的画笔。


陈淑霞,《清气》,1988年,丝网版画,70X50cm

《陈淑霞》陈淑霞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年1月,307页


 画后语——刘炜


画画,使我的视觉进入充满自由和愉快的空间。在此间,我可以展尽自已的心态,玩尽自己的游戏。


画,是我视觉中现今的世界。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皆在我思维的阳光普照下呈现万般姿态。画画让我更多的感到乐趣。


眼睛是窗口,画布是媒介。我把心捧了出来,不希望别人再让我解释这是一个什么东西。


如果你感到愉快、真纯、孤独、烦躁,那你已是我的心友了。


我爱画画,我爱心友们,我爱生活,我祝福自由的人们。


刘炜,《无题》,1988年,油彩画布,45.6x45.6cm

图片来源:网络

刘炜,《恋》,1988年,油彩画布,40x50cm

图片来源:网络




《北京青年报》艺术版块介绍:

“画廊”版是1980年至1990年初报社原有的不定期介绍艺术作品版;

“视觉艺术”是“画廊” 的2.0版,是1994-2004年报社美编室定期负责编辑制作的以推介中国当代艺术展示活动为主的艺术专版;

“乐土”版是报社文化部日常负责编辑制作的以介绍影视、戏剧、文学等文化新闻版。

 因有时重要展览、主题艺术活动等需要及时推介,也会联合报社文化部、新闻部门等,在其相关的“乐土”或“新闻“版等编辑制作艺术专题。

——原《北京青年报》编辑王友身



相关链接:

展览文献|1988年《油画人体艺术大展》对话录



正在展出:

公共媒体眼中的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

当代艺术陈列展

胡敏摄影1993—1995


宋庄美术馆


联系电话

010-80856950

公共邮箱

szmsg@artarchives.com.cn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